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双黄连注射液过敏反应

    双黄连注射液过敏反应

    双黄连注射液是中药金银花、黄芩、连翘的提取物制剂,有广谱抗菌、抗病毒的作用,对呼吸道疾病具有疗效确切、使用安全、无耐药性等优点。但随着应用的增多,也出现了一些过敏反应。

    双黄连注射液引起过敏反应以皮疹最为常见,也曾出现过由于过敏性休克致死的报道。因此,对双黄连注射液的过敏反应要给予足够的重视。

    双黄连注射液过敏反应发生的机制和原因药物本身问题双黄连中的金银花里含有的绿原酸和异绿原酸,不仅具有抗菌、抗病毒作用,还具有致敏原作用,可引起变态反应,是引起过敏反应的主要原因之一。此外,由于双黄连注射液是复方制剂,其中的某些成分本来通过口服给药在消化道中可被“分解”、“消化”、“排泄”,而一旦经静点直接入血液系统,就可能产生经口服给药所没有的过敏反应。

    个体因素一般来说,年龄越小,过敏发生率越高,此外,老年患者也易过敏。这可能是由于年龄小的患儿机体对药物作用敏感,对药物的致敏物耐受性差。而随年龄的增长,中老年人的生理功能和代偿能力逐渐减退,对药物的代谢和排泄能力降低,对药物中某些成分耐受性较差,所以过敏反应多见而且较严重。

    发生时间的规律以往资料显示,静点双黄连注射液后发生的过敏反应极少数既往使用过双黄连制剂,大部分为首次用药。也就是说绝大部分过敏患者在第一次用药的输液过程中发生过敏,有一半患者发生在用药的半小时内,这说明双黄连注射液所致的过敏反应主要为速发型变态反应。观察的重点时间是患者首次应用的半小时内。

    过敏史既往报道显示,双黄连注射液不良反应中有23.3%的患者既往有药物过敏史。可见,如能认真询问患者过敏史,是可以避免一些过敏反应发生的。

    怎样避免或减少双黄连注射液过敏反应用药前应认真询问病人的药物过敏史,对有过敏史的患者要慎重应用。可将双黄连注射液制成皮试制剂,对皮试阳性者不予应用。首次用药,应注意密切观察,一旦出现皮疹、瘙痒、颜面充血,特别是出现心悸、胸闷、呼吸困难、咳嗽等症状应立即停药,及时给予脱敏治疗。静点双黄连应遵循先慢后快的原则,开始滴注时应20滴/分,若15~20分钟后患者无不适,可改为40~60滴/分,并经常观察病人有无过敏或其他不良反应发生,对小儿和老年人尤应注意。

更多中药材
  • 前列腺钙化呢,是前列腺炎性分泌物以及上皮细胞等凝结聚集于线管,长期以后形成了一种微小的钙化病灶,通过B超检查能够发现,那么这种病很常见,它是一种良性的病变,很多时候并不伴有症状,所以说也不需要专门的治疗。生活当中尽量的去饮食清淡,减少食盐肉......
  • 因为便秘不仅仅有实秘,还有虚秘,特别是慢性顽固性的便秘,很多是气虚阴虚导致的,气虚会出现肠道动力缺乏,气机不畅,而无力将糟粕邪实排除,因为阴虚会出现津液不足,肠道失去濡润,所以说便秘反复难愈,那么气阴两虚是他的根本,泻下药只是暂时缓解了表面......
  • 首先过敏性鼻炎,中医病名为鼻鼽,以流清水样鼻涕,打喷嚏,鼻痒和鼻塞为主要症状。中成药可以使用(鼻渊通窍颗粒),是由苍耳子,辛夷,麻黄,白芷,薄荷还有黄芩,野菊花等这些药物组成,那么不同于抗生素和激素,那么中成药不容易产生耐药性和激素依赖,那......
  • 中医认为百病生于气,而人体的五脏中,脾性湿为太阴,阴气最盛则脾气充盛,体内湿气也会正常的运行,不会出现湿气停滞在体内的情况。一旦出现脾气亏虚,湿气无法运化停滞体内便会形成内湿,聚为湿病。长此以往呢,患者体内的湿血开始泛滥,又因为脾虚无法运,......
  • 第一种药材:(绵茵陈)它具有清湿退热作用,用于三焦的湿热。第二种药材:(苍竹)这味药材也是祛湿的良药,它还有一定的健脾的作用,脾是运化湿气的,脾的功能强建了,湿气运化的多了,就不会有大量的湿气淤积在身体,适用于湿气比较重引发的舌苔白腻,腹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