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中药材的荧光鉴别

    荧光鉴别,是利用中药材所含有的某些成分可在紫外光或常光下产生一定颜色的荧光来鉴别中药材。用于观察荧光现象的仪器被称为紫外光分析仪,一般用于鉴别钱币的紫外光验钞机也可同等使用。鉴别时,将中药材样品或粉末或浸出液置于暗处的紫外光下进行观察即可。

    一、中药材粉末或纵横切面置紫外灯下观察

    1.麻黄:药材纵剖面边缘显亮白色荧光,中心显亮棕色荧光。粉末或药材表面显亮棕色荧光。

    2.牛蒡子:粉末显绿色荧光。

    3.黄柏:药材断面显亮黄色荧光。

    4.地骨皮:外表呈棕黄色,常散有金黄色斑;断面木栓层呈棕色,韧皮部呈淡蓝色荧光。

    5.沉香:颗粒部分显海天蓝色荧光,部分显灰绿色荧光。

    6.秦艽:横切面显黄白色或金黄色荧光。

    7.浙贝母:粉末显淡绿色荧光。

    8.麦冬:薄片显浅蓝色荧光。

    9.怀牛膝:饮片显黄白色荧光。

    10.川牛膝:饮片显淡蓝色荧光。

    11.黄连:饮片显金黄色荧光,木质部尤为显著。

    12.延胡索:切面或粉末显亮黄色荧光。

    二、中药材的水或醇浸出液点于滤纸上,直接或经化学处理后置紫外灯下观察

    1.马兜铃:乙醇浸出液滴于滤纸上,显黄绿色荧光。

    2.丹参:药材水提醇沉液点于滤纸上,显亮蓝灰色荧光。氨水熏20分钟,显淡亮蓝绿荧光。

    3.高良姜:药材95%乙醇浸泡液点于滤纸上,氨熏后显黄色,挥去氨后颜色变浅,喷以1%AICl3试液,置荧光灯下观察,显黄绿色荧光。

    4.白芷:水浸液点于滤纸上,显蓝色荧光。

    5.前胡:乙醇浸出液点于滤纸上,显淡天蓝色荧光;滴加15%NaOH试液后,荧光消失。

    6.三七:甲醇浸提液点于滤纸上,显淡蓝色荧光。

    7.葛根:甲醇浸提液点于滤纸,喷以1%AICI3乙醇溶液,显鲜黄绿色荧光。

    8.苦参:甲醇回流液点于滤纸上,喷以5%AICI3乙醇液,晾干,显黄绿色荧光。

    9.木瓜:水回流提取液点于滤纸上,喷以1%AICI3乙醇液,晾干,显蓝色荧光。

    10.关木通:75%乙醇回流液点于滤纸上,晾干,显天蓝色荧光。

    11.大黄:稀醇浸出液滴于滤纸上,滴加稀醇扩散后呈黄色至淡棕色环,置紫外灯下呈棕色至棕红色荧光。

    三、中药材的水或醇浸液直接置紫外灯下观察

    1.银柴胡:药材的无水乙醇浸提液呈亮蓝微紫色荧光。

    2.苏木:水浸液显黄绿色荧光。

    四、药材的水浸液或水煎液置日光下观察

    1.秦皮:水浸液可见碧蓝荧光。

    2.板蓝根:水煎液可见蓝色荧光。

    五、其他

    芦荟的水浸液与硼砂共热后置紫外灯下呈亮黄色荧光。(史亚芳)

更多中药材
  • 大家应该都吃过芥末这种东西吧,芥末除了可以做成酱以外,也是可以用来榨油的,也就是传说中的芥末油,很多人都喜欢芥末的味道,吃下去的时候,感觉神清气爽,当然也有很多朋友会被芥末呛的流眼泪,难以忍受,不过过后,也是非常难戒掉芥末,那么芥末籽是白芥......
  • 提到白芥子,可能大家都没有什么印象,平时都没怎么接触过,其实它是一种常见的中药,能治疗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疾病,比如肢体麻木,关节肿痛,湿痰流注等等;它还叫做辣菜子,在四川、安徽、河南、山东比较多;那么白芥子还有哪些不为人知的功效呢?白芥子外敷......
  • 有一种汤,是大众非常喜爱的养生汤,它是由紫苏子、莱菔子、白芥子三种中药熬制而成的,它们各自都有不同的功效,共同熬制成汤,功效更是可以增强;具有降气消食、温化痰饮之功的方剂,用于老人中虚喘嗽,痰壅气滞之症,这种汤就是三子养生汤;那紫苏子莱菔子......
  • 关节炎这种疾病在中老年人身上是常见病,当然有很多劳动力比较重的青年朋友们也出现了关节炎疾病,关节炎的种类有很多,类风湿性的关节炎就是高发的一种,无论是哪一种类型的关节炎,对于患者的伤害都比较大,也需要及时的进行治疗,那么到底白芥子与花椒的功......
  • 面瘫是最近这些年高发的疾病之一,尤其是在冬季,因为现在很多年轻人都不注意保暖,可能因为天气寒冷,或者是其他的原因就导致了面瘫的病发,面瘫的中医治疗办法还是非常多的,比如针灸就是其中的一种,另外中药材天南星也有治疗面瘫的效果,那么究竟天南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