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谨防阴暑伤人

    几天前,老王睡觉时用风扇吹了一个晚上,第二天起床后就出现了头痛、流清涕、咽喉红肿、咳嗽等症状。开始以为是夏天体内“内火”太大,就随意买些药来吃。但用药后病情并没有减轻,反而加重了,还发起低烧。在医院中医科,医生告诉老王,他其实是中了“阴暑”。

    中暑是夏令季节常见病,中医学认为,伤暑有阴、阳之分,“动而得之者为阳暑”,我们平时所指的中暑大多指此。患者多因在烈日下劳作或长途行走,或长时间处在高温、通风不良、湿度较高的环境下而引发。人们对“阳暑”的预防较为重视,但对“阴暑”往往认识不足,正如《时病论》所说:“暑热逼人者,畏而可避,可避者犯之者少。阴寒袭人者,快而莫知。莫知则犯之者多,故病暑者,阴暑居其八九。”

    “阴暑”发病多是因为夏日过于避热贪凉引起,即所谓“静而得之者为阴暑”。如夜间露宿室外,或坐卧于阴寒潮湿之地,或乘凉时间过长,或运动劳作后立即用冷水浇头冲身,或大量喝冷水或冰镇饮料,或睡眠时被电扇强风对吹,均可导致风、寒、湿邪侵袭机体而引发“阴暑”。明代大医张景岳指出:“阴暑者,因暑而受寒者也……故名阴暑。”换而言之,“阴暑”的致病原因不单纯是暑邪,而兼有寒和湿。因湿邪黏滞,故“阴暑”病程比较长,不像“阳暑”那样发病急骤且病势重。现代医学认为,在炎热的气候条件下,人体新陈代谢旺盛,体力消耗大,抵抗力减弱,当遇到气候突然转凉或突然受到寒冷刺激后,病原微生物就会乘虚而入,引起上呼吸道感染或呕吐腹泻,甚至造成口眼歪斜、诱发中风及半身瘫痪等“阴暑”病症。

    预防“阴暑”要注意不能过于贪凉,不要露宿或通宵达旦地使用电扇、空调,节制生冷饮食,忌大汗之后冷水淋浴。一旦患阴暑,治疗宜用辛温解表之法,可选用中成药六一散、藿香正气丸(水)内服。或用中药香薷、桔梗、杏仁、陈皮、藿香、淡豆豉,水煎温服,每日两次。或选用香薷、厚朴、扁豆花、苏叶、佩兰、陈皮、茯苓,水煎温服,每日两次。头重如裹者,可加羌活、蔓荆子;寒邪犯胃,致胃气当降不降,症见腹部胀满、纳食不香者,加草豆蔻、法半夏、神曲。(祝建材)

更多中药材
  • 这位患者是一位男性的患者,来的时候告诉我,他有鼻窦炎,鼻塞,流黄浓浊涕,这是鼻窦炎典型的表现,有的时候严重,鼻塞了,严重的时候影响睡眠,甚至说头晕脑胀的。流这种黄色的鼻涕,那平时,他还有胃病,说有慢性非萎缩性的胃炎,平时的表现,就是上腹部的......
  • 今天呢,我给大家讲一讲肝的问题,因为在我们治疗过程当中啊,总绕不开肝,因为肝呢主疏泄,所有的脏腑的运行都有赖于肝气的疏通,如果肝气郁滞,肝的功能弱的话,或者是过强的话,都会引起其他脏腑的运行失调。第一呢,我们先讲肝血虚,中医讲的肝藏血,如果......
  • 大家好,最近我接触了一个病例,这是一个女性啊, 50岁,停经半年,出现了一个比较重的潮热出汗,伴随着夜间盗汗,这个病人呢,这个停经有半年了,逐渐的呢开始潮热出汗,特别是夜间盗汗比较重,自己呢也吃了一些调理更年期的中成药,有一点效果,但是呢,......
  • 我们都知道啊,肥胖是对健康有危害的,比如说这个体脂率过高,这个体内的脂肪含量过多,会引起什么?高血压,引起胰岛素抵抗,引起心脑血管疾病,如果体重过瘦的话会导致什么呢?一样不是非常健康。这样的偏瘦的老年人呢,这个脂肪含量比较少,甚至呢肌肉含量......
  • 这个病人呢,是一个45岁一个男性,是自己做生意啊,平时呢,应酬啊,酒局也比较多,他在这个公司例行体检的时候呢,发现重度脂肪肝,然后呢,血脂特别高,我看到他一个月之前的那个体检报告了,胆固醇是7.8,甘油三酯超过了12,他自己都说了,当时抽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