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空调环境下人更易中暑

    今年5月5日入夏以来,全国大部地区气温忽高忽低,人们过早地嗅到了暑热的气息。近来,北方大部分地区,高温、高湿、低风速,在样的天气里,如不注意防暑降温则容易中暑。

    人的体温一般恒定在37℃左右,这是在体温调节中枢控制下,产热和散热平衡的结果。人体的产热主要是体内氧化的结果,而散热则以传导、对流、辐射、蒸发等方式。通常室温在15℃~25℃时,人体散热60%靠辐射,25%靠蒸发,12%靠对流,少数为传导。由于外界气温及机体活动情况的不同,散热方式可发生变化。如果气温升高,蒸发散热将逐渐增加,以传导和辐射方式的散热则减少。当气温在35℃~39℃时,人体余热的三分之二将通过汗液蒸发排出。如果环境中相对湿度较高,汗液排泄就困难,人的体温调节装置就不能完成调节功能,人即发生中暑。

    现代生活中,空调环境比比皆是,人们往往认为在这种环境中不会发生中暑。但值得提醒大家的是,凉爽的空调环境有时恰恰增加了中暑的危险,一些生活和工作在空调环境中的人正在成为新的中暑高发人群。医学专家研究发现,人们在较热的环境中长期居住、生活和工作,能够逐步适应而维持正常健康状态,这是由于长期高温刺激使人体对高温的耐受力提高的缘故。在高温状态下,人体会产生应急蛋白,使人体细胞免受热的伤害。但长期生活工作在过凉的空调环境中,人体会抑制或减缓应急蛋白的产生,大大降低了对热的耐受能力,一旦遭遇酷暑天停电或外出短时间的曝晒,人体就失去自我保护,出现中暑症状。北方人及长期生活工作在空调环境中的人较南方人容易中暑,就是这原因。这些人群应注意耐热锻炼,提高自身对热的耐受能力。

    中暑的先兆症状有大汗、口渴、头昏、耳鸣、胸闷、四肢无力等。当出现这些症状时应立即离开高温环境,补充清凉含盐的饮料,轻者经休息后可恢复。必要时可进行物理降温,即先让平卧,在头部、两腋下及腹股沟处用冰袋或凉水降温。对重症中暑者应在迅速降温的同时及时送医院救治。

    中暑的发生还与风速、劳动强度、高温环境暴露时间、体质强弱、营养状态、水盐供给及健康状况有关,但主要的矛盾还是气温。在众多的职业中,高温作业和室外工作的人最容易发生中暑,应注意补充随汗液损失的大量维生素B1、B2、C及充分的水分和盐,可饮用0.2%的盐开水、酸梅汤、绿豆汤等。在热辐射场所劳动最好穿白帆布工作服,戴工作帽、防护眼罩、手套、护腿等个人防护用品。露天工作应戴宽边草帽,以防烈日照射头部。对于居民来说应注意居处通风,降低室温,适当饮用防暑饮料,产妇、老年人、体衰、慢性病患者应特别注意防暑措施。在空调环境下工作的人,应不时出去走走,以提高机体对热的耐受力。

更多中药材
  • 有一种汤,是大众非常喜爱的养生汤,它是由紫苏子、莱菔子、白芥子三种中药熬制而成的,它们各自都有不同的功效,共同熬制成汤,功效更是可以增强;具有降气消食、温化痰饮之功的方剂,用于老人中虚喘嗽,痰壅气滞之症,这种汤就是三子养生汤;那紫苏子莱菔子......
  • 关节炎这种疾病在中老年人身上是常见病,当然有很多劳动力比较重的青年朋友们也出现了关节炎疾病,关节炎的种类有很多,类风湿性的关节炎就是高发的一种,无论是哪一种类型的关节炎,对于患者的伤害都比较大,也需要及时的进行治疗,那么到底白芥子与花椒的功......
  • 面瘫是最近这些年高发的疾病之一,尤其是在冬季,因为现在很多年轻人都不注意保暖,可能因为天气寒冷,或者是其他的原因就导致了面瘫的病发,面瘫的中医治疗办法还是非常多的,比如针灸就是其中的一种,另外中药材天南星也有治疗面瘫的效果,那么究竟天南星的......
  • 哮喘这种疾病我们都知道,如果哮喘发作的话,很有可能会伤害到患者的生命,所以大家也不要小看了这种疾病,在古代的时候出现了哮喘,人们只能依靠中医的办法来进行治疗,所以在逐步的摸索中,中医也发现了很多治疗哮喘的药物,比如款冬花,那么中药款冬花的功......
  • 现在很多朋友在出现了感冒或者是呼吸道疾病的时候,都会选择中成药物来进行治疗,因为一般来说中成药物出现的副作用比较小,而且治疗效果比较的彻底,不知道大家有没有仔细看过治疗呼吸道疾病的中药材配方,其中有一味叫做前胡的药材,那么到底白前与前胡的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