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食物宜忌有原则

    根据中医学的理论,食物分成五味,即:酸、苦、甘、辛、咸。(内经)有云:.....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此五味各有所利,四时五脏,病随所宜也。又有酸先入肝,苦先入心,甘先入脾,辛先入肺,咸先入肾之说。在食物的性质方面,大致上又用温、热、寒、凉、平等来分类。气味又有厚、薄之分。气厚者浮,气薄者降,味厚者沉,味薄者升,尚有气味俱平者,即兼四气四味的意思。

    以上的分法,可作为参考。大致上饮食的宜忌原则是:服药时,肝病禁辛,心病禁咸,脾病禁酸,肾病禁甘,肺病禁苦。阳虚症忌清补,阴虚症忌温补,寒症忌咸寒,宜温性食物。热症忌辛辣,宜清补。为了便于说明食物的宜忌,可把食物分成数类:

    第一类,辛辣类:

    如葱、韭、蒜头、辣椒、胡椒、酒类等,适宜于寒底的人,少量食用有通阳作用,并可健胃。但对于阴虚阳亢,热底的人,特别是有血症、咳症、眼病、痔疮、皮肤病及阴虚、便结、口干、唇焦等人不宜。

    第二类,生冷食品类:

    一切瓜果及疏菜对于虚寒者,急性肠胃病者,腹痛多风、胃寒、作呕、易泄泻、口淡、易晕者应减少或禁止食用。外感风寒咳嗽的患者应暂停吃水果,以免肺部受寒。以上食品尤以雪藏者为甚。同时虚寒者若要食用水果,尽量不要在晨早或晚间食用,因早上空腹,肠胃易感寒,而晚间则易形成湿气停留或夜尿。对于热底的人,或热症、温病、便秘、喉痛之类病者,应鼓励多吃这类食物。

    第三类,即油腻及坚硬、凝滞的食物:

    包括一切油炸品、烧烤、牛油、花生、芋头、鱿鱼、牛肉干及一切难消化之物,对外感病、老人、小孩、肝胆病、胃病、大便干结或泻痢者、一切热底及脾胃潺弱之人都不宜食用。在各类食物中,以这一类最易引致肠胃病及其它热症、积滞、腹泻等症候,一般人都宜尽量避免食用。

    第四类,海产类:

    近年来因海水污染的情况严重,海鲜类最易吸收种种有害的金属物质,例如:水银及其它金属元素,细菌及病毒感染亦相当严重,世界各国对此都有较严格入口管制。在某些食档、食肆都有这类海产供应,小孩、老人、及脾胃虚寒、体弱者特别容易受害。例如:引致肠胃炎、肝炎及重金属中毒症。即使体魄强壮的人,对这类海产亦要小心辨认,避免进食。有过敏症者最好不要进食太多海产。

更多中药材
  •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中医望诊里面啊,望眼神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人的眼睛炯炯有神,发光的,明亮的,那是精气神好的表现。失神的人啊,目光呆滞,眼睛浑浊。所以有句话叫做,藏于内者曰精,发于外者曰神。就是说精保养得好,就好像我们平时不着急,不发怒,不乱......
  • 我在临床上,经常遇见一些病人成天认为自己的身体有病,从心脏到血管到骨骼到大脑,到五脏六腑,特别怀疑自己得怪病、重病。通通检查一遍,也查不出什么大毛病来,但是还是不肯善罢甘休,继续换医生,换医院,做更多的检查。这个疑心病,其实不是身体生病了,......
  • 我不建议大家过度节食减肥,或者单一的饮食减肥,黄帝内经里面说:“平人不食饮七日,而死者,水谷精气津液皆尽故也”,也就是说一个普通人啊,七天不吃不喝,身体呢就会因为气血耗竭而终结,所以呢,合理的健康饮食是很重要的。......
  • 晒太阳晒背。背部呢有督脉,督脉是“阳脉之海”,总督一身之阳气,反应脑,髓,肾的功能。晒太阳可以振奋督脉经络,帮助我们温通气血,对身体养生很有帮助。......
  • 《医学新语》记载啊,中医治病八大原则,汗、吐、下、和、温、清、消、补。可见啊汗法非常重要,很多疾病都需要发汗,我们常见的风寒感冒就是往往汗出了热就退。汗法还有消肿透疹,去风湿等作用。值得注意的是啊发汗呢,以汗出邪去为目的,过汗则伤津耗气,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