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药膳防流感

    用药膳调理可以对预防与治疗感冒起到良好的作用。流感是指感受风邪,以鼻塞、流涕、咳嗽、头痛、恶寒、发热为特征的常见病之一。

    中医认为,发生流感是由于气候突变,寒温失调以及疲劳过度,感受风寒或流行病毒,卫表不和,肺失宣肃所致。流感患者的饮食宜清淡、稀软,宜食玉米面粥、米汤、烂面、藕粉、杏仁粉、新鲜蔬菜和水果等。特别是冬季可饮生姜红糖茶微发汗,偏于气虚或气血虚者可选用人参莲肉汤、十全大补汤等药膳增强免疫力,提高抵抗力,能较好地预防感冒。下面是几则预防和治疗流感的药膳:

    姜葱鲩鱼

    原料:黑鲩鱼1条,约重1000克,葱、姜、蒜、料酒适量。制法:去鳞、鳃、肠脏,洗净,鱼身两侧用刀切口,放在盘中上屉蒸到八成熟时,调加黄酒、盐、味精适量,蒸熟,撒姜丝、葱丝、蒜末适量,再淋上烧到起烟的滚热香油即可。

    服法:佐餐服用。

    功效:黑鲩鱼益气滋肾、强壮补虚,葱、姜、蒜、黄酒发散解表、益气通阳、解表辟疫。感冒流行时节,佐餐食用本品有预防作用。

    桂枝葱白粥

    原料:桂枝10克,白芍10克,生姜10克,大枣15克,葱白30克,粳米60克,白糖15克。

    制法:将桂枝、白芍、生姜、大枣洗净,放入锅中加水适量,置武火上烧沸,继熬10至15分钟,滤渣取汁,放入淘净的粳米,熬成粥,加入洗净的葱白和白糖,混匀即成。

    服法:温服,覆被,取微汗。

    功效:发表解肌,调和营卫。适用于外感风寒,头痛发热,汗出,恶风,鼻鸣干呕,脉浮缓。

    鸭蛋清汤

    原料:鸭蛋清2个,葱白4段,饴糖50克。

    制法:将葱白及饴糖用清水200毫升煮一二沸,倒入盛鸭蛋清的碗中,搅匀即成。

    服法:分两次热服,3日为1疗程,忌食酸辣等刺激性食物。

    功效:养阴清热,用治感冒咳嗽、喑哑、咽喉肿痛等症。

    橄榄萝卜汤

    原料:橄榄5枚,白萝卜200克。制法:将白萝卜洗净切成小块,入砂锅中加水适量,同橄榄共煮半小时即成。

    服法:每日3次,每次50毫升。

    功效:清热解毒,用来辅治流行性感冒。

更多中药材
  • 痰湿体质发生多是由于各种原因而导致的脏腑功能失调,这种脏腑多则之于我们常说的肺,脾,肾和三焦了。这种情况下所见的临床表现多见于神疲、乏力、体重、头重如裹、舌体胖大,苔白厚腻。那么下面我就要给大家讲一讲常见的几种痰湿体质的问题了。那么哪几种呢......
  • 在临床上经常能见到这样的患者来描述自己,可怕冷了,同时大便还不成形,稍微吃点凉东西就出现了腹泻之症。这种情况下,这个患者还会告诉你,他可累了。你再仔细看看,患者面色无华,舌淡苔白,脉象可见沉缓之象,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我们今天跟大家分享一个......
  • 女, 35岁,自述脘腹胀满不适,食少纳差口淡,只有恶心的临床表现,自觉身体沉重。大便的情况呢,患者的描述是大便溏薄,再来就诊的时候再详细问了患者,除了有这样临床表现,我们看到的舌脉,舌苔白厚腻,脉是一个缓的,那这个病人是个什么样的问题呢?其......
  • 今天我们就跟大家来分享一首出自于《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的川芎茶调散。那么川芎茶调散主要解决的就是外感风邪,从我们这儿看的病因来说,它的病因很简单,就是风,当然我们也知道风多兼加的就是寒和湿,那么我们这个地方的病因其实最最主要的就是风邪了,所以......
  • 我之前接诊过一位这样的患者,男性, 49岁,体型肥胖,他的问题就是睡觉打呼噜特别响,并且已经十余年了,吵得身边人根本睡不着,到后来他开始是不是被呼噜憋住,甚至被自己的呼噜憋醒,到了第二天出现就是我们这儿提到的头晕乏力,患者还有记性不好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