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中医是一门艺术

    一位西方医学工作者,在系统学习认识了中医之后,十分感慨地说:“中医,不仅是一门技艺,简直是一门艺术!”这是我第一次从一个外国同行口中听到“中医艺术论”的说法,颇感独特与新奇。不知中医界同仁是否也赞成这种观点与认识。我没有机会与这位西方同行就此进行深入讨论,倾听他的详细论述与具体感受,但值得欣喜的是,同某些把中医说成巫术的西方人相比,这位西方同仁倒确实是深得中医三昧(奥妙)!在此,我想借题发挥,就“中医艺术论”谈谈自己的粗浅认识,以就教于方家。

    对于这位西方同仁说到的“技术”,我以为主要强调中医术的可操作性,而“艺术”,则是突出中医的创造性与灵感罢。

    一、中医是诊视艺术。中医把脉是独具特色的,历代医家把人体的脉象归纳为20多种,一般情况下,常用的有十五六种。切脉,就是根据患者的不同脉象,获得不同的病情信息。然而,正像晋代名家王叔和所说的那样:“脉理精微,其体(指脉象)难辨,弦、紧、浮、芤(用四种脉来指代所有脉象),展转相类。在心易了,指下难明。……况有数候俱见(同现),异病同脉者乎!”中医的四诊之中,惟诊脉最难。没有千万次的实践,是很难掌握的。你看,那些精通脉学的老专家,在给患者把脉时,屏息凝神,双目微合,对患者左、右手的寸口关尺之脉,反复仔细琢磨分析,筛选取舍,最后对病情了然于胸。古人说“医者,意也”,这是对中医诊视辨证艺术的高度概括。医生根据四诊(尤其是脉诊)得来的信息,再来区分患者是寒是热,还是真寒假热、真热假寒;是虚是实,还是真虚假实、真实假虚;是热极生寒、寒极生热,还是寒热错杂……这是诊视艺术的具体展现。

    二、中医是治疗艺术。中医的治疗特色,最突出、最集中体现在处方上。所谓处方是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包括性别、年龄、体质、地域、时令……),在经方的基础上对药味、药量予以加减,而不是千人一药、千药一方,因此,汤剂是最能显示中医治疗艺术的,在日本、韩国,汤剂广受青睐。而某些对中药心存偏见的西方人,既不懂中医的奥秘,反诬之为“一锅浓浓的黑汤”、“一团黑黑的药丸”,“无法对它们进行量化分析”……现代科学中有一类模糊学:模糊逻辑、模糊数字等,属于高深的科学门类。岂不知2000多年前便有了“模糊药学”。“模糊学”存在于宇宙、自然、人体等许多领域。“模糊”正是其魅力所在,其艺术所在。与上述领域中的“模糊”相比,人类暂时对一锅中药汤、一个中药丸的模糊不解,又算得了什么呢?何况它们已存在了几千年,救治和保养的人数以亿计,仅这一个理由,就足以证明中药的科学性与实效性,更何况治疗中有许多创造性的艺术,其代表人物便是金元四大家。刘完素认为痰疾多因火热而起,主张治疗多用寒凉药物,独创寒凉派;张从正认为病为邪气所致,主张治病重在攻邪,独创攻下派;李杲认为人以胃气为本,要重视温补脾胃,独创补土派;朱丹溪认为人“阳常有余,阴常不足”,治疗多用滋阴降火之法,独创滋阴派。这些不同的医学流派,好比风格独异的艺术流派,各展风流,虽然思维方式各异,治疗功效却是殊途同归。

    三、中医是用药艺术。中医用药非常讲究,有正治、反治之别。中药有寒、热、温、凉“四气”(即四种特性),“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药”,即为正治(常规治法)。当疾病出现假象,或大寒证、大热证时,对正治法产生格拒,使用反治,“热因寒用”,是用热药来治真寒假热证时,要佐以少量寒药;“寒因热用”,是用寒凉药治真热假寒证时,要佐以少量温热药。这充分体现了中医的辨证、用药的艺术。此外,用药还讲究中和,即和谐与调和。君臣佐使,不仅使用药效果达到和谐,还可起到相互制约的作用。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是说君子用自己的正确意见来纠正别人的错误意见,使一切做到恰到好处,却不盲目附和。可见,我们的医药学家很懂得“和”的道理,“和”的艺术。麻黄汤是君臣佐使和谐,达到辛温解表功效的最佳组合;麻杏石甘汤是君臣佐使相互制约,治疗邪热壅肺的最佳配伍。

    由此我不断深思,中医药历数千年而不衰,经万劫而独存,这其中不仅融汇了我们祖先的睿智,而且深藏着极其丰厚的文化底蕴,用“中医是一门艺术”来概而括之,不失精当。(原载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北京中医药大学 何少初)

更多中药材
  • 今天来和大家说一说,中医上讲望而知之谓之神,望面色,望形体,望舌苔,望舌质,舌下络脉可以帮助中医对患者进行辨证,我们说舌为心之苗窍,这就说明通过舌相可以看出心脏的一些病态反应,特别是舌下的青筋,可以反映心血管淤堵的这样一个苗头。通常来说,正......
  • 身体健康的人,舌头红润有光泽,舌苔表面的光滑无异常,但是如果舌头中间出现了裂痕,而且久久不会消失,这说明咱们的身体可能出现了一定的问题,要引起一定的重视。那么舌头有裂纹究竟有哪些原因呢?第一,阴虚血亏,身体内血热内盛,舌面就会出现萎缩,并且......
  • 大家可以看看这个方子。枳术汤出自东汉大医张仲景《金匮要略》,该方由枳实、白术两味中药组成。枳实味苦,心酸,性温,归脾胃大肠经,苦难能降,是往下走的,刚好把上冲的那股气儿给降下来。我们常说脾虚生痰湿,气滞也会生痰,而且气滞的痰容易卡在咽喉,枳......
  • 第一消化不良,脾胃虚弱典型的临床表现就是消化不良,我们都知道胃主受纳脾主运化的,脾和胃不能很好的工作,那么就会出现食欲不振,胃脘不适等症状。第二排便不畅,通常来讲,如果你脾胃虚弱了,那么下边就会出现两种状态,第一种呢,就是大便溏薄,甚至叫做......
  • 首先,我们要做的就是调节饮食,这是最不花钱也是最有效的方法,用药期间干锅烧烤,路边摊小吃,烟酒辛辣,通通需要忌口,平时啊,可以选择一些既清淡又有营养的容易消化的食物。第二,就是需要调节情志,都说性格决定命运,做一些自己喜欢做的一些事情,让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