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滑寿针灸效如神,辑《发挥》释经训古

    针灸之法,能疗各种疾病,尤以取效神速,而用于急症的救治。其医理肇始于《内经》,《难经》。浙江医家,对其研究颇深,或发扬针法、或阐释理论、或探索新穴,可谓人才辈出也。

    滑寿,字伯仁,亦字伯本,号樱宁生。生于元代大德八年,卒于明代洪武十九年(公元1304~1386年),享年83岁。祖籍河南,世为襄城望族。元初,祖父官江南,乃客仪真。寿,习儒书于韩洗,能日记千言,善音律,工诗文。京口有王居中者,医名极盛,寿从之游。先授《素问》《难经》,既卒业,乃请曰:“《素问》详矣,独书多错简,愚将分脏象、经度等十二类,抄而读之。《难经》又本《素问》《灵枢》,其曰营卫、脏腑与夫经络、俞穴,辨之博矣,而缺误亦多,愚将本其义旨,注而读之。何如?”居中跃然曰:“甚矣!子之善学者也,速为之。”寿则昼夜研究,参会仲景、守真、明之诸家,会而通之。更求针法于东平高洞阳,尽得其开合流注、方园补泻之法。并训《素》《灵》之字义,释其名物,疏其本旨,正其句读,厘为三卷,名曰《十四经发挥》。是书也,图章训释,纲举目张,足以为学者出入之响导,医家之司南。

    滑寿,入籍于浙江,初居鄞县,后徙余姚(今余姚市)。以其深厚的学术根底,敏捷的思维方法,行医于当地,真是“青囊药有神,所治靡勿瘳”,尝治一妇人,怀麟九月,病滞下,日五、七十行,后重下迫,寿以消滞导气丸药下之,补足三里,病愈而孕无伤,此《内经》“有故无殒”也。

    据考,滑氏著述甚丰,计有:《读素问钞》三卷,《难经本义》二卷,《十四经发挥》三卷,《本草韵合》、《伤寒例钞》三卷,《诊家枢要》一卷,《滑氏脉诀》、《脉理存真》、《樱宁生要方》、《医学引彀》、《樱宁生补泻心要》各一卷,《医学蠢事书》五卷,《滑氏方脉》、《滑氏医韵》、《麻诊全书》四卷,《痔瘘篇》、《滑伯仁正人明堂图》等十七种之多。

更多中药材
  • 胡颓子叶的叶片跟万年青尤为相似,不知道大家平时有没有注意到过这种植物呢,也许你不知道它叫什么名字,但你肯定见过,胡颓子叶,为胡颓子科植物胡颓子的叶片,全年均可采,鲜用或晒干,叶呈椭圆形或长圆形,先端钝尖,基部圆形,全缘或微波状缘,革质,上表......
  • 任何事物都有其另一个解释名词,就像人一样,有大名也有小名,胡颓子叶也不例外,它也有着另一个名字,胡颓子叶是什么呢?胡颓子为大型常绿灌木,株高可达4m,通常具刺,胡颓子的花着生在叶腋间,每腋生—3朵,花期9—11月,来年5月份果实成熟,果熟后......
  • 女人在哺乳期间,用药,选药时会很小心,那么,哺乳期能用华山参滴丸吗?小编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当哺乳期妇女用药的时候,往往只着重考虑药物是否影响乳汁分泌,很少考虑药物对婴儿的影响,或者根本不知道哪些药物对婴儿有影响。事实上很多药物可随母亲乳汁......
  • 皂角刺,俗称为皂角针,是皂荚树表面的棘刺。皂角刺是一种应用非常普遍的中药,性温,皂角刺的功效和作用是具有排毒和祛除淤肿的作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皮肤脓肿,此外皂角刺还有很好的抗癌和抑制癌细胞活性的作用。【小便淋闭】皂角刺9克,金钱草、车前草......
  • 婆罗门皂荚是一种大家很熟悉的药材,有着不同寻常的作用和功效,在很多疾病中是治愈的关键,下面让大家一起深入的对婆罗门皂荚进行更多的解读吧!【别名】 忽野檐默、阿梨去伐、波斯皂荚(《酉阳杂俎》),阿勒勃(《本草拾遗》),清泻山扁豆(《国药的药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