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奶癣

    奶癣,是指婴儿面部湿疹,是一种以反复发作的、具有瘙痒性、对称性、多形性的皮肤损伤为特征的皮肤病。亦可发生于身体的其它部位,临床分为急性、慢性两种。

    奶癣多由胎中受毒,生后受风,风湿容于肌肤蕴结而成。急性者多由风湿热之邪所致;慢性者多因病久血虚,肌肤失其濡养所致。急性奶癣,起病急剧,皮肤很快出现红斑、丘疹、水疱、搔破后流粘液,滋水淋漓,苔黄腻,指纹红紫。慢性奶癣,局部表现与急性奶癣相似,但病程长,数月或数年不愈,故皮肤多变厚粗糙,呈暗红色或灰色,搔破后亦可引起红肿糜烂,但边缘清楚,呈局部性奇痒,尤以夜晚为甚,舌质红、苔白腻,指纹红暗。取督脉、手阳明、足太阳、足太阴经穴,用泻法。

    穴位:大椎、风门、曲池、血海

更多中药材
  • 急性脊髓炎又称急性横贯性脊髓炎,是非特异性炎症引起脊髓白质脱髓鞘病变或坏死,导致急性横贯性脊髓损害。多发生在感染之后,炎症常累及几个脊髓节段的灰白质及其周围的脊膜,并以胸髓最易受侵。本病有三大临床特点:病损水平以下的肢体瘫痪;传导束性感觉障......
  • 王金亮 山西省平遥县中医院刘某,女,32岁。2009年7月9日初诊。半月来,经常恶心,吐涎沫,经医院诊断为神经性呕吐,服中西药未果。观其精神萎顿,面黄,就诊中干呕连连。舌淡,苔白,六脉沉细。治以温中和胃,降逆止呕。立方半夏干姜散:半夏10克......
  • 庞国明 河南省开封市中医院膏方制备,“开路药”已服,脾胃功能得调,即可服用膏方。服膏调养当要遵医服用,如果医嘱不详、服法不当,膏方的疗效也会大打折扣。服用膏方时要注意以下几点。服膏季节 一般来说,服用膏方多在冬至即“一九”开始,至“九九”结......
  • “邹润安论柴胡”作者为四川自贡怡康中医诊所王昆文。《本经》谓柴胡“味苦,平,主心腹,去肠胃中积气、饮食积聚,寒热邪气,推陈出新”。在《伤寒杂病论》中,组成含柴胡的经方共9个,而且至今仍是临床常用方,其中最著名的有大、小柴胡汤,四逆散,鳖甲煎......
  • 急性肝功能衰竭系由多种原因引起的急性大量肝细胞坏死,或肝细胞内细胞器严重功能障碍,致短期内进展至肝性脑病的一种综合征。病情凶险,发病后12~24小时发生黄疸,2~4天后昏迷,并有出血倾向,见于暴发性病毒性肝炎、对乙酰氨基酚中毒、氟烷麻醉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