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卵巢癌古中医认识

    卵巢癌的中医文献记载:

    卵巢癌在传统医学中称谓不一,中医属症瘕、肠蕈、腹痛等范畴。

    传统中医学对卵巢癌的认识,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前的经典医籍《黄帝内经》《灵枢·水胀》篇载有:“寒气客于肠外,与卫气相博,气不得营,因有所系,癖而内著,恶气乃起,息肉乃生。其始生也,大如鸡卵,稍以益大,至其成,如怀子之状,久者离岁,按之则坚,推之则移,月事以时下,此其候也。”这描述与卵巢肿瘤相类似。对卵巢癌的治疗,传统医学根据《内经》:“结者散之,留者攻之”的治疗大法与辨证施治的原则,采用以内服药物为主,兼以外治、药膳、单验方等疗法。

    卵巢癌的成因:

    对于本病之成因,历代医学均有论述。综合之,本病的发病因素虽有诸多方面,但其主要病机在于寒凝、气滞、血瘀。盖寒为阴邪,其性凝滞,侵袭机体易致遏阻阳气之升发,气血之运行。妇人在经前或经期,或产后,由于感受风寒,或过食生冷,或因素体阳虚,寒从内生,而致寒客于胞宫经脉,阻滞气血运行,遂致瘀积胞官,日久形成症瘕。又因气为血帅,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由于情志不畅或抑郁,或烦怒伤胆,或思虑过度,而致气滞血瘀,瘀血凝滞于胞脉之中,渐成斯疾。

    卵巢癌中医治疗原则:

    卵巢肿瘤属中医“症瘕”范畴,对此病的治疗,早在《内经》中已提出:“坚者削之,结苦散之,留者攻之,滞者导之”的原则,主要以攻邪为治。但卵巢肿瘤的发生发展是一个正虚邪实的过程,故《医宗金鉴·妇科心法要诀》曰:“凡治诸症瘕,宜选审身形之壮弱,病势之缓急而治之,如人虚,则气血衰弱,不任攻伐,病势虽盛,当先扶正气,而后治其病;若形证俱实,宜先攻其病也。”《医学心悟·积聚篇》则进一步详细记载了分阶段进行论治:“治积聚者,当按初中末之三法焉,邪气初客,积聚未坚,宜直消之,而后和之。若积聚日久,邪盛正虚,法从中治,须以补泻相兼为用。块消及半,使以末治,即住攻击之药,但和中养胃,导达经脉,俾荣卫流通,而块自消矣。更有虚人患积者,必先补其虚,理其脾,增其饮食,然后用药攻其积,斯为善治,此先补后攻之法。”这些治疗的基本原则,至今仍为临床所沿用。同时近代医家在大量的临床实践中,又不断开拓、增添新的具体内容,如活血化瘀、清热解毒、温通经脉等,使中医药卵巢肿瘤的治法更趋完善。

    现代医学对卵巢癌的流行病调查:

    卵巢癌是指发生于卵巢表面体腔上肢和其下方卵巢间质的恶性肿瘤。其发病年龄是妇科肿瘤中最宽的,可以发生在妇女一生中的任何时期。由于卵巢肿瘤深藏于盆腔,患病初期很少有症状,以至确诊时60%~70%的卵巢恶性肿瘤已属晚期。近20年来卵巢癌的5年生存率仍徘徊在较低水平(20%~30%)。有资料表明,卵巢恶性肿瘤的发病率仍不断上升,国际抗癌联盟(UICC)统计1985年年龄校正死亡率以丹麦最高,达9。78/10万;希腊最低,为2.59/10万。经统计,在1955~1985年间,日本和美国因肿瘤致死的人群中,卵巢癌呈不断上升的倾向。据报道,中国1988年卵巢恶性肿瘤的发病率为5.37/10万。

更多中药材
  • 随着现在我国人口结构的不断变化,我国的国家政策也在鼓励很多妇女生育二胎。很多的高龄妇女的生育二胎过后,都会选择给宝宝喂一些益母草来保证他们的体内营养素。但是现在的很多健康网站都在警示广大妇女在哺乳期的时候,对于益母草的食用一定要比较谨慎,那......
  • 男人肾虚是很常见的,会因为工作劳累压力很大导致,平时不注意保养的话,是最容易出现肾虚的,有的男士会经常吃六味地黄丸来补养肾脏,不知道六味地黄丸补肾阳虚吗,有没有什么好的功效呢,有的男士不建议吃六味地黄丸来补养肾脏,有的人说是可以的,到底能不......
  • 妇科疾病是我们生活中发病率极高的一种,但是对女性身体伤害是非常大的,其中有很多女性出现妇科疾病总是不好意思到医院进行检查和治疗,就会自己盲目的使用一些药物来进行缓解,有很多女性在下身出现瘙痒等现象的时候用碳酸氢钠注射液来清洗下身,有的时候不......
  • 大家都应该知道,党参是一种非常珍贵有用的中药材。大家也应该都有见过党参,党参的颜色和模样都是不非常的好看的,但是营养价值却不是一般的高的。党参的种类有非常的多种,单单中国就有了三十九种党参。现在有很多人把党参拿去泡水喝,这种做法是不是正确的......
  • 我们眼睛之所以会长出黑眼圈,主要是因为平时经常熬夜,或者是平时情绪不稳定,亦或者是眼睛过于疲劳,另外,岁数大了之后,眼部周围皮肤逐渐衰老,静脉血管里面的血液流速放缓,最后也会使得眼睛出现黑眼圈。当眼睛有黑眼圈之后,往往预示着身体循环代谢放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