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耐寒锻炼,冻与动结合

    杨锋 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

    秋风送爽,正是进行耐寒锻炼的大好时节。但在对于耐寒锻炼这一问题上,有人认为“秋冻”好,能增强身体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有人说“运动”好,可提高身体的抗寒本领。那么,到底是“冻”好还是“动”好呢?

    依笔者之见,“秋冻”与“运动”这两种锻炼方式,不仅不矛盾,而且应是有机的统一,只有将“冻”与“动”两者结合起来,才能达到耐寒锻炼的目的,其好处多多。

    一是穿着单薄衣服迎着凉爽的秋风跑步时,随着双腿有节奏的运动,可使大脑皮层兴奋与抑制的节律变得十分和谐,对来自外界的剌激思维灵敏,反应快捷,有利于身体逐渐适应外界气温的突然变化,提高人体的“冷适应”能力,并有效地改善大脑皮层对体温调节的功能,有利于保持体温的平衡。

    二是“秋冻”加“运动”,可促使人体骨骼肌产热量增加,新陈代谢加快,御耐寒能力增强。

    三是既“冻”又“动”,可使心肺等器官得到有效地锻炼,提高肺活量,改善和增强呼吸道、肺和心血管的功能,身体对冷空气刺激的适应能力和抵抗力也变得较强。

    四是坚持冷空气浴、冷水擦身、洗冷水澡或游泳,身体受到冷的刺激后,皮下血管会急剧收缩,而体内血管扩张,大量血液便流入内脏和深部组织;运动后穿上衣服,此时皮下血管又扩张,大量血液又从内脏涌向体表,此时会感到全身温和舒适。血管这种一张一缩的“血管体操”,可使全身血管得到锻炼,促进了血液循环,增强了血管弹性,延缓了血管的老化硬化。

    五是对预防上呼吸道感染、流感、肺炎等疾病的发生大有裨益。

    需要注意的是,从秋天开始进行耐寒锻炼,应与天气变化相应相和,循序渐进,持之以恒,才能起到增强机体的抵御寒冷的能力。患有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慢阻肺、严重高血压、冠心病等病以及体弱的老人和小儿不宜秋冻,以免发生意外。

更多中药材
  • 三黄,即黄芩、黄连、黄柏,是中医临床常用的清热解毒燥湿药。三者均有苦寒之味,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功效。三者常相互配合,以提高清热解毒的力度,因此被称为三黄,因为它们都姓黄,但经过仔细研究,还是有一些区别的。黄芩是唇形科植物黄芩的根。中医......
  • 枸杞应干燥、通风,避免高温,防蛀。不要吃太多的滋补品,枸杞也不例外。一般来说,健康的成年人每天吃20克左右的古枸杞比较合适;如果想到治疗效果,最好每天吃30克左右。过黄过度熏制可使枸杞明亮,外观鲜红,但对人体有害,购买时应注意不要简单地注意......
  • 山药多用于解渴(糖尿病)和虚劳咳嗽。炒后食用可治疗脾胃不足和肾气不足。但有湿热实邪者(如大便粘滞不爽、小便短赤不利、舌苔黄腻等)不宜多服;山药有收涩作用,大便干结者不宜食用;山药淀粉酶不耐高热,不宜长时间煎炸;不要一起吃山药和甘遂,也不要和......
  •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慢性病之一。临床上多采用西药治疗。虽然降压效果快,但都有一定的不良反应。对于高血压患者,试着按摩穴位来帮助降压。以下是三个降压效果好的穴位。百会穴百会穴具有平肝潜阳、镇肝熄风的功效。现代研究表明,按摩百会穴可以调节微血管的收......
  • 一.野菊花是深黄色的管状花,质轻,气香,性苦寒。入心去心火,防血压高,增加心脏负担,伤心,消除心烦。心在舌头上开悟,心火一下降,也能去除口干舌燥。所有的痛痒都属于心脏,故野菊花还可以去除疖痈、喉咙痛、止痒等。入肝去肝火,防肝阳上亢引起头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