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脂瘤

    脂瘤

    脂瘤是以皮肤间出现圆形质软的肿块,溃破后可见粉渣样物溢出为主要表现的肿瘤性疾病。又称粉瘤。《外科真诠·瘿瘤》云:“先用线针于瘤头上针一分深。用手捻之,若是白浆便是粉瘤。”相当于西医的皮脂腺囊肿。

    [病因病机]

    由于腠理津液滞聚,湿痰凝结所致。

    [诊断]

    好发于头面部、胸背部、臀部等处。肿块位于皮肤浅层内,呈半球状隆起,小者如豆粒,大者如柑橘,边界清楚,质地坚实,或有囊性感,张力较大,与皮肤粘连,不易分开,可以推动。在肿块表面皮肤常可见针头大开口,略带黑色,挤之有白色分泌物溢出,且有臭气。肿块生长缓慢,一般无自觉症状。但继发感染时则红、肿、热、痛,甚或形成脓肿,破溃后可自愈或形成瘘管。

    [鉴别诊断]

    肉瘤瘤为单个或多个,瘤体大小不一,质地柔软如棉,按之可以压扁,推之可以移动,与皮下无粘连,无囊性感,张力较小,表面无黑色小孔。

    [辨证论治]

    一、内治法

    一般不需内治。

    二、外治法

    对已染毒但未酿脓的脂瘤,可用金黄膏或玉露膏外敷。已形成脓肿时,应切开引流,清除皮脂和脓液,再用棉球蘸少量升丹或七三丹或稀释后的白降丹塞入腔内,化去包囊,待囊壁蚀尽后再用生肌药收口,愈合后不易复发。

    [其他疗法]

    手术治疗最有效、最简单的方法是将脂瘤完整切除。

    [预防与调摄]

    1.平素避免摩擦挤压脂瘤,否则易染毒化脓。

    2.巳染毒的脂瘤患者,忌食辛辣刺激之品。

    [结语]

    脂瘤相当于皮脂腺囊肿。其特点是:皮肤间出现圆形质软的肿块,溃破后可见粉渣样物溢出。一般不需内治,而最有效、最简单的治疗方法是将脂瘤完整切除。

更多中药材
  • 胃癌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消化道肿瘤,据相关资料统计,在全球范围内胃癌的发病率列居第四,而我国更是全球胃癌的高发区,胃癌致死率在全球排列第一。胃癌目前仍是因肿瘤死亡的第二大原因。迄今为止,手术切除仍然是治疗胃癌的最重要手段,但多数病人确诊时已处于......
  • 任何年龄的人都可能患癌症,只是随着人年龄增长愈易患癌。一般40岁以上最容易患癌。专家指出这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其一,发生癌症之前存在一个时间较大的潜伏期。致癌因素作用于人体后,并不是马上就会发病,往往要经过15-30年的致癌潜伏期。一般为2......
  • 大部份胃癌病人手术切除后仍可继续享受正常生活,一般来说,饮食上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胃癌切除术后,使部分病人不能保持原有体重,由于创伤或不能正常进食,使体内蛋白质,脂肪等消耗,致使体重下降,还可发生一些维生素缺乏病及胃切除术后的并发症。在胃癌......
  • 中医辨证治疗胃癌的方法是什么,我国是胃癌大国,所以每年都会有数万人因为不同的因素而患上胃癌,又有数万人因治疗方法不当或者是治疗不及时走向死亡。专家说:因为患者年龄、病情、症状等各方面都有不同,所以患者患者不要盲目的用药治疗,一定要辩证施治。......
  • 胃癌是全球范围内恶性肿瘤的第二位死因,每年约80万人新发胃癌、75万人死于胃癌。亚洲地区的中国、日本、韩国发病人数最多,约占全球胃癌人数的3/4。胃癌是我国恶性肿瘤致死的首要原因,北方地区的发病率要高于南方。那么,胃癌是什么原因引起的?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