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中医药大事记60-75年

    1962年10月 中央同意卫生部党组“关于改进祖国医学遗产的研究和继承工作的意见”,这些意见是:①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祖国医学遗产。②祖国医学遗产的继承问题。要办好中医学院,继续提倡中医带徒弟。③应避免不加选择地滥用中西医综合疗法。④百家争鸣,继续加强中西医团结。12月 卫生部修订六年制专业教学计划,培养目标是具有社会主义觉悟,体魄健全,系统掌握中医学理论和医疗技术并有现代医学一般知识的中医师,业务课程共开设24门,医古文、中国医学史、医经(包括内经和难经)、中药学、中医诊断学、方剂学、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针灸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及伤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中医眼科学与喉科学、各家学说(气功疗法与推拿疗法可作为专题讲座和选修课)以及西医的医用化学、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寄生虫与微生物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内科学与外科学。--------------------------------------------------------------------------------1963年9月 卫生部提出当前中医工作中若干问题的意见,其要点为:①继续组织西医学习中医。②切实加强中医研究基地和充实研究队伍。③认真做好继承名老中医(包括民族医)学术经验的工作。④积极带好中医学徒。--------------------------------------------------------------------------------1965年5月 国家科委中医中药专业组成立,标志着中医药研究和事业发展已进一步纳入国家科学技术研究和规划的正常轨道。国家科委副主席于光远在会上谈到中医中药研究工作的方针方法问题时说,中西医结合大体有四种形式。①在临床用现代科学的方法进行检查诊断,按中医传统的理法方药进行辨证论治,中西医共同观察疗效,做好记录,积累数据,最后进行科学分析总结。②在临床研究过程中,采用中西两套技术,西药和中药一起使用。③医学体系思想有些融合,西医学会了运用中医的理法方药,中医学会用现代科学方法来思考问题,使疗效比单用中医或西医疗法有显著提高,在医学理论方面也有新的发展。④在中西医结合的基础上创造更高更新的医药学派。这四种形式,一层比一层高,一层比一层深,现在是第一种最大量,第三种是刚露苗头。中医中药组成立后的二项重要工作就是组织对中医中药研究成果的鉴定、推广或宣传。--------------------------------------------------------------------------------1966-1975年 这是“文化大革命”的十年,也是内乱的十年,像其它事业一样,中医中药事业遭到严重的破坏,受到严重摧残,造成中医中药日趋衰落,中医队伍后继乏人,中医药从业人员人数减少三分之一,全国中医医院从1960年的330所减少到129所,中医学院由21所减少到11所。--------------------------------------------------------------------------------1966年5月 中央批转卫生部党组《关于全国西医学习中医经验交流座谈会情况的报告》。中央指出,自1958年11月中央对卫生部组织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班总结报告指示发布后,中医工作有了很大的进展,但是继承发扬祖国医学,创立我国独特的医药学派,任务还很艰巨,必须继续进行不懈的努力。--------------------------------------------------------------------------------1970年10月 全国中草药和新医疗法成就展览会在北京举行。11月 全国中西医结合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1971年2月 周恩来总理接见全国中西医结合工作代表和全国中草药和新医疗法展览会工作人员并讲了话。要求“以五年为一期,通过几个五年的实践,使中西医相互结合,共同提高,逐步达到融汇贯通,实现毛主席指示的创造中国统一的新医学新药学的伟大理想”。7月《人民日报》公布针刺麻醉获得成功的消息。--------------------------------------------------------------------------------1972年11月 甘肃武威旱滩坡汉墓出土大批医药简牍。--------------------------------------------------------------------------------1973年1973年底至1974年初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简帛医书14种,这对我国开展医史及考古研究具有重要价值。--------------------------------------------------------------------------------1974年10月《人民日报》公布我国发掘的古代中药麻醉应用取得成果。

更多中药材
  • 苏辉  安徽省亳州市观堂镇苏氏中医诊所陈某,女,34岁。2011年7月8日初诊。慢性肠炎病史1年余。曾用西药止泻剂、柳氮磺胺等药,泻止,但停药后3天症状如前。刻诊:肠鸣辘辘,泻如骛溏,日7~8次,便时腹部隐痛不休,食冷物或外受寒冷加重,伴纳......
  • 张红光 张微微 河南省汤阴县伏道乡西水磨湾村张国兴诊所“脑血管疾病”在中医上属“中风病”范畴,其本病发生的病因主要以内因为主,内虚为本,加以七情、饮食、劳倦等因素,以致肝风、肝火內动,或痰湿、瘀血内阻而发病。对于症见“半身不遂,言语不利,口......
  • 新生儿败血症是指病原体侵入婴儿血液循环,并在其中生长繁殖,产生毒素而造成全身感染性疾病,本病病死率高,合并症多,是严重危害新生儿健康的疾病。早产儿、男孩、胎膜早破>24小时、母产时发热、羊水有腐败恶臭味的婴儿发病率高。病因病机内因多与新生婴......
  • 吕波 黑龙江省中医研究院张某,男,47岁。阴囊潮湿反复数年,春夏较重,秋冬较轻,内裤每日一换,但阴囊潮湿依旧,食纳不佳,体胖腹大,平素喜饮酒,舌体胖大,苔黄白,舌根腻,脉滑。中医辨证:湿热下注。处方:萆薢20克,黄柏15克,苍术15克,石菖......
  • 毛进军 河南省驻马店市第四人民医院中医自古流传一句话:“中医的不传之秘在于药量”,就是说中医治病,在辨证准确的前提下,必须药量轻重适宜,才能取得良好的疗效。笔者认为,这里所说的“药量”,不仅仅是指方剂中药物的剂量,更重要的是指药量间的配伍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