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活血化瘀法不能滥用

    王业龙 安徽省岳西县来榜镇清潭卫生所

    血瘀证是由于血液运行不畅,瘀积凝滞,或离经之血停积体内所致的多种病证的总称。许多疾病的全过程或某些阶段,均有出现血瘀证的可能。但在各病种中,血瘀证的严重程度及表现各有不同。在内科范围,涉及西医的冠心病、心肌梗塞、闭塞性脑血管疾病、肝脾肿大、肺心病、肝硬化、类风湿关节炎、肿瘤、糖尿病等多个系统的多种疾病。血瘀既是病变结果,又是进一步引起其他疾病的原因,所以其涉及的范围相当广泛。

    近年来从临床观察来看,多种疾病在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往往出现瘀血征象,如内科的肝病、肾病、胃病、脑病、各类心脏疾患;妇科的痛经、闭经、崩漏、难产恶露不行等等。而在辨证的前提下采取活血化瘀治疗,常能取得出奇制胜的疗效。一时间活血化瘀法颇为盛行,大有包治百病之势,但活血化瘀法是一种祛邪的方法,过于峻猛则易耗气伤血,有损正气。

    掌握用药分寸

    以下病症应慎用或禁用活血化瘀药,尤其是破血逐瘀药:①出血病证早期而无明显的血瘀指征者;②怀孕期间;③气血亏虚者;④凝血功能有明显障碍者。活血化瘀法是为治疗血瘀证而设,有是证才可用此法,临证时需严格掌握血瘀证的诊断标准。

    应用时辨虚实

    虚者补之:气血不足之人应注意调补。补脾胃能生气血,益肾精能促进髓生血。但是在补虚的同时也应该避免峻补,应采取攻补兼施的方法,从而达到扶正不留瘀的效果。

    实者决之:《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血实者,宜决之”,也即泄去其凝涩之血,使脉络疏通。《灵枢·阴阳二十五人》说:“其结络者,脉结血不行,决之乃行”。临证时,如见腹内结块,内脏瘀血刺痛,以及瘀血引起肝、脾、淋巴结肿大或皮肤瘀斑,可大胆使用活血化瘀法,不必顾忌。

    忌不辨用药时机

    活血化瘀法是临床应用最广泛的治法之一,对多系统疾病的治疗均具有重要意义,但应正确掌握其应用和停止时间。以出血性中风为例,中医认为出血性中风是血溢脉道而致脉络瘀阻,根据“离经之血……即为瘀血”,“瘀血不去,新血难生”,“见血休止血,首当祛瘀”的说法,从整体观来看待活血化瘀这一治疗中风的重要法则。然而对具体的病例还应进行辨证论治,对于静脉给予活血化瘀治疗脑出血者应掌握剂量,对恶性高血压、出血倾向、淀粉样脑病变,长期口服大量抗凝剂者应慎重选用静脉给予活血化瘀药。

更多中药材
  • 我们中药很多都是草木的根茎等,也有很多是化学合成的物质,但还有一种,就是植物的种子,比如说火麻仁,火麻仁,中药名,桑科植物大麻的干燥成熟种子,分布于东北、华北、华东、中南等地,本品呈卵圆形,表面灰绿色或灰黄色,有微细的白色或棕色网纹,两边有......
  • 火麻仁这个可能大多数人都不是特别清楚它,那么应该熟悉它的兄弟叫做人人喊打,容易上瘾的大麻,是不是说的有点可怕,它其实为桑科植物大麻的干燥成熟种子,别名又叫大麻仁、火麻、线麻子,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除去杂质,晒干后为火麻仁,火麻仁味甘,性平,......
  • 不同的东西有不同的作用,就像某样东西上的不同部位,它们的作用可能不同,像乌柏根的皮,乌柏苦、微温、有小毒,有杀虫、解毒、利尿、通便的功用,而乌柏根的皮用于水肿胀满,有泻下逐水的功效,对水肿胀满,二便不通,用之有消除腹水功效,所以也有用乌柏根......
  • 家里老人几乎都有风湿病,每年都会帮他们买不少可以减少风湿疼痛的药,吃的药丸,贴的膏药几乎囊括了所有的药,每次去中药店选配药材时,中医们往往会加入一种叫红大戟或者京大戟的药草,这2种药材的主治功能相近,只是其配药量上面会有一定的差异,京大戟有......
  • 看中医药书的时候看到了这样一个词,红大戟;本是无异,却逐渐被这图文并茂的野草野花吸引,其中,有一种植物,红色茎,绿色的叶片,深绿的老叶上拖着浅绿的新芽,颜色过渡的倒是别致,它是红大戟,不仅外表红色,折断的茎里也是红褐色,又因为根部长得像红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