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提示:新生小宝宝怕冷又怕热

    寒冬腊月出生的小宝宝,离开母体来到人间这个新环境中,对外界气温的变化是极为敏感的。温度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宝宝的安危,应引起年轻父母的高度重视!

    1.要命的新生儿皮脂硬化症:新生儿身体稚嫩,神经系统功能发育不完善,体温调节中枢功能较差。因体表面积相对较大,皮下脂肪层较薄,特别是早产儿体内棕色脂肪含量少,产热储备力不足,加上新生儿的脂肪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比成人低,容易发生凝固。如护理不当,受到长时间的寒冷刺激,体内热量就会大量散失。当体温降到35℃以下时,皮下脂肪组织就会发生凝固,皮肤变硬。这时患儿全身冰冷、体温不升、表情淡漠、嗜睡,小腿和大腿外侧、臀部、下腹部、胸背部、面颊部及上肢的皮肤发硬、光滑、冰冷,呈暗黄色或青紫色。用手触摸患儿皮肤,有年糕团样或硬橡皮样感觉。如果用手指按压皮肤有凹陷者,说明有水肿,则为“新生儿硬肿症”;不出现凹陷者为“新生儿皮脂硬化症”。这种病对新生儿威胁极大,死亡率达35%至50%,多数患儿可因并发肺炎、败血症、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或肺出血等病而夭折。对此预防的关键是防寒保暖,室内温度一般应保持在25℃以上,早产儿则不应低于30℃。此外,衣着要包裹好,还要注意喂养,补充热量及水分,增强孩子的抗寒能力。

    2.凶险的蒙被过暖引起窒息综合征:数九寒天,有人怕冻坏小宝宝,除了穿上新做的棉衣外,还用棉被盖得严严实实,身子底下铺上电热毯,再加热水袋保暖。殊不知,暖上加暖,极易引发新生儿蒙被过暖窒息综合征,使宝宝大汗淋漓,全身皮肤发烫,体温高达40℃以上,面色苍白或青紫,神志不清,两眼发直,四肢僵硬,反应迟钝或昏迷,病情严重的患儿常因继发内脏出血或颅内出血而死亡。蒙被过暖窒息综合征何以这样凶险呢?这是因为婴儿的代谢旺盛,能量需求相对比成人高,需要的水量比成人大,但对缺水缺氧的耐受性却比成人差。孩子和妈妈睡在一起,头部也常被蒙在被窝里边。当被窝内温度过高时,身体散热困难,为了调节体温,就以大量出汗来散热,严重者造成脱水,甚至循环衰竭,危及到各脏器的功能。此外,被窝里极易引起缺氧,时间久了,脑子因缺氧会迅速发生脑水肿,颅内压增高可引起抽搐,又加重了氧的消耗,造成恶性循环。脑细胞脱水加上缺氧,引起脑组织变性坏死、颅内或蛛网膜下腔出血或硬膜下腔积液等一系列病变,还会引起肺栓塞、消化道出血、肝坏死等。侥幸存活的患儿,因脑组织损害严重,会留下智力低下、运动障碍、聋哑、呆傻、癫痫、瘫痪等后遗症。一旦发现宝宝发生窒息综合征后,应急送医院抢救治疗。预防办法是,莫让宝宝过暖,更不可蒙在被窝里睡觉。

    在寒冷季节里,年轻父母一定要学会科学育儿,冷暖适宜,让宝宝安全地度过冬天。

更多中药材
  • 凡因某种原因使血糖下降至正常值以下,引起以交感神经兴奋和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为主要症状的一组临床表现,称为低血糖症。以饥饿感、脸色苍白、心悸脉速、冷汗、四肢麻木或震颤、恐惧感或精神错乱,甚则晕厥等为主要临床特征。本症严重时可致昏迷。临床一般......
  • 孙国印 孙君山 湖北省十堰市郑家沟社区卫生服务站龙某某,男,48岁。2004年4月15日初诊。过敏性鼻炎病史12年,诉突发性鼻痒,喷嚏,流鼻涕,伴嗅觉下降,乏力纳呆,头昏身重,腰腿酸疼,易外感,舌体胖大,色淡苔白腻,脉沉迟弱,常服抗过敏药、......
  • 王兵 中国中医科学院谭某某,女,62岁。2007年12月9日初诊。患者自述眼部水肿已有半年,偶有下肢肿,西医检查肝肾功能均为正常,眼睛经常流泪,夜间睡眠不实,梦多,白天嗜睡,睡醒则汗出,喜饮,素来脾气急躁。食可,大便偏干,小便正常。舌胖大而......
  •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糖尿病的一种严重急性并发症。当糖代谢紊乱发展至脂肪分解加速,血浆酮体浓度超过正常时形成酮症,当酮体积聚而发生代谢性酸中毒时临床上称为酮症酸中毒。以严重脱水、呼气有烂苹果味、酮症、血糖明显增高、后期昏迷为特点。多见于2型糖尿......
  • 蒋玉清 安徽省亳州市华佗中医院闫敏,女,35岁,2011年8月6日初诊。恶心呕吐8月余,饭后即吐,饮水也即吐,夜间从鼻中流水,量多。经中西医治疗无效。刻诊:饭后饮水即恶心呕吐,打嗝即吐,夜间鼻中流清水,消瘦,纳差,大便头干,日4~5次,尿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