中医古籍
  • 苦冒眩者泽泻汤主之

    赵民生 山东省滨州市中心医院

    眩晕多属慢性疾患,不易根治,每遇情志、疲劳等而诱发。《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说:“病痰饮者,当温药和之……心下有支饮,其人苦冒眩,泽泻汤主之。”

    泽泻汤是用泽泻五两,白术二两,以水二升,煮取一升,分温再服。方中泽泻除湿化痰,白术健脾燥湿,二者配伍可从标从本来对付痰饮之邪。

    早在《类聚方广义》载:“支饮眩冒症,其剧者,昏昏摇摇,如居暗室,如居舟中,如步雾里,如升空中,居屋床褥,如回转而走,虽瞑目敛神,亦复然,非此方不能治。”就是说本方所用范围为痰饮阻闭清窍的眩晕。即突然发作,头昏眼花,如坐舟车之上,而至旋转,恶心,呕吐。

    主眩的方剂很多,要区别运用。比如苓桂术甘汤主眩,但所主是起立时身体动眩,平卧时则缓解,具有明显的体位性特征,而本方则不受体位影响,平卧时也因眩而不敢睁眼与转头。再有五苓散也主眩,但其证有口渴与小便不利。这两个方中都用了桂枝,都有气上冲的特点。

    笔者临床上以泽泻汤为主方加减治疗眩晕,取得显著疗效。

    案1某女,32岁。患头痛兼头重,如同铁箍勒于头上,其病1年有余,而治疗无效。切其脉沉缓无力,视其舌体则硕大异常,舌苔白且腻。辨此证为水饮挟湿,上犯清阳,所谓因于湿而首如裹也。治当渗利水湿,健脾化饮。用泽泻18克,白术10克,天麻6克,水煎服,日1剂。此方共服4剂。一年之病,从此渐渐而愈。

    案2某女,40岁。在近3年先后眩晕5次,多因过劳诱发。每每发作均须住院。在3天前,突发眩晕,呕吐,睁眼翻身觉天旋地转,唯闭目静卧才安。不热,无畏寒,苔薄白,脉滑。辨为痰浊中阻型眩晕。以泽泻60克,白术30克,天麻15克,菊花12克,水煎服,日1剂。2剂后,眩晕减半,3剂后能坐,见其面白,纳呆,苔白腻,脉滑缓,改用泽泻汤合半夏天麻汤加减。半夏10克,白术15克,天麻10克,党参15克,陈皮10克,茯苓20克,苍术8克,泽泻30克,麦芽20克,甘草5克。服3剂而愈。

    案3某女,70岁。素有轻微耳鸣,于1周前感冒后,发现左耳鸣明显加重,并见耳聋。经服感冒冲剂后,感冒症状虽有缓解,但仍左耳鸣如蝉,耳聋,且伴胸闷,耳门按痛,耳内阻塞感,微有咳嗽、鼻塞,头部闷重。舌淡,边尖有瘀点,苔白滑,脉细弦。查体可见耳鼓膜轻度充血,鼻黏膜充血,下鼻甲肿大。证属风寒未尽,水饮闭窍。用温阳化饮,行气开窍方药。方用泽泻汤加味:泽泻30克,白术40克,石菖蒲15克,辛夷花12克,柴胡12克,川芎12克,蜂房20克,茯苓30克,丹参30克,响铃草30克(后下),服上方2剂后,患者顿觉耳鸣、耳聋已去大半。再进2剂后收功。再用调补肝肾之品而痊愈。

更多中药材
  • 那么中医上来讲呢,枸杞可以滋补肝肾,益精明目,用于眩晕耳鸣,腰膝的酸疼,目昏不明,视力减退,而且还可以补阳。那么从西方医学角度来讲呢,它能够延缓衰老,抗肿瘤,降血脂,抗动脉硬化,降血糖,抗疲劳。所有这些东西呢,都是有报告来做支持的,不是我胡......
  • 针对这两种类型,中医上有四种证型四个方子来干预。盗汗呢,往往是阴虚火旺导致,这种人往往烦躁少眠,晚上翻来覆去睡不着,即使一睡着就爱出汗,五心烦热,整天烦躁不安,我们用当归 六黄汤 来治疗。另外一种呢,是心血不足型的盗汗,这种人心悸少眠,睡则......
  • 脑子梗死出血,或者是又梗死又出血,先梗死后出血,先出血后梗死,怀着二者兼而有之,就会出现脑淤血,脑淤血如果是急性期吸拉栓溶栓,这是一个很好的方法,但是很多人到不了医院,时间长都过去了。那么剩下脑梗死,脑出血,中医就是活血化瘀,活血化瘀最著名......
  • 一:脾胃虚寒的人,用红糖生姜大枣茶二:女性肝郁脾虚,乳房胀痛,可以选择玫瑰花茶三:眼睛干涩,看东西模糊,可以选择呢枸杞菊花茶四:容易失眠心烦的人,枸杞百合茶五:饭后消化不了,容易食积,可以选择山楂陈皮茶六:秋冬干燥,咳嗽有痰,可以选择陈皮罗......
  • (四宝粥)它的成分是桂圆,红枣,山药,薏仁各25克,糯米100克,用温水泡一小时左右,然后加水熬煮,用冰糖调味即可。桂圆和红枣都是补益身体的上好佳品,有补血安神的疗效,但是如果服用过多,也容易导致胀气上火这样的症状,薏仁可以健脾利湿,解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