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名医名方 通络解毒汤

    龚正丰,男,1940年生,上海市人。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第四批全国老中医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曾任苏州市中医院骨伤科主任,江苏省中医药学会骨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苏州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副理事长。

    早年师从著名中医专家马友常,在中医理法方药的运用方面有很深造诣,后又潜心研究吴门医派葛氏伤科,从事骨伤科临床40余载,对中医、中西医结合治疗骨伤病有独特的诊治经验。创见性地提出了“一体二翼”发展中医骨伤科的学术观点,即以传统的中医骨伤理论经验、流派特色作为主体,以我国传统文化与当代的先进科学技术为两翼,不断发展、创新。

    运用镇痛牵引下的脊柱三维推拿手法,辅以反常态锻炼、心理疗法和中药内服等,获省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进步二等奖,并被确定为全省推广应用项目。开展“牵引与推拿对颈椎生物力学影响的实验研究”,获2000年江苏省中医药科技进步二等奖,著有《老年病的手法治疗学》等3部著作,发表论文30余篇。

    方药:

    生黄芪15g,生地15g,知母10g,当归10g,青风藤15g,络石藤15g,龙葵15g,白花蛇舌草15g,虎杖15g。

    功效:

    益气养血,清热解毒,祛风通络。

    主治:

    此方用于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属肾虚湿热瘀滞者。腰骶及背部反复疼痛,屈伸不利,肢节疼痛,酸楚,伴有晨僵,苔薄白,脉沉细。

    用法:

    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各服1次。忌食生冷鱼腥,油腻辛辣。

    方解:

    强直性脊柱炎病机以肾虚督空为本,湿热瘀滞为标。龚正丰根据多年临床经验,将其分活动期和缓解期两个阶段用药。由于患者多需长时期服药,故宜选用和缓之法,坚决反对为图一时之效,而妄下搜风走窜重剂,徒伤正气,致邪气乘虚深入脏腑。孟浪用药害人非浅,宜遵叶天士“宿疾宜缓攻”之旨,选用藤类药物治疗痹证,因藤能入络,络能通脉,藤络能够通经脉,活络脉,并且引诸药直达病所。此方主药青风藤、络石藤祛风湿,通经络;龙葵、白花蛇舌草、虎杖清热利湿解毒;生黄芪益气补中;当归养血活血,扶正祛邪;生地、知母凉血滋阴,又可防风药太过燥伤津液。本方以通利关节、解毒祛瘀为主,兼顾调和中焦,可祛邪实而不伤正气。

    加减:

    本病活动期以寒热错杂症多见,其中湿热为主,治宜清热利湿,凉血解毒,酌加连翘15g,薏苡仁15g,土茯苓15g,地龙10g,玄参15g;缓解期,肝肾不足、督脉失养为本,治宜补肝肾,充督脉,强筋骨,酌加仙灵脾10g,熟地15g,杜仲10g,补骨脂10g,鹿角片10g;若疼痛较甚者,可加露蜂房15g,乌梢蛇或白花蛇10g。

更多中药材
  • 今天讲这个患者是李女士,61岁,它的主要表现就是胃脘灼热胀痛有四年了,近一个礼拜是比较加重,她有这个胃脘部灼热胀痛,然后还有这个胸部一个痞满,觉得胸闷,类似于胸闷的感觉,还有点恶心有干呕,有反酸。那么胃镜检查呢,她就是一个慢性萎缩性胃炎,期......
  • 大便排出费劲,这一类患者呢,常常是四五天不排便一次,有时候就感觉这个大便呢,在肛门口就是排不出来,甚至严重的患者呢,排便一次以后,肛门部都有坠胀感,最严重的患者就是脱肛了啊,由于这个过度用力吧,就是出现直肠脱垂,脱出肛门之外,那么今天呢,就......
  • 今天跟大家聊一聊胃镜检查这个话题,那么胃镜对于我们消化系统疾病是一个必不可少的一个检查手段,那么现在的胃镜其实跟过去比,已经进步非常之多了,一个是镜身呢,比较柔软,比较细,现在这个胃镜检查呢,其实是一个常规的检查项目,哪些疾病需要检查,实际......
  • 前几天在临床看到一个患者,女性,40岁左右吧,然后她来看的是左上腹啊,左上腹有点疼痛,这种疼痛啊是若有若无的啊,就像抽筋儿,又像岔气一样,那么别的方面呢,她感觉不是很明显,她认为自己有这个慢性胰腺炎,为什么呢,是因为她在一次体检当中,CT提......
  • 首先呢,一个就是唇舌无力,可能临床上很多人都不会注意,怎么知道这个舌头和嘴唇儿没有力量呢?其实在这点上,中医我们常说的懒言少语,不愿多说话,这也是唇舌无力的一个表现。还有一点呢就是。舌头有齿痕,包括嘴唇的干裂,嘴唇的颜色的改变,这些都可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