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三叉神经痛外治法

    三叉神经痛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本病属中医“头痛”、“头风”、“偏头痛”等范畴,系肝风内动、营血不和所致。治宜熄风镇痛,清肝养阴,和营养血。患者在口服药物治疗时,配合下列中药外治,可提高疗效。

    药物涂擦法:当归、川芎、细辛、红花、乳香、没药、丹参各10克,冰片5克。加入75%的酒精100毫升密封浸泡7天后擦患处,每日3次,连续3~5天。

    药膏贴敷法:地龙、全蝎、细辛、蜈蚣各等份。研为细末,装瓶备用。每次取适量药末,药酒调为稀糊状,外敷疼痛侧太阳穴处,包扎固定,每日换药一次。

    药液熏耳法:透骨草30克,川芎、细辛、白芷各15克,白僵蚕5克。加水煮沸,取一厚纸,中间穿孔,孔约小拇指大小,盖在锅上,使药气从孔中透出,熏患侧耳孔及疼痛部位,每次10~20分钟,每日2~3次,每剂用2~3天。

    药物贴足法:吴茱萸5克,研为细末,加面粉少许,用水调成稀糊状,外敷双足心涌泉穴,每日一换,连用7~10天。

    药物敷脐法:穿山甲、厚朴、白芍、乳香、没药各等份。研为细末,装瓶备用。每次取适量药末,用黄酒调为稀糊状外敷脐孔处,每日一换,连续5~7天。

    药物热熨法:乌头(生草、川乌均可)、生南星、生白附子各等量。研成细末,装瓶备用。每次取30克,加鲜姜15克,大葱50克,捣烂如泥,纱布包好,熨阿是穴及患侧走向神经穴位,每日一次,连用3~5天。

    药液足浴法:当归、川芎、穿山甲、元胡、白芍、麻黄、川椒、细辛各10克。水煎取汁足浴,每日两次,每次10~30分钟,连续一周。

    药枕疗法:菊花、川芎、天麻、细辛、当归、元胡、蔓荆子、红花、防风、白芷、藁本各等份。研为细末,作枕芯用,连用1~2个月。此法对于三叉神经痛,既可防又可治。(郭旭光)

更多中药材
  • 组成 柴胡10克,瓜蒌根12克,当归9克,红花6克,甘草6克,穿山甲(炮)10克,大黄(酒浸)3克,桃仁(酒浸,去皮尖,研如泥)10克。功效 活血祛瘀,通络散结。主治 跌仆损伤,瘀血留于胁下,痛不可忍者,亦可用治肋间神经痛、肋软骨炎等......
  • 肾脏之识众所周知,中医学的脏腑并非一个单纯的解剖学概念,而是一个器官和功能的集合群,相关概念也因而呈现虚实相兼、过于抽象,且只有放在传统文化的语境下才能准确理解。在脏腑学说中,肾具有四个功能:一是藏精,主生殖、生长、发育;二是主水;三是主纳......
  • 每次整理胡希恕先生的遗作及学习《伤寒论》原文,总有不同的收获。而今整理其注解《伤寒论》的原文时,引起笔者深思的是论中的“一方二法”。此四字是方后注解,既往对此一读而过,未引为重视。但近几年常思考六经类证、方证的六经归类,对不少方证难以认定六......
  • 急性心力衰竭是指急性心脏病变引起心肌收缩力明显降低和(或)心脏负荷明显增加,导致心排血量显著、急剧地降低,组织灌注不足和急性瘀血的综合征。临床上以急性左心衰竭较常见,急性右心衰竭较少见,常见病因有风心病、冠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心肌病、肺心......
  • 钟志明 江西省宜春市中医院张某,男性,65岁。2011年5月12日由家人护送来诊。患者素有泌尿系结石史,先后在湖南某医院历经3次碎石,但结石未能排出,双肾仍然积水。刻诊:患者脸色青灰,口唇青紫,神疲乏力,少言寡语,表情淡漠,时有恶心呕吐。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