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冬季别乱用药物止痒

    干燥的冬季,使人体皮脂分泌减少,皮肤很容易干燥、粗糙、脱屑、开裂。慢性湿疹、干裂型手癣、鱼鳞病等皮肤病,在秋冬季节症状会明显加重。像此类皮肤瘙痒或者皮肤过敏出现痒感的患者,经常会自行选用一些止痒的药物止痒。时要小心选药,不要用了“上瘾”药。

    陈先生一入冬,皮肤就会瘙痒起来。因为今年的瘙痒情况比较严重,他就自己买了各种止痒药水药膏涂抹。“刚开始特别见效,一涂上就很管用。后来发现只要不涂就痒得特别难忍,像依赖上一样。”这段时间,他尝试用热水洗澡等各种方法止痒,不仅没有起到好的效果,反倒让他觉得痒得似乎更严重了,经常皮肤会被他抓挠得出血道道。

    沈阳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有关负责人介绍说,像此类皮肤瘙痒或者皮肤过敏出现痒感的患者,经常会自行选用一些止痒的药物止痒。因为冬季皮肤干燥,不少患者还会出现皮肤脱屑现象,一些人就用洗热水澡的办法解决。

    其实,数人选择使用的止痒药膏都是激素类的产品,这些激素类产品涂抹使用后,马上就会发挥药效,控制住瘙痒症状。因此,这些人就会经常使用,造成对激素的长期依赖,一旦停止使用,就会反复出现皮肤干燥瘙痒、毛囊炎,甚至皮炎等不良反应,反而不能起到缓解皮肤瘙痒的作用。

    冬季皮肤病用药最好选择油性的,如软膏或“油包水”乳剂。皮肤病药物的剂型一般软膏、乳剂、酊剂、洗剂、擦剂等。其中,软膏多以凡士林、动物油等为基质,油性较强,可防水分蒸发。比如,慢性湿疹、神经性皮炎、皮肤瘙痒等患者,可根据病情需要适当使用。但软膏中的油脂不利于散热,如果皮肤有糜烂,不建议使用。“油包水”型乳剂则是用油和水,经乳化而成油性较软膏稍差,只有轻微的油腻感,适用于亚急性湿疹等。不过,不论什么剂型都要根据病症咨询医生后再使用,不要自行到药店随便购买,以免因用药不当,加重病情。

    所以,在气温偏低的季节若出现无明显症状的不明原因皮肤瘙痒,切勿用热水烫洗,也更不要滥用药物止痒,同时应戒酒,避免吃辣椒等刺激性大的食物,贴身内衣最好穿纯棉的。同时,要到医院治疗,请求医生指导用药。

更多中药材
  • 王金亮 侯红霞 山西省平遥县中医院组成 青蒿12克,银柴胡9克,桔梗9克,黄芩9克,连翘9克,金银花15克。主治 本方适应于临床多种发热证,如久热不退、外科术后感染、妇科热入血室、产后发热、妊娠发热,或原因不明的发热,症见高热寒战,寒热往来......
  • 商本平 张海燕 山东省荣成市人和中心卫生院大青龙汤有关条文见于《伤寒论》38、39两条。38条曰“太阳中风,脉浮紧……”39条曰“伤寒,脉浮缓……”联系《伤寒论》1、2、3三条不免使人疑窦重重。太阳中风脉本浮缓,伤寒脉本浮紧,如何又言“太阳......
  • 本期博主:罗大伦 中国中医科学院如果受寒,第一时间处理,就不容易变成很严重的问题,用温通经络的中药泡洗,效果就不错,还可加上引经药,效果会更好。这些天天气冷了,转眼冬天来了,有时候会着凉,会受风,如我们在外面的时间长了,站在风口了,或者穿得......
  •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是在多种疾病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种严重的全身性血栓出血综合征。其主要特点是凝血,纤溶功能亢进,微循环障碍,进而引起出血,脏器损伤,血细胞破坏,甚至休克。如不及时治疗,可危及生命。病属中医“瘀血证”范畴。病因病机热毒......
  • 蒋玉清 安徽省亳州市华佗中医院消渴为临床常见症状,它以口渴明显为主,但又不尽同于糖尿病,也就是中医所讲的消渴病,消渴病是以多饮,多食,多尿,消瘦及尿有甜味等临床表现,而《金匮要略》消渴篇,把口渴都归属于消渴,有口渴多饮,也有口渴不欲饮,但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