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夏日养生“四宜”

    夏日养生方法很多,些方法各有特点,适宜不同的人群。在此,笔者仅从中医学的角度,介绍夏日养生“四宜”——

    一宜养“阳”中医学认为,夏日属阳,阳气旺盛,正是大自然阴阳气化、阴消阳长之时,故为养阳的大好时机,对于平素体质阳虚者是如此。夏日养阳的招数其实很简单:一是要多晒太阳,尤其是早晨初升的太阳,以吸纳阳气精微(但上午10时至下午3时太阳猛烈时不宜晒,以防中暑);二是要早睡早起,顺应时辰,以利阴消阳长,并且巩固白天晒太阳的疗效。

    二宜养“长”中医学认为,一年四季中夏日主“长”(即“万物生长”和“生长发育”的“长”)。为此,不论是处于生长发育时期的青少年,身体各组织机能完全成熟并开始走下坡路的中年人,还是阅尽人间苍桑风烛残年的老年人,均应多吃各种富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多种维生素和多种微量元素的食物,并且多喝开水,以及适当补充植物纤维素,以满足身体所需。各年龄段补充营养应有所侧重,如青少年以优质蛋白质为主,中年人以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为主,老年人则应以钙剂和维生素D为主。

    三宜养“心”中医学认为,心主血脉,具有主管和推动血液在脉管中运行的功能。夏日属火,火通于心,火性为阳,阳主动。加上心为火脏,两火相遇,故易出现心悸、胸闷、胸痛、浮肿等心脏负担加重症状。故夏日养心一要保持心理平衡,得不喜,失不忧,以免劳心过度;二要劳逸结合,凡事尽力而为,不可对自己期望过高,做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事;三要适当运动,不可一味静养,滴汗不出,与“阳气主泄”相违背,导致“空调病”等夏日病,而应在防暑降温之余(最好在早晨6~8点和晚上7~9点)适当运动出些汗,并喝些淡盐水补充出汗丢失的盐份;四要放慢生活节奏,适当参加文娱活动如读书、看报、写字、画画、垂钓、唱歌和跳舞等,以使心情舒畅;五可在医生或药师的指导下适当吃一些养心的中草药,如麦冬、红枣、莲子、百合、茯苓、竹叶、远志和柏子仁等。

    四宜养“脾”中医学认为,夏日中的“疰夏”(农历六月,阳历七八月间)属五行“金、木、水、火、土”中的“土”,故是养脾的大好时机。为此,应多吃一些具有健脾作用的食物,如西瓜、苦瓜、冬瓜、苹果、葡萄、番茄、乌梅、紫菜、鸡蛋和咸鸭蛋等,和适当吃一些具有健脾作用的中药,如茯苓、淮山和白术等。此外,绿豆、扁豆、乌豆、黑豆、青豆、赤小豆、荷兰豆等豆类也有健脾作用。如出现头身困重、食欲不振、腹胀便溏、小便色黄、舌苔白腻、脉濡缓等脾脏气机受阻症状,则可用佩兰、荷叶和竹叶煎汤当茶饮,或用白豆、荷叶和薏苡仁煲粥喝。如疗效不显,则可在医生或药师的指导下口服藿香正气丸、香砂养胃丸等。

    文/陈金伟

更多中药材
  • 中暑是一种常见的夏季急性疾病,其特点是头晕、头痛、恶心呕吐,甚至突然昏倒。长期在高温下工作也会有类似的症状。中暑严重,体温大多在39℃以上,患者面色苍白,有昏厥等症状。如果发现中暑患者,应立即将患者移至阴凉通风的地方,解开衣扣,让患者喝一点......
  • 莲子百合瘦肉汤。功效:益气调中,补虚损,交心肾,安神,益智,清心。适应症:神经衰弱、心悸失眠、病后体弱等。莲子性甘、涩、平、入心、脾、肾经,能养心、益肾、补脾、涩肠;百合性甘、微苦、平、入心、肺经,具有润肺止咳、养阴清热、清心安神、益气调中......
  • 痔疮是人体直肠末端粘膜下和肛管皮肤下静脉丛发生扩张和屈曲所形成的柔软静脉团,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肛肠疾病,又名痔疮、痔核、痔病、痔疾等。任何年纪都可发病,但随着年纪增长,发病率逐渐增高。在我们国家,痔是最比较常见的肛肠疾病,素有“十男九痔”、“......
  • 组成:生地15克,山茱萸10克,旱莲12克,粉丹皮9克,泽泻10克,茯苓12克,猪苓15克,怀牛膝12克,桑寄生15克,白茅根30克,生益母草30克,黄芪30克,小叶石韦12克。功效:滋阴益肾,利湿清热,益气化瘀。主治:肾阴虚、水热互结、瘀......
  • 支气管哮喘(以下简称哮喘)是世界上最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之一。中国成人哮喘的发病率约为10%,儿童哮喘的发病率约为12%。近年来,它仍在逐渐增加。目前,许多患者对这种疾病了解不多。因此,世界卫生组织将每年5月的第一个星期二设立为世界哮喘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