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草木传》作者考辨”质疑

    《草木传》一名“药性梆子腔”,是以戏曲讲述中医药知识的古代科普文学作品。剧本大约形成于梆子戏盛行的清代中叶或稍后.作者是谁尚无确论。近读“《草木传》作者考辨”,断定此剧本出于蒲松龄之手,就此想谈谈不同看法。

    一、就笔者所知,与《草木传》相类的剧目尚有《本草记》、《药会图》、《草木春秋》、《群英会》等四种。《群英会》(以下简称《群》剧)为道光十四年抄本,现为笔者收藏。与《草木传》(以下简称《草》剧)详加对照,《群》剧八场中,与《草》剧情节大致相同的有五场,两剧雷同之处甚多。如第一场甘草的道白,《群》剧:“老汉居住山西汾州府平和村,姓甘名草。”《草》剧为:“老汉姓甘名草,字元老,山西汾州府平和村人氏。”第二场密陀僧的坐场诗为:“浪荡密陀僧,熬膏治疮疔,酒肉结朋友,相与皆医生,”两剧几无差异。似此,还可举出许多,乃知两剧确有共同的渊源;再参以路大荒氏的有关叙述,我们认为,这五个剧目大抵同出一源,由于流传空间不同而形成差异。五个剧目除《草》剧外均未署名,这也是路大荒氏将其收入《蒲松龄集》附录的原因。《考辨》仅凭流传于淄博一带个别抄本的署名断定《草》剧为蒲松龄所作,证据显然是不充分的。

    二、《考辨》的一个“重要资证”是现存抄本有一篇序言题日:“柳泉先生手著南轩于次客碧’。《考辨》对此有两点解释:

    第一,“历史上的南轩(山东)系明朝人,清·康熙以后南轩无考”。

    第二,“《草木传》为柳泉先生手著,‘南轩于次客碧’书成”,并认为“这里‘于’是介词,‘次’系顺序量词,‘南轩’为地点,’客碧’作待客的挥毫雅处”。同时还写道:“据查有关资料,蒲松龄一生居住之处,确无‘南轩’之载”,“传抄本序言所日‘南轩’,指赵执信书匾‘磊轩’之室舍而言。两种解释有一个共同之处,说是都说明《草木传》为蒲松龄所著”。我们不禁要问:既然“历史上的南轩系明朝人”,那么此人的序言和题记如何能证明“柳泉先生”即清朝的蒲松龄?如果“南轩”为地点,“客碧”为“挥毫雅处”,而“次”为“顺序量词”,则此语写作“柳泉先生手著于南轩,次客碧”似更合理,却为何要强作倒序呢?如果作序人不是蒲松龄本人,有谁会跑到蒲氏书斋肆意挥毫?从题记看,“南轩”无疑是人物名号;弄清此人的情况对判断题记的意义和价值是至关重要的.这正是《考辨》的一大缺憾。

    第三,蒲氏生前尚有《婚嫁全书》、《帝京景物略》、《齐民要术》、《观象玩占》等杂著.蒲氏墓表碑阴上均未记载,故《考辨》认为“当时未被列入墓表而长期流传民间的蒲氏杂著、戏作在所难免”。我们认为上述杂著大多为蒲氏之前即已流传.蒲氏不过尽编辑选录之功,算作蒲氏著作未免牵强;《草》剧与《聊斋志异》同属文艺创作,如果真出自蒲氏之手,墓表不收是没有道理的。又况张元撰写《柳泉蒲先生墓表》为雍正三年.距蒲氏去世仅十一年,自认为“知先生之深”的张元是断不会有此疏忽的。

    《草木传》、《群英会》等剧本的发现,不仅丰富了戏曲研究和古代科普文学研究的内容,而且向我们展示了清代医药知识普及教育的生动教材,是一份很有价值的遗产。我们期待《考辨》作者洪流同志能取得更多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洪流.山东中医学院学报.1992;16(6):46.

    [2]路大荒·蒲松龄集·新一版·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1828.

    山西中医学院(太原,030024) 贾治中 杨燕飞

更多中药材
  • 月经量多舌淡,质稀为气虚,常伴有身疲体倦,气短懒言,面色苍白等症状。调理上需要补气身体,固冲止血。量多,色深红,质粘稠,多出血热,这类人呢,容易口渴,喜欢喝冷饮,还伴有心烦多梦的症状。调理上可以清热凉血,固冲止血。如果是量多,色紫暗,质稠有......
  • 首先是脸色发黄,由于体内的气血不足,营养物质供应不够,而代谢废物又不能及时排出导致堆积体内,就会出现脸上没有血色,皮肤差,长斑长痘的情况。第二是手脚感觉冰凉。血液是人体热量的一种传播方式,而手脚位于身体最末端,如果气血不足,就会导致气血无法......
  • 更年期的女性大部分都有一个通病,就是失眠,晚上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要么就是整个晚上突然惊醒好几次,心慌、出汗,特别累,是因为肝肾阴虚的人,体内阴阳不衡,肝阳上亢出现的内热,从而导致的虚热内扰,心悸失眠的情况。所以针对这种更年期阴虚导致的......
  • 到了更年期的女性,一定要自己想开点儿,别总较真儿,保持心情舒畅。中医讲究一个情志,情绪不好是很伤血的,无论是心血还是肝血都受到一定影响,而血又用作濡养脏腑,同时脏腑的状态就决定了我们的情绪,所以总是情绪不好,会出现一个恶性循环。如果你总是特......
  • 一、气血虚,气血提供的动力不足,月经的时候气血下注冲任气血更虚,不足以供养头部,一般是经期或者经后头痛。另外伴有心悸气短,月经量少,舌淡质稀,舌淡苔薄等症状。二、阴虚阳亢,身体阴虚,经行则冲任阴血外泄,治肾阴更虚而肝阳旺,风阳上扰清窍引起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