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网上自诊 误诊率高

    身体有啥不对劲,不再去医院,鼠标一点“网上看病”。时下,在医患关系紧张和看病贵的大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市民开始选择这种诊断方式。而医生却提醒,自行诊断的误诊率高,若是因此耽误治疗,就是索赔投诉都毫无办法。

    现象:自行诊断频频“误诊”

    最近几天,小田的皮肤又开始瘙痒起来。这是她多年的老毛病了,经常到了夏天就发作,以前并不严重,也就没放在心上。然而,今年似乎严重许多,“痒起来,一抓就是两道白痕,而且是凸起来的那种,过许久才能消下去。”

    小田的妈妈和外婆都曾患过荨麻疹,她便怀疑自己这是遗传了家族的皮肤病。在网上搜索了一通后,她更是确定了自己的病症:“就是荨麻疹,我看网上有几个人症状和我一样,都说自己是这个病。”

    网上说这个病很容易治疗,她便准备“照方抓药”,去药店买些对症的药吃吃。但是,她的丈夫不放心,一再坚持让她去医院找医生检查。一查还真是荨麻疹,但是较为难治的一种,“说根治需要一到两年才行”。

    她不由一阵庆幸:“还好尚未轻易用药,万一吃错药吃坏身体就麻烦了。”

    隐患:误诊率高

    目前,还没有权威调查数据显示,网上看病究竟误诊率能达到多少。但是,江苏省扬州市一院急诊科主任医师殷安康告诉笔者:“自行诊断极易误诊,而且越是严重的、复杂的疾病,误诊的可能性则越高。”

    他说,现在医院里,医生看个病往往都需要再三检查,询问病史,患者自己网上一搜索就能看出端倪来,实在难以令人信服。而且,如果在网上看病,出现了差错,不仅后果难以弥补,就连投诉索赔都毫无门路。

    医生们更是提醒,如果是网上查查资料求个放心,也就罢了;若是看完后,还从网上搜索药方,自行医治,则万万不可。此外,还要留心被一些别有用心的骗子抓住心理弱点,落入“网络医骗”的陷阱。(苏扬)

更多中药材
  • 说到调味品,我们就不得不提起姜了,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似乎很多菜都是要用到姜的,特别是在一些荤菜上,因为我们都知道姜能去腥嘛;有时候我们也会用姜来做一些蘸酱,味道可是棒极了的;姜的种类可不少,有沙姜,南姜,良姜和生姜等,而我们比较常用的就是沙......
  • 肉桂,不经常进厨房的人可能并不熟悉,这是一种家里很常用的调味品,尤其是一到炖鱼或者是熬制鸡汤的时候,更是必不可少,没有了肉桂,相信很多的食物都会逊色不少;如果是经常去中药房的同学也许会发现,药房里的大柜子上也一定会有一个位置是属于肉桂的,因......
  • 巴戟是生长在我国广西等地区的一种植物,在有的地方它又被叫做鸡肠凤,它在夏天的时候可以开出很美丽的白色花朵,散发出的清香让人感觉到非常的放松,不仅如此,巴戟的根部还可以入药,具体来讲,巴戟的作用都有哪些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这个问题吧......
  • 人一旦进入了青春期脸上就容易长痘痘,痘痘不仅影响我们的美观,而且还影响我们的心情。有的人被痘痘的影响都无心学习了。可见痘痘给我们的生活造成多么大的影响啊。很多家长都采取了很多治疗痘痘的办法,但是最终的结果都无济于事。那么如何利用中药来缓解脸......
  • 通过艾灸可以治疗各种疾病,并且对身体有很多好处,比如进行艾灸能够行气通络,还能够扶阳固脱以及拔毒泄热等。不仅如此,艾灸还有很不错的防病保健效果。在《黄帝内经》中就已经提出过可以通过艾灸来预防狂犬病的理论。如果艾灸的穴位选择得当,可以起到延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