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药用植物山药薯蓣色链隔孢褐斑病

    用植物山药薯蓣色链隔孢褐斑病

    症状

    又称灰斑病。主要为害叶片。叶斑出现在叶片两面,近圆形至不规则形,大小因寄主品种不同而异,一般2—2lmm,叶面中心灰白色至褐色,常有1—2黑褐色细线轮纹圈,有的四周具黄色至暗褐色水浸状晕圈,湿度大时病斑上生有灰黑色霉层。叶背色较浅。为害重。(图左)

    病原

    Phaeoramularia dioscorecae(E11i6et Martin)Deighton称薯蓣色链隔孢,异名Cercospoea dioscoreae E11is et Martinn称薯蓣尾孢,属半知菌亚门真菌。子实体生在叶的两面,子座生在表皮下,近球形,大小20—42.5μm,褐色;菌丝体内生,分生孢子梗3—22根簇生,浅青褐色,基部略宽,平滑,直立或稍曲,有时近端部具1曲膝状折点,孢痕疤明显,宽1.3—2.5μm,座落在陡细窄圆锥形顶部和折点处,横隔膜0—1个或不明显,大小8.8—37.5×4—5(μm),产孢细胞与分生孢子梗合生。分生孢子平滑,淡青黄 色,链生,圆柱形至倒棍棒状,直立或弯曲,顶部圆形或圆锥形,孢痕疤明显,基部倒圆锥形平截,脐明显,宽1.3—2.5μm,3—8个横隔膜,大小30—120×4—5.6(μm)。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病菌以菌丝体在病残体上越冬,翌年春季,温、湿度适宜时,分生孢子借气流传播,进行初侵染,后病部又产生分生孢子,进行再侵染。该病在河南郑州8—9月发生,严重的病斑布满叶面,致叶片干枯。

    防治方法

    (1)秋收后及时清洁田园,把病残体集中深埋或烧毁。(2)雨季到来时喷洒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36%甲基硫菌灵悬浮剂500倍液、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50%多·霉威(多茵灵加万霉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

更多中药材
  • 到了更年期的女性,一定要自己想开点儿,别总较真儿,保持心情舒畅。中医讲究一个情志,情绪不好是很伤血的,无论是心血还是肝血都受到一定影响,而血又用作濡养脏腑,同时脏腑的状态就决定了我们的情绪,所以总是情绪不好,会出现一个恶性循环。如果你总是特......
  • 一、气血虚,气血提供的动力不足,月经的时候气血下注冲任气血更虚,不足以供养头部,一般是经期或者经后头痛。另外伴有心悸气短,月经量少,舌淡质稀,舌淡苔薄等症状。二、阴虚阳亢,身体阴虚,经行则冲任阴血外泄,治肾阴更虚而肝阳旺,风阳上扰清窍引起头......
  • 一、肾气亏虚型,症状表现为经期或经后小腹隐痛喜按、月经量少、色淡质稀、头晕耳鸣、腰膝酸软、小便清肠、面色晦暗、舌淡苔薄、脉沉细。调理方法是:补肾填精,养血止痛。二、气血虚弱型,症状表现经期或者经后小腹隐痛喜按、月经量少、色淡质稀、神疲乏力、......
  • 第一种是月经频发,如果月经周期短于21天,我们称为月经频发。第二种情况是月经稀发,如果月经周期超过35天,甚至几个月才来一次月经,我们成为月经稀发。第三种情况是阴道不规则出血,阴道流血没有规律性,可能发生在两次月经之间,也可能沥沥拉拉毫无时......
  • 第一个湿热型,它的表现呢我们看脸上长痘,油光满面,便秘或大便糖稀,舌头红,或者是舌苔发黄,这调理我们需要疏肝利胆,清热祛湿啊。第二种情况是痰湿型的,它是临床表现来看就是易胖体质,痰湿型这个类型一看就是个胖人体质,同时伴有四肢沉重,习惯躺着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