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中药鉴定(四)-中药性状鉴定

    性状鉴定是按药用部位的形态进行鉴定,以及老药工的经验鉴定。

    药材中以植物类为最,其中又以种子植物为多,一般药用部根、根茎(根状茎、块茎、球茎、鳞茎)、叶、花、果实、种子、皮、木、茎藤及全草类。全草类可参照基原鉴定,其他各类则可根据器官形性进行观察。每种药材,往往都有其特别之处,先人已经总结出诸多经验,或观其形,或辨其色,或尝其味,或感其质,或兼而有之,言简而赅,传神易记,不失为最简捷、实效之法。性状鉴定主要根据形、色、气、味、表面特征、质地、断面、火烧、入水等特征。

    (1)形状

    不同的药材,往往有其独特的外形。如野山参“芦长碗密枣核芋,锦皮细纹珍珠须”;党参具“狮子盘头芦”;味连形如“鸡爪”,又有“过桥”;天麻之“鹦哥嘴”;防风根头如“蚯蚓头”;海马“马头蛇尾瓦楞身”;粉防己形似“猪大肠”等,皆取其形也。

    (2)颜色

    各种药材多有不同的颜色。如黄连、丹参、紫草、乌梅、青黛、白芷、红花、金银花、黑白丑,皆取其色也。

    (3)气味

    含挥发性物质的药材,多有特殊的香气。如阿魏、丁香、鱼腥草、败酱、鸡矢藤,皆有嗅之难忘之气。辛夷、甘草、五味子、苦参、盐附子,分别具辛、甘、酸、苦、咸五味,或兼而有之。

    (4)表面

    指药材的表面是否光滑或粗糙,有无皱纹、皮孔或毛茸等。如白头翁根头部的白毛(叶柄残基);羌活环节紧密似蚕;金毛狗脊表面密生金黄色毛茸;白芷有唇形皮孔等,都是重要的鉴别特征。

    (5)质地

    指药材的坚硬、松软、致密、粘性、粉性等特征。如南沙参因质地泡松而称为“泡沙参”;粉性强者如粉葛根、天花粉、山药;质坚硬者如穿山龙、郁金等。

    (6)断面

    药材有易折者,有不易折者。自然折断之断面,有粉性者,如山药;有纤维性者,如黄芪;有胶丝相连者,如杜仲;有平坦而粉性者,如牡丹皮。不易折断,或断面不平坦者,可用刀横切之而后观察,特别是切制之药材饮片,切面之特征显重要,并有许多经验鉴别传著于世。广防己之“车轮纹”,乌药、黄芪之“菊花心”,川牛膝之“筋脉点”,山柰之“缩皮突肉”,茅苍术之“朱砂点”等,都是形象的鉴别特征。

    (7)入水、火烧

    有些药材可通过简单的物理、化学方法加以鉴定。如西红花入水,可见橙黄色直线下降,并逐渐扩散,水被染成黄色;秦皮入水可显蓝色荧光;龙骨、天竺黄噬之粘舌;琥珀与帛摩擦可吸附纸屑;海金沙火烧可全部燃尽,并发出轻微的爆鸣声及火光;青黛微火的烧,有紫红色的烟雾等等。如上种种、既是老药工的宝贵经验,又蕴含着科学道理。

    此外,药材的产地、生活习性、生态环境,亦有助于鉴别。如潞党参、滇三七、川贝母、西红花、阳春砂、关苍术,皆叙其产地所出;冬虫夏草、夏枯草、半夏乃指其生活习性;车前草、雪莲花,可知其生态环境。

更多中药材
  • 我们知道中医治病是用药物的偏性来纠正我们体内的这个营养的偏性,假如这个人是个寒凉的体质,我们用温热的药啊,这是正常对应的。假如寒凉的体质用这个寒凉的药,这个药对身体都是有毒副作用,这个是不能用的。还有下面一句话呢,就是能不能长期服用,如果这......
  • 每到冬季手上掉皮的,脱皮的,还有一些人是春季啊,夏季啊,每个季节都有不同的特点,这是有季节性的,这个手上掉皮西医讲的原因比较多,像手癣,维生素缺乏呀,还有什么汗疱疹病毒引起的,这些都会导致我们手脱皮啊。我们中医上讲,一般是心脾有热,我们在临......
  • 白术配半夏,能增强补气健脾,燥湿化痰。白术配黄芪,能益气固表,健脾燥湿。白术配当归,能够健脾益气,养血安胎。白术配白芍,能够健脾燥湿,柔肝止泻。大家记住了吗?......
  • 白术是我们生活中很常见的一种药材,味苦、甘,性温,归脾胃经,具有补气健脾、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的功效。白术又分为生白术和炒白术之分,其炮制方法不同,侧重点有所不同。生白术偏于燥湿利水,一般适用于脾虚不能运化水湿所导致的痰饮水肿。而炒白术偏于补......
  • 一、孕妇,山楂有引起子宫收缩的作用,女性在怀孕期间使用过量山楂,容易造成流产的情况,所以孕妇最好不要吃。二、胃溃疡患者,山楂属于酸性食材,对于胃部不健康的患者,食用过多容易导致胃中的酸度增加,从而加重胃溃疡。三、气虚患者,消食药物都有耗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