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多读古诗词 怡情又养生

    薛立永 吉林画报社

    由于诗歌具有短小精炼、朗朗上口、有音节有韵律等特点,自古以来诗歌,包括词、曲、赋等,便和养生保健结下了不解之缘。

    我国现存最早的《诗经》中,提到可以入药的草木鸟兽鱼虫的名称有260多种。

    明代《本草纲目》把大量古人诗词文赋和名言佳句信手拈来,巧妙地镶嵌在著作之中,以文载道,相得益彰。如在介绍粟子的吃法时,引用了苏辙的“老去自添腰脚病,山翁服粟旧传方,客来为说晨兴晚,三咽徐收白玉浆”。在解释当归“为女人要药,有思夫之意”时,则引出了“胡麻好种无人种,正是归时胡不归”的诗句来。在形容枇杷时,又用了杨诚斋的“大叶耸长耳,一枝堪满盘”这两句诗。像这样的例子,书中随处可见。这种以诗明物的手法,起到了诗配画的艺术作用,读来兴趣无穷。

    《本草纲目》还收有大量风格质朴,语言清新的医性诗歌。如:“天生灵草无根干,不在山间不在岸。始因飞絮遂东风,泛梗青青飘水面。神仙一味去沉疴,采时须在七月半。选甚瘫风与大风,些小微风都不算。豆淋酒化服三丸,铁幞头上也出汗。”这首诗把中药浮萍能治疗各种风瘫杂症的功用、服用方法概括得淋漓尽致。妇科要药郁金香,李时珍用一首小诗概括了它的来历和药物价值。“伊有奇草,名曰郁金,越自殊域,厥珍来寻,芳香酷烈,悦目怡心。明德唯馨,淑人是钦。”

    不为良相,则为良医。我国历史上许多文人墨客都和医药有着不解之缘,许多行之有效的保健养生好方法、好经验散见在他们的著作中。其中,有不少是以诗词的形式保存着。例如,明代学者邝露在他的著作《赤雅》中收载一首五言诗:“避色如避难,冷暖随时换,少饮卯时酒,莫吃申时饭。”意在告诉人们:要想健康长寿,应当节制房事,随气候变化及时更换衣裳,清晨不饮或少饮酒,日未落不要忙着吃晚饭。

    清代乾隆、嘉庆年间的著名医学家陈念祖撰写的《医学三字经》、《医学实在易》、《时方歌曲》等医学普及读物,文字畅美,通俗易懂。如《医学三字经》中《咳嗽》一篇,用三言诗的形式将咳嗽的病因、病机、诊断、治疗描绘得清清楚楚:“肺如钟,撞则鸣;风寒入,外撞鸣;痨损积,内撞鸣。谁治外,六安行,谁治内,虚痨程。挟水气,小龙平;兼郁火,小柴清。姜细味,一齐烹,长沙法,细而精。”将肺比作钟,撞之则鸣,通俗而生动,留给人的印象极深。

    在赏析优秀的中华诗词作品时,我们时常会发现其中养生保健的记叙,细细读来,怡情又养生。

更多中药材
  • 庞国明 河南省开封市中医院膏方要长期服用,膏方的包装储存直接影响膏方的疗效。如果膏方贮存不当,服膏时就会存在安全隐患问题。为了使膏方在服用期间保质而充分发挥药力以达到调补的目的,膏方的存放方法至关重要。在膏方制作后,首先让其充分冷却,才可加......
  • 刘刚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2011年10月21日《中国中医药报》载“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一文,笔者认为,从养生学角度,强调扶正气的重要性是可以的,但是从《内经》原意来看,“正气存内”仅是“邪不可干”的基础之一。我们应当以《内经》天人合一的思想为......
  • 孙亚威 江苏省新沂市中医院满某,女,22岁,送货员。9月12日初诊。主诉:左侧面部肌肉板滞麻木不适,说话时自觉下唇变厚5天。患者曾于7岁时得过面瘫治愈。5天前送货下乡,夜归着凉,晨起刷牙漱口发觉口角漏水,遂来我科要求针灸治疗。查:左额纹消失......
  • 新生儿硬化病系新生儿指以皮肤皮下脂肪组织硬化、水肿为特点,同时伴有体温不升,反应低下,拒乳,以及全身各系统功能低下或受到损害的临床综合征,是新生儿期特有的一种严重疾病。病因主要与寒冷、感染、窒息,早产等多种病理因素有关。本病多发生于寒冷的冬......
  • 何钱 贵州省江口县人民医院方药组成:炙黄芪20克,茯苓20克,木香15克,槟榔15克,干姜9克,焦白术20克,当归25克,砂仁18克,石斛20克,黄连9克,炙甘草9克,党参20克,炒杜仲15克,苏梗15克,青蒿15克,鹿茸9克,山药25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