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楚医诊脉查明装病

    司马迁的《史记·扁鹊传》中记载,中医的脉学是从扁鹊开始的。但是诊脉技术是扁鹊一个人发明的吗?还有其他资料可以佐证吗?有不少证据表明,扁鹊的诊脉技术也是有渊源的,是传承于先人的。这里有一个真实的例子。

    根据《左传》记载,公元前551年,楚国的御医诊断申叔豫装病不朝使用的就是脉诊的方法。

    楚国的大臣申叔豫为了政治避难,在家中装病而不去上朝。当时正是楚国的夏暑季节,天气异常闷热,申叔豫要装什么病才能不去上朝呢?

    他绞尽脑汁,终于想出来了一个好办法,于是就大胆地向楚君请病假,一连多日不上朝。

    楚君一开始还没往心里去,后来见他总不上朝,就心生疑虑:一向健康的申叔豫为何突然卧病不起?卧病不起多日,为何还不好呢?

    于是,楚君决定派一名医生到申叔豫的家去看看,看看申爱卿的病到底如何。是不是在家避暑纳凉,故意说有病呢?

    楚君派御医前去探望,事出有因,合情合理:一方面表示关心,一方面打探虚实。

    楚国的御医到了申叔豫的家里一看,情况的确不妙。虽然当时正值盛夏,申叔豫却盖着一床厚被,卧床不起,而且身体消瘦,面容枯槁,呻吟不止。

    楚医走上前去看了看申叔豫的面容、舌苔之后,又让申叔豫把手伸过来,摸一摸脉。楚医仔细诊脉后,似乎心中有了底数。于是安慰了申叔豫几句话后,就走了。

    楚君见御医回来急忙就问:“怎么样?申爱卿的病很危险吗?”

    楚医说:“申大臣看上去很消瘦,可是他的血气不乱,六脉调匀,和缓有力,应该不会有什么大病吧。”

    原来,申叔豫为了装得像一个病人就在家里挖了一个大坑,在坑里放满了冰块,并捂上被子,然后再把床铺搭在上面。这样申叔豫躺在床上自然不会觉得热。虽然盖着厚被,但仍然凉气袭人。他不仅“卧床不起”,还减少进食,使身体很快就瘦了下来。为了装得像一个病人,申叔豫每天不梳不洗,面容也就晦而无光了。

    尽管申叔豫煞费苦心,装得很像,但是他还是没有瞒过精于脉诊的楚医,一句“血气不乱”的结论,打破了他装病的假象。原因在于,装病的人虽然在外表上可以作假,但是人的气血循行是无法作假的。

    脉诊的客观性是很受古人推崇的。

    西汉初年,名医仓公淳于意就经常把自己的诊断与《脉书》的记载进行对照总结,并写出我国最早的二十五个病例。这二十五个病例被司马迁收录在了《史记》里。由于重视脉诊,许多先秦的医书都叫做“脉书”。中医后来把内科叫“大方脉”、把儿科叫“小方脉”都与中医重视脉诊有关。

    这种以脉诊决断疾病的例子还有很多。著名医学家扁鹊靠脉诊决断赵简子的病情为他赢得了生前的财富和身后的名声,两千多年以来一直被传为美谈。

    根据《史记》记载,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晋国的大臣赵简子得了一场重病,昏迷五天不知人事。这急坏了晋国和赵世家族的上上下下。因为晋国虽然有六个卿,但却是赵简子掌管国政,晋国的国君不过是名誉上的主子。赵简子不能上朝处理国事,晋国就会乱成一片。

    赵简子昏迷之后,经过晋国御医们的诊治,几天之后仍然毫无起色。这时人们想起了秦越人,也就是后来被人们尊为“扁鹊”的民间医生。

    扁鹊经过跟长桑君学习医学以后,在长达十年的时间里,理论修养与医疗实践经验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他厚积薄发,医名大震,起死活人无数,一时间在晋国成为美谈。他的名声远远超过了宫廷御医。

    现在晋国的权臣赵简子身患重病,人们不到秦国寻求御医出诊,却请一位民间医生来诊治,这的确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它宣告了官医和宫廷御医垄断的医疗技术的局面已经被打破,历史上由秦越人开创的民间医学流派从此诞生了。

    与孔夫子开门办学的“学下民间”一样,医疗垄断的坚冰一旦被打破,便会充满生机、欣欣向荣。人民大众困苦无助、缺医少药的现实,使医学有了明显不同于宫廷御医的服务对象和无比广阔的发展空间,医学前进的步伐因此步入了快车道。

    话说秦越人来到赵简子的病榻前,观察其面色,细望其神情,并仔细搭脉,在诊查手腕后边的“尺肤”后,他对病情已经了如指掌。

    从赵简子的卧室出来,迎着众人关切的目光,他说出了一个意想不到的诊断:“赵主虽然昏迷不醒已有五天,但我凭着他的脉象敢向你们保证,不超过三天他一定会完全康复!”

    他的话引起一片骚动,赵简子的亲属因此而欢呼雀跃;而欲取而代之的人则感到大失所望;站在一旁观望的晋国御医更是等着看秦越人的笑话。

    赵简子的谋臣董安于把秦越人叫到一边,轻声地问他:“这样诊断的依据是什么?可靠吗?”

    秦越人胸有成竹地说:“因为他的血脉是正常的,也因为多年之前的秦穆公也得过这样的病,昏迷七天就醒过来了。这样的例子我经历过,所以我敢得出这样诊断。”

    原来,在一百多年以前,秦穆公也得过类似的怪病。当时秦穆公昏迷几天不省人事,醒来之后他告诉人们,他是到天神那儿去了一趟。天神告诉他,晋国将发生内乱,几世都不会安宁,让他利用晋国大乱的机会,左右晋国的国君,干预政事,谋求秦国的利益,扩大秦国的影响。后来晋国果然发生了内乱,秦穆公一一按照天神的嘱托,积极干预晋国的政事,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司马迁写《史记·天官书》中,就记载有“秦穆公上天”的事。

    谁知一百多年之后,赵简子也得了这个怪病,当然,他也像秦越人诊断的那样,三天后如期醒来。

    赵简子醒了之后,也说了一大段故事。

    他说,我昏迷的这几天到天神那里去了一趟。天神让我一起欣赏音乐,那儿的乐声美妙无比。我正沉浸在音乐里的时候,突然一只熊要来扑我。惊慌之中,天神送给我一副弓箭,我一箭就把熊射死了。刚平静下来,又有一只罴向我扑来。我又用天神给我的弓箭把罴射杀了。后来,天神牵来了一只狗,对我说,等你的儿子长大之后把这条狗送给他。天神还说,晋国将有大难,你当首当其冲。将来你的后代要改革政治,要穿胡人的服装。

    赵简子絮絮叨叨地说了一通,众人都觉得十分奇怪,他的谋臣董安于把这件事情记载于赵家的史书里。

    当赵简子听说秦越人在他昏睡五天之时就断定他能三天之内醒来,大为震惊,并对他的医术大加赞赏,于是就把四万亩地赐给了秦越人,作为对他高超医术的奖励。

    《史记》说,赵简子虽然只是晋国的一个卿,但由于他专权独断,他的土地不亚于诸侯。公元前492年,赵简子就悬赏说:如果战胜了敌人,上大夫可以得到一个县的土地,下大夫可以赏给一个郡,士一级的人可以获得十万亩土地,奴隶可以因此而获得自由身份。与此相比,扁鹊可以预知一个人的生死,获得这样的奖赏,一点儿也不为过。

    至于扁鹊得到的那四万亩土地在哪里司马迁没有明说。只是《地方志》记载有几个地方,河北任丘市的“祖业庄”、河北内邱县的神头村,以及附近的民间传说与碑刻。

    那么,扁鹊的医疗技术是从哪里学来的呢?他对后人的影响有多大呢?(摘自中国中医药出版社曹东义主编《中医药知识普及读本》)

更多中药材
  • 这个是马先生四十二岁,他的表现是什么呢?喉咙里面总是觉得有东西,就是喉咙有异物感,咳之不出,咽之不下,有好些年了。用咽炎的方式治,但治了很久,这个症状呢还是不怎么改善。然后他还有一些兼见症状,胸闷、腹胀、暧气,比如说他感觉是什么呢?整个这一......
  • 我讲的病例是赵女士,三十岁,那么她的表现是什么呢?头晕、耳鸣,眼睛发胀,其实头也胀痛。还有视物昏花,这眼镜模糊发干发涩,看东西模糊,然后烦躁易怒,口干口苦。那么她什么问题啊?肝阳上亢,当肝郁气结日久,肝郁之后就化火,肝阳和肝火还有什么区别?......
  • 因为我们这个阳气它的变化是根据四季来走的,就是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这么一个过程。春天的阳气开始滋生,夏天呢达到至盛,到了秋天阳气开始收敛,到冬天的时候,阳气闭藏,就当春夏的时候阳气旺盛,这个时候补阳气就会事半功倍。第二点什么呢?尤其到夏天......
  • 大家好,今天我们讲一个医案,这是一个气虚的患者,这个气虚主要是脾气虚,其实气虚包括好多种脾气虚、肺气虚、心气虚啊,但总的来说还是以脾气虚为主。因为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嘛,当他虚了之后,整个人体一身之气也就虚了。李先生三十岁,比较年轻,虽然年轻......
  • 第一个我们现在最多的就是由于心理因素引起来的,关于烦躁啊、郁闷啊,想的事特别多呀。那么这个问题呢在中医讲的什么属于叫肝阳上亢,肝火上炎都会出现什么头晕的反应。第二个生活习惯,比如熬夜为什么会头晕呢?我们头晕有很多原因,有气虚、血虚、湿热、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