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狼疮性肾炎

    概述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多系统、多器官损害的自身免疫性疾病。SLE的肾脏损害称为狼疮性肾炎(LN),发病率国外统计为50例/10万人,我国统计为70例/10万人。从病理检查发现SLE患者中肾脏受损为90%左右。其临床表现复杂,除有常见的皮疹、关节痛、发热、怕光、脱发及多器官或系统损害外,肾脏损害较为突出,表现为血尿、蛋白尿、水肿、高血压 高血压、肾功能损害。本病有热带地区、我国南方沿海地区发病率增高倾向,有青年女性(20-30岁)发病率高的特点(男:女=1:9)。由于SLE的病因尚未明确,故至今尚无特效治疗,及早诊断与治疗可改善本病的预后。近来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已有很大进展,预后有明显改观。例如,由于早期正确的诊断及妥善的治疗,狼疮肾炎5-10年的生存率由20%-40%提高到74.6-81.1%。

    临床表现

    1.全身症状:发热、皮疹、口腔粘膜溃疡;2.系统、器官损害:造血系统、中枢神经系统、肝、心及多发性浆膜炎;3.肾脏损害表现:血尿、水肿、蛋白尿、夜尿、高血压,晚期出现尿毒症的相应表现,见有关尿毒症章节。

    诊断依据

    1.SLE诊断,参照美国风湿病学会1982年修订的标准,11项中符合4项或以上者即可诊断。(附11项是:(1)蝶形红斑皮疹;(2)盘状红斑;(3)光敏感;(4)口腔溃疡;(5)多发性关节炎;(6)浆膜炎;(7)肾损害:蛋白尿、管形尿;(8)神经系统损害:癫痫或精神病;(9)血液系统病变:溶血性贫血 贫血,全血细胞减少;(10)免疫系统损害:LE细胞或抗DNA抗体或抗Sm抗体阳性及抗核抗体阳性。)2.肾损害明确,并可排除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如急、慢性肾炎等;或排除慢性活动性肝炎 肝炎、痛风、混合性结缔组织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

    治疗原则

    1.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2.应用免疫抑制药物;3.抗凝、抗血小板及纤溶治疗;4.综合控制病变措施(免疫调节剂、降压、全身淋巴结照射、中医中药);5.血浆置换与透析疗法;6.肾移植;

    用药原则

    1.早期可以口服激素为主加辅助药物。2.标准量激素无效可改用激素冲击疗法。3.标准量激素加硫唑嘌呤加雷公藤片。4.有感染者加用抗生素。5.血浆置换或透析疗法。6.肾移植。7.有条件者应当肾活检,在病理基础上指导用药。

    辅助检查

    1.对可疑病例检查专案以“A”为主;2.对疑难病例检查专案以“A”+“B”或再加“C”;3.对多器官系统功能损害伴功能不全者检查则以“A”+“B”+“C”。

    疗效评价

    1.治愈:症状体征消失,尿蛋白转阴,血沉、抗核抗体转阴,血补体C3正常3年以上。2.好转:症状体征基本控制,尿蛋白减少并稳定,肾功能基本正常。3.未愈:症状体征未改善,尿蛋白未能控制,肾功能减退或肾功能不全。

更多中药材
  • 它分三种吧,一种是溃疡性结肠炎,一种是克罗恩病,还有一种呢,肠镜经常打出这样的报告的,慢性结肠炎,结肠炎症改变,结肠表面不光滑啦,有充血,水肿啊,甚至有一点点渗血了,重的呢可能会有糜烂,这个就是结肠炎在肠镜下的表现。对于患者来讲呢,一般患者......
  • 就是这个湿啊,主要是从我们脾胃来的啊,因为中医讲究脾胃是来运化水湿的,脾胃的功能减弱啊,也就是脾胃气虚了,运化水湿的功能下降,就会导致这个水湿之气在人体内积聚,积聚以后成为这个湿邪,我们一般就叫做寒湿。湿邪呢分为寒湿,也分为这个湿热,就这两......
  • 在我们脾胃病科,就失眠患者其实非常之多,由于失眠导致我们的胃肠功能紊乱患者也特别多,这个失眠的症状包括我们胃肠功能紊乱的症状,包括胃胀啊或咽干,口部粘痰啊,胸闷呐,这些症状每一个人都不一样,这个是有很大区别的,所以说我们的中医就讲究辨证治疗......
  • 在我们脾胃病科有脾胃症状的病人比较多,也有许多患者有腰疼。到我们脾胃病科来看病的时候呢,他往往没有注意这个腰痛,我们在问诊的时候呢,就要注意,因为这个脾啊和肾呢,一个是先天之本,一个是后天之本。所以说这个腰痛啊,跟我们的胃痛,跟我们的胃胀,......
  • 我们在临床上呢,常见的问题归结一点就是两个字代谢。往往患者会说我现在消化不好,光吃不拉,或者说吃得多拉得少,大便就有点费劲了。这个费劲呢,并不是干燥,只是大便呢,便条变细啊。上厕所待的时间比较长,患者的心理上就感觉这事特别不正常,是否问题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