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冬病为何要夏治

    本报记者 谭欣

    冬病夏治是我国传统中医特色疗法之一,《内经·四气调神大论》中有“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山东省济南市中医医院呼吸科主治医师谭镇岳告诉记者,这种思想成为后世“冬病夏治”的理论依据。

    根据“春夏养阳”、“天人相应”的原则,夏季阳气旺盛,人体阳气也达到四季高峰,尤其是三伏天,人体腠理疏松开泄、荣卫通达,这时进行穴位敷贴,即选用辛香、逐痰、温阳、驱寒的中药,研细末用生姜汁等调成糊状做成药饼,用胶布固定在穴位上,可取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此时,药物最易经由皮肤渗入穴位经络,直达病所,起到驱除伏寒、防止冬季寒邪肆虐机体,鼓舞正气、预防疾病的作用。

    谭镇岳向记者解释,冬病是指好发于冬季的疾病,即因正气虚弱,感受风寒而诱发,以现代呼吸系统疾病最为常见,包括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过敏性鼻炎、变异性咳嗽等辨证属阳虚为主,或寒热错杂以寒为主的患者;也适用于怕冷、怕风、平素易感冒或冬季反复感冒的虚寒体质患者,以及风湿、类风湿疾病患者。

    谭镇岳介绍,贴敷时操作规范至关重要。一是医师的操作。穴位取肺经及夹脊穴为主,辨证加减。不同疾病,贴敷的具体时间也有所差异。二是药物从加工制作、组方配伍到临床配穴,都必须遵循中医理论指导。药物配伍要灵活运用,他举例:“以呼吸系统疾病来讲,多以白芥子、延胡索、甘遂、细辛、生姜作为基本方,结合临床经验和地域特点等进行加减。”那么地域不同,药物加减有什么变化呢?他介绍,南北方气候差异较大,同一疾病,不仅贴敷组方有所调整,甚至同一药物用量也要因地制宜。谭镇岳建议,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可参考以下方案,药物以白芥子、延胡索、甘遂和细辛为基本组方,白芥子通过炒制或者调整其配伍比例以控制其对皮肤的刺激程度,其余药物均采用生药。必须提醒的是,患者和有健康需求的人群,应首先了解自己病史和体质,确定属虚寒体质后,方可请中医师制订适合自己的贴敷方案。

    当然,许多适宜冬病夏治的疾病并不仅仅局限于在伏天贴敷。例如处于急性发作期的呼吸系统疾病,还应结合中西药物治疗,才能达到最佳疗效。谭镇岳又以风湿类疾病举例:“中医理论认为寒湿三气杂合而为病,除了采取三伏天贴敷,还应配合其他中医疗法。我院将贴敷及穴位注射、冬季膏方等特色疗法相结合,疗效显著,特别受患者欢迎。”

更多中药材
  • 内裤使我们日常生活中最贴身的衣物,他是最贴近身体私处的地方,但是很多时候不经意间就会带来细菌继而引发疾病,内裤穿了一天,上面总会有或多或少的异物,或黄,或似痰,那么那些到底是什么东西呢?是否有危害?说到这里不必害羞,为了自己的健康,你真的需......
  • 葛根,为豆科植物野葛,是中国南方一些省区的一种常食蔬菜,其味甘凉可口,常作煲汤之用。其主要成分是淀粉,此外还含有约12%的黄酮类化合物,包括大豆(黄豆)甙、大豆甙元、葛根素等10余种;并含有胡萝卜甙、氨基酸、香豆素类等。葛根老少皆宜,特别适......
  • 桑叶用药禁忌1、不良反应机制:桑椹中含有胰蛋白酶抑制物,致使肠道内的消化酶不能破坏C型产生荚膜杆菌B毒素,而引起出血性肠炎。桑椹含脂肪酸,过量食用对消化道可产生刺激症状。2、不良反应:过量服用中毒后,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腹胀、大便呈果酱......
  • 说到蚕宝宝这种小虫子,我们也会联想到桑叶,因为蚕就是吃桑叶的动物,蚕这种动物对于我们人体来说好处非常多,比如蚕本身是一种药材,而且拉的大便,也是一种药材;僵蚕就是得病死的蚕,其实桑叶也是一种中药材,那么到底僵蚕桑叶的功效分别是什么呢?大家应......
  • 海洋是非常神奇和神秘的,有很多海洋里的动物还没能被人类发现,海狗相信住在海边或者是去过海洋馆的朋友都不陌生;海狗也是有肾脏的,并且海狗肾还是一种药材,人们经常会使用海狗肾来泡药酒,比如海狗肾人参酒就是常见的一种,那么海狗肾人参酒的功效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