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黄连汤中桂枝琐谈

    鲍艳举 李丛煌 杨瑶瑶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黄连汤出自《伤寒论》第173条:“伤寒胸中有热,胃中有邪气,腹中痛,欲呕吐者,黄连汤主之”。本方由黄连、干姜、桂枝、半夏、人参、甘草、大枣组成,具有清上温下、降逆止痛之功,治疗上热下寒错杂之证。

    方中干姜温中散寒,黄连泻心胸之热,半夏降逆除呕,人参、炙甘草、大枣安中补虚,但后世对方中的桂枝理解不一,有认为是解表散邪的,如徐灵胎《伤寒论类方》:“此方以桂枝易黄芩,去泻心之名,而曰黄连汤,乃表邪尚有一分未尽,胃中邪气尚当外达,故加桂枝一味以利表里,则意无不去矣”;钱来天《伤寒溯源集》:“用桂枝使阳气通行,兼解其未去之经邪也。”有认为是温中祛寒的,如柯琴《伤寒来苏集》云:“姜、桂以驱胃中之寒邪。”笔者认为黄连汤中桂枝之功用应为降冲逆。

    经方用桂枝降冲逆,是承继《本经》:桂枝有“主治上气、咳逆、结气、喉痹、吐吸”的作用。《伤寒论》第15条:“其气上冲者,可与桂枝汤”;《伤寒论》第117条:“气从少腹上冲心者与桂枝加桂汤”;以及鼻鸣、干呕、喘咳、眩晕、胸满、气上撞心等,皆显示桂枝降冲作用。吉益东洞即通过有关类证,认识到桂枝有降冲逆特能。有的学者认为桂枝有通阳(如桂枝甘草汤、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等)、利水(如苓桂草枣汤、五苓散等)、下气(如桂枝生姜枳实汤、桃仁承气汤)等作用,其实这些都属桂枝的降冲作用。

    笔者曾治疗一例女性卵巢癌患者,57岁,化疗期间出现了口腔溃疡,伴有口干、口苦,肠鸣,腹泻,6~8次/日,脉弦滑,舌红苔白,腹泻。曾经用黄连素、易蒙停均效果欠佳。当时给患者开了甘草泻心汤,一剂腹泻就停止了,3剂患者口腔溃疡就消失了。后来笔者又遇到另外一个乳腺癌患者,38岁,化疗后出现口腔溃疡,舌头灼热感,胸闷,心慌,口干,大便不成形,2~3次/日,无肠鸣,舌淡苔白腻,脉沉滑。当时考虑该患者也是一个上热下寒证,又有口腔溃疡,一下子就想到了甘草泻心汤,但患者服用5付后口腔溃疡仍未愈。后来反思,这个患者虽然是上热下寒证,但她不是甘草泻心汤证,因为她没有“下利日数十行”,该患者有口腔溃疡、口干、舌头灼热等上热症状,以及大便不成形等下寒症状,最主要的是该患者有明显的胸闷、气短等“气上冲”的症状,这个是典型的桂枝证,所以该患者的方证应该为“黄连汤证”。果然,经服黄连汤3剂,患者的口腔溃疡就完全消失了。

    方证是古代医家收集临床症状后判断归纳为证,并用相应的有效方药治疗,归结、积累的有是证用是方的经验,具有深刻的科学内涵。方证是《伤寒论》的主要组成内容,是辨证论治核心内容。著名经方家胡希恕指出,经方用药主要是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反应”。

    中医辨证论治实际是非常细腻的,一个症状的改变,处方思路就完全不一样了。疾病虽然有同样的病机,但症状表现不一样,所选的方证也是不一样的。比如,同样都是水饮上泛的头晕、头沉,如果患者没有恶心、呕吐等症状,就可以用苓桂术甘汤合泽泻汤;如果患者兼有恶心或呕吐等寒饮上冲厉害的症状,则需要合用吴茱萸汤。水饮上泛相当于疾病所在的区域,而苓桂术甘汤证合泽泻汤证、以及吴茱萸汤证则是疾病的“靶心”,临床上只有找到准确的“靶心”才能给予准确的治疗。

    因此,桂枝在黄连汤中的作用,主要是降冲逆,虽然条文中没有明确的指出气上冲的症状,但我们可以“以药测证”,患者应该有胸闷、气短、头晕等气上冲的表现,只有深刻理解桂枝在本方的作用,临床用之才能疗效卓著。

更多中药材
  • 咱们首先说脾虚,脾虚它主要的症状是乏力、气短,中医讲,脾主气,脾主要运化气血,脾虚的时候,当然了气不足,气不足就会乏力、气短,没有劲、胸闷。脾虚,脾胃是相等的,那脾虚的时候食欲不振,没有胃口,不想吃饭,吃完了之后,也觉得不消化,然后,会有大......
  • 现在网上有很多这种很火的视频,教你如何锻炼核心肌群,我们所说的腰托,实际上并不是骨质本身的问题。是因为核心肌群在这个竖脊肌,还有这个相关的肌群,是没有办法,没有能力固定住你的这个脊柱,所以造成了脊柱,前后或者左右的移动,造成了关节的错位,或......
  • 但是如果没有严格的服药和饮食起居这些注意的话,那么支架里边还会发生再狭窄,一样会导致再次堵塞。一般,患者自己评估自己血管堵塞的情况,一般是用症状来判断的,那么典型的冠心病心绞痛,就会是以阵发性的胸闷胸痛为主,比如这个患者稍微活动一点儿,或者......
  • 咱们现在,营养比较过剩,人摄入热量比较高,所以现在不管是冠心病,高血压,还有糖尿病,发病的年龄,都日趋前移了,所以很多人就说应该吃得少,甚至以前我们这个古代的一些传统的观念,也提出过,叫过午不食,因为这样是最健康的。今天,我给大家讲一讲。首......
  • 那最常见的咱们就是头后的疼痛,就是后脑勺这个部位,那么它对应的就是足太阳膀胱经,一般这个部位疼痛,都是跟外邪侵袭有关,或者是风寒侵袭,或者是风热侵袭,袭扰了膀胱经,出现了这个头后的疼痛,因为后脑勺这个部分,就是足太阳膀胱经走行的部分。治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