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为何缺铁患者忌补铁过多

    得了缺铁性贫血 贫血应及时给予补铁,以消除贫血。但有的病家以为既然缺铁,就应该大量补铁,于是经常或长期服用各种各样的补血铁剂,结果事与愿违,由于补铁过多,却引发了另一种疾病——血色病。

    血色病是一种铁代谢紊乱性疾病。造成体内铁质吸收过多的原因很多,如遗传、肝硬化、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地中海贫血)、输血过多等。还有一种医学上称为饮食性血色病的,其发生原因与长期进食铁质丰富的食物及补铁药有关。

    正常人体内含铁量约35—60毫克/千克体重。一般铁的吸收与身体需要是平衡的。通常,人体摄入的铁只有10%为肠道吸收,人类能保存铁,却不能或仅能少量地排出体内过剩的铁。如果长期补铁过多,会使肠粘膜超负荷吸收过多的铁。过多的铁与蛋白结合成铁蛋白,逐渐释放入血液中去,并转运至全身,铁蛋白或含铁血黄素在人体器官的实质内沉积,形成含铁血黄素过多症。本病早期在面部、颈部、前臂、足背等暴露部位出现色素沉着,皮肤呈古铜色或棕灰色,发展到晚期则可相继发生肝硬化、关节痛、心肌病变及糖尿病等,严重的甚至危及生命。

    由此可知,预防饮食性血色病的关键在于不滥服铁剂或长期食用含铁过多的食物。一旦发生血色病,要尽快应用去铁敏治疗,同时加用维生素C,这样就能使体内过多的铁迅速由尿排出。

更多中药材
  • 冯某,女,43岁,2010年10月13日初诊。患者主诉平素怕冷,遇寒则咳,咳则遗尿,已达五六年之久,秋冬季节加重。数年来,屡次求医,中、西药物服用颇多,然疗效欠佳,因友人介绍,故来就诊。刻诊见舌淡胖,苔白微腻,脉沉迟无力,右尺尤甚。脉症合参......
  • 充血性心力衰竭或称心功能不全,由于心脏泵功能减退,致静脉瘀血,动脉血液灌注不足,心脏不能充分排出足够的血量满足机体代谢和发育的需要而表现的临床综合征。多为心肌病变或结构异常使心脏负荷加重而引起,如不及时治疗,往往导致死亡。小儿各年龄期均可发......
  • 魏文浩 魏斋 河北省保定市清苑县中医医院“诸寒之而热者取之阴,热之而寒者取之阳”,载于《素问·至真要大论》。“寒之而热者”,指用苦寒泄热法治热证,病不愈反见热者,是指肾阴(真阴)不足之虚热,而非有余之实热;“取之阴”即治宜滋其肾阴(肾之真水......
  • 杜昕 河北省中医院 袁红霞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黄文政教授,从事中医内科临床50年,尤擅长内科杂病。今总结其治疗一夜间烦热案如下。患者于某,年逾花甲。夜间烦热,不能成寐2月余。因丈夫新丧,昼夜悲闷,心......
  • 张英栋 山西省晋中市第三人民医院瞑眩,语出《尚书·说命》,曰“药不瞑眩,厥疾弗瘳”。瞑眩反应即疾病貌似加重的好转反应。瞑眩是一种疾病治疗或者自愈过程中的动象。动者属阳,相对于静止不动、处于相持状态的人体疾病状态来说,这是由阴转阳的佳兆。对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