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也谈“二阳之病发心脾”

    王金亮 侯红霞 山西省平遥县中医院

    近读《中国中医药报》刊登的《养心脾以调月经》一文,文中云“二阳之病发心脾,有不得隐曲,女子不月。”其认为“月经失调多因思虑过度,损伤心脾,脾虚化源不足,冲任失养,心气不足,不能奉心而化赤为血,而致形体消瘦及月经量少,甚至经闭。”百思不解。手少阴心经、足太阴脾经均为“二阴”,何来二阳之说?余即重温旧课,查阅资料,以求正解。

    《素问·阴阳别论》曰:“二阳之病发心脾,有不得隐曲,女子不月;其传经为风消,其传为息贲者,死不治。”目前对此段经文的解释,多认为病起于忧思劳神,七情郁结,致心脾受累,气结火郁,营阴暗耗,然后造成一系列病变。这种观点在医界也颇为盛行。如唐笠三有《二阳之病发心脾论》称:“二阳者,足阳明胃,手阳明大肠也,其病发于心脾,盖因思为脾志,而实本于心,其始也,有不得隐曲之事,于是思则气结,郁而为火,以致心营暗耗,既不能下交于肾,脾土郁结,又转而克肾,是以男子少精,女子不月,无非肾燥,而血液干枯也。且夫脾有郁火,则表里相传,胃津也涸,大肠为胃传道,故并大肠而亦病也,此二阳之病,当以燥火之证言,在胃则为消,为格,在肠则为闭,为鞭,至于胃腑既燥,而脾无以行其津液,则为风消。”

    医家王冰认为“二阳谓阳明大肠及胃之脉也,夫肠胃发病心脾受之,心受之则血不流,脾受之则味不化,血不流故女子不月,味不化则男子少精,传入于脾故为风热以消削。大肠病甚,传入于肺,为息喘而上贲,然肠胃肺脾,兼及于心,三脏二腑,互相克薄故死不治。”说明始病在阳明,延及于心脾,致精血匮乏,不能为隐蔽房帏之事,久则水亏火炎转生他病。王冰此论较合《素问》原意,又对临床有指导意义。

    医家张子和也说:“男子二十上下而精不足,女子二十上下而血不流皆二阳之病也。”张子和认为临床中多种虚劳的病根即是《内经》之二阳病,病根在痰瘀蕴结肠胃,致心脾受困,精血无以化生而为虚劳内热,月事不行。治病必求于本,当以清涤胃腑为主,以涌泄法治之。

更多中药材
  • 在怀孕之后,一般孕妇的体质都会改变,而且性格和口味等等都会受到影响,这时候家属就需要多注意孕妇的情绪变化了,而且还要对孕妇的饮食格外的注意,并不是怀孕之后就需要大补的,如果我们随便给孕妇使用中药材的话,很有可能会对孕妇肚子里面的胎儿造成伤害......
  • 羌活为伞形科植物羌活或宽叶羌活的根茎及根。主产于四川、甘肃及云南等地。多于初春及秋季采挖,除去茎叶须根,干燥,切厚片。羌活根茎为圆柱形或不规则块状,长4至13厘米,直径0.6至2.5厘米。表面棕褐色至黑褐色,外皮脱落处呈黄色。了间短缩,呈紧......
  • 马尾连与黄连都是常见的中药材,它们性苦寒,有很好的清热燥湿解毒功效,对于湿热火毒诸证可以相互代用,但是,马尾连与黄连也有所区别,那么,马尾连黄连的区别有哪些叱?下面我们具体的看一下马尾连黄连的区别有哪些。【马尾连与黄连的区别】一、马尾连马尾......
  • 苦参的功效与作用你了解多少?这问题对于不懂中医中药的朋友来说无疑是天方夜谭,苦参子在医学上的应用已经有很久的历史,因此,它的功效与作用在中药古典里面早有记载,它可以起到清热燥湿、祛风解毒等作用,能治疗很多种疾病。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苦参的功......
  • 提到委陵菜,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吧,在日常生活中,委陵菜的身影经常出现,它通常生长在山坡、田野间、路边等地方,俗称为“翻白菜”或者是“根头菜”,它的生命力非常的顽强,而且具有很好的药用价值,今天我们来介绍委陵菜是什么,委陵菜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