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绞股蓝的栽培技术

    绞股蓝又名七叶胆、甘茶蔓,为芦科草质藤本植物,以全草入药,有抗癌、抗衰老、抗疲劳和增强人体免疫力等功效,主产于长江以南各地。

    绞股蓝野生于山地林下,沟旁或陡崖下土石缝内。喜阴湿,在含腐殖丰富、疏松而湿润的砂质壤土生长茂盛。烈日直射,植株生长缓慢,叶片易被灼伤。

    一、选地整地

    根据绞股蓝喜阴湿的特点,栽培地点的选择以山地为宜。平地虽可栽培,但需有一定荫蔽条件,经常浇水,保持土壤湿润。大山地选择中,以阴坡阴湿地,林下或常流水的水沟旁。种植地确定后,进行冬翻全垦后耙平起畦,因地制宜的施入有机肥作基肥。

    二、繁殖方法

    1.种子繁殖:9~10月采集成熟果实,晒干后去除果皮,放阴凉通风处保存。次年3~4月播种。在大田整地后,按株行距25×25cm来播放2粒种子,覆土1~1.5cm。播后保持土壤湿润,一般15~20天即可出苗。

    2.扦插繁殖:用土上的藤茎,去掉叶子,按15cm左右长截段。在整好的土地上,按行株距25×25cm将插穗插入,压土、浇水。在6月份扦插苗,当年可少量结实,第二年后才正常结实。亦可扦插育苗,将插穗插入沙床,15天后长出新根即可转栽定植。大面积栽培,多用此法。

    三、田间管理

    1.施肥:苗长6~10cm时,追施腐熟人粪尿一次。孕蕾前,追施农家肥或复合肥。因绞股蓝是喜肥植物,有条件的地方可多追1~2次肥。在多次追肥前结合中耕除草工作。

    2.灌溉、荫敝:绞股蓝为喜湿、耐阴植物,生长期间严重干旱和曝晒时,全株叶片逐渐变黄脱落。若种植在无荫蔽条件的环境下,需搭荫棚,荫蔽度宜在50%左右。并同时注意灌溉工作,使土壤经常保持湿润,以利植株正常生长发育。

    四、收获加工

    一般在秋季进行采收。在气候温暖的亚热带地区一年可采收两次,即8月和12月。因绞股蓝是多年生藤质草本,在每次收获时,将地上部分离根部3~5cm处割断,以利植株继续生长,割后松土追肥可连年收茯。然后洗净、阴干或晒干(阴干质量最好)。

更多中药材
  • 苏辉  安徽省亳州市观堂镇苏氏中医诊所陈某,女,34岁。2011年7月8日初诊。慢性肠炎病史1年余。曾用西药止泻剂、柳氮磺胺等药,泻止,但停药后3天症状如前。刻诊:肠鸣辘辘,泻如骛溏,日7~8次,便时腹部隐痛不休,食冷物或外受寒冷加重,伴纳......
  • 张红光 张微微 河南省汤阴县伏道乡西水磨湾村张国兴诊所“脑血管疾病”在中医上属“中风病”范畴,其本病发生的病因主要以内因为主,内虚为本,加以七情、饮食、劳倦等因素,以致肝风、肝火內动,或痰湿、瘀血内阻而发病。对于症见“半身不遂,言语不利,口......
  • 新生儿败血症是指病原体侵入婴儿血液循环,并在其中生长繁殖,产生毒素而造成全身感染性疾病,本病病死率高,合并症多,是严重危害新生儿健康的疾病。早产儿、男孩、胎膜早破>24小时、母产时发热、羊水有腐败恶臭味的婴儿发病率高。病因病机内因多与新生婴......
  • 吕波 黑龙江省中医研究院张某,男,47岁。阴囊潮湿反复数年,春夏较重,秋冬较轻,内裤每日一换,但阴囊潮湿依旧,食纳不佳,体胖腹大,平素喜饮酒,舌体胖大,苔黄白,舌根腻,脉滑。中医辨证:湿热下注。处方:萆薢20克,黄柏15克,苍术15克,石菖......
  • 毛进军 河南省驻马店市第四人民医院中医自古流传一句话:“中医的不传之秘在于药量”,就是说中医治病,在辨证准确的前提下,必须药量轻重适宜,才能取得良好的疗效。笔者认为,这里所说的“药量”,不仅仅是指方剂中药物的剂量,更重要的是指药量间的配伍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