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中药十八反十九畏

    中药“十八反”,是指以甘草、乌头、藜芦为主的三组中药,对其余4种、5种、6种药,分别有相反作用。在炮制、组方和配伍调剂时,禁止混合,以防止产生化学成分变化,而致中毒或严重毒副作用等医疗事故。故本草药性书上,立下“十八反”,以此警戒后人注意用药安全。

    甘草反:大戟、芫花、甘遂、海藻;

    乌头反:半夏、瓜蒌、贝母、白芨、白蔹;

    藜芦反:细辛、芍药、人参、沙参、苦参、丹参。

    (乌头应包括川草乌、附子、天雄、雪上一枝蒿;瓜蒌应包括天花粉、瓜蒌皮、瓜蒌仁;贝母包括各地各规格的贝母;半夏应包括水旱两种半夏;芍药应当包括赤、白芍;人参应包括红白参、糖参、党参;沙参应包括南北沙参、明党参、玄参。)

    中药材,十八反,海藻戟,甘遂芫,

    战甘草,当明辨;

    半蒌贝、白蔹芨、俱攻乌、禁混剂;

    诸类参,细辛芍,叛藜芦,忌参合。

    另有反,勿同行,云母粉,反决明;

    苋与鳌,禁混煎,葱和蜜,勿轻犯。

    云母粉忌与石决明混用;红苋菜忌与甲鱼混食;葱和蜂蜜忌混用。

    中药“十九畏”,即指这19种药物中,凡指名相畏的药物,彼此都不宜混用。主要是防止它们之间,产生化学成分变化,而抵消或减弱了另一种药的有效作用,或者出现其它毒副反应。

    石硫黄,火中精,遇朴硝,便相争;

    红白砒,忌水银;山狼毒,怕陀僧;

    川巴豆,毒烈性,黑白丑,难顺情;

    公母丁,忌郁金;芒朴硝,惧山棱;

    川草乌,不顺犀;五灵脂,畏人参;

    官桂类,治冷功,逢石脂,不协同;

    凡修合,看顺逆,炮制用,莫相依。

    (芒硝包括玄明粉;川乌草乌包括附子、天雄;犀角包括广角;人参包括各种人参;官桂包括肉桂、油桂,企边桂、桂枝、桂皮;石脂包括赤、白石脂。除此之外,还有其它药物相畏的,如白芷畏黄连,

    本畏白芨,甘草忌猪肉等等)。

    关于十八反、十九畏所涉及的药物,为古代医家所定,一般是不能合用的。因此,应在临床实践中,通过认真地试验和研究分析,逐步总结提高。但在未得出科学根据,而且药典又未正式收入前,仍应遵古选配组合,以策安全。

更多中药材
  • 湿热体质年轻人比较多,多见于长青春痘这类人。它表现在口苦,口干,并且面垢油光啊,就是面部和头发有油,并且身体困重,形态呢是中等的,这类体质一个最大的特点是心急,心情比较烦躁,这湿热质我们这个年轻的比较多一点。......
  • 痰湿质比较多见,我们常见的胖人,肥胖的人。痰湿体质症状表现为:口粘多痰,腹部肥满,肚子比较大,面色油腻,并且头发一面色油腻,性格比较稳重,这个舌苔厚腻,舌苔是黄色的,厚厚的白白的腻的,并且这些人喜欢吃甜食,喜欢吃肉类这些东西。......
  • 阳虚质对应阴虚质,阴虚质最大特点是口渴。表现为,口燥咽干,手足辛热,并且形体偏瘦,大便干结,还有这个情绪方面,情绪比较急躁。这些就是阴虚质的总体特征。......
  • 阳虚质主要表现是怕冷,这个比较多见,特别是女性同志比较多见,怕冷一族,它表现是畏寒肢冷,肌肉松软,精神不振,还有性格内向。阳虚质这个病比较特点的就是,在暖和的天气时,别人穿短袖,他戴着棉帽子,穿着棉衣,怕冷是阳虚质的典型表现。......
  • 气虚质在临床表现就是乏力,我们首先看病人没劲乏力,就是气虚质。它的表现主要是乏力自汗,肌肉松软,气短懒言,精神不振,并且这些人性格比较内向,这是气虚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