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红斑性狼疮宜食物品

    凡红斑性狼疮之人,根据自身病情,宜分别选择下列食物。

    绿豆

    性凉,味甘,善于清热解毒。《开宝本草》说它能“清热解毒”。《本草汇言》认为绿豆“解热毒,并治金石丹火药毒,并酒毒,烟毒,煤毒的病”。对于毒热炽盛的红斑性狼疮患者,最宜用绿豆煎汤饮用,也适宜常食绿豆芽或绿豆粉制剂。

    梨子

    性凉,味甘微酸,有清热、生津、化痰、止渴的作用。《本草纲目》云:“润肺凉心,消痰降火。”《本草通玄》亦载:“生者清六腑之热,熟者滋五脏之阴。”凡患有红斑性狼疮者,无论初期或后期,均宜食用,生吃熟食皆宜。

    甘蔗

    性寒,味甘,能清热、生津、润燥。明·李时珍说:“蔗,其浆甘寒,能泻火热。”《本草经疏》亦云:“甘寒除热润燥。”红斑性狼疮者,无论是毒热炽盛,或是阴虚火旺,食之皆宜,既能清热解毒,又可生津养阴。

    西瓜

    性寒,味甘,最能清热解暑、生津止渴、清心利小便。《本经逢原》中还说:“西瓜,能引心包之热,从小肠膀胱下泄。能解太阳、阳明中喝及热病大渴,故有天生白虎汤之称。”尤其是在炎热夏季,患有红斑性狼疮之人,食之最宜。

    荸荠

    性寒,味甘,有清热、化痰的作用,又能生津、止渴。《本草再新》还认为,荸荠能“清心降火,补肺凉肝。”对毒热炽盛的红斑性狼疮病人,食之最宜;对阴虚火旺者,食之亦宜。

    桑椹

    性寒,味甘,有补肝、益肾、滋阴的作用。《随息居饮食谱》曾说:“滋肝肾,充血液,祛风湿,健步履,息虚风,清虚火。”《本草经疏》中还认为:“桑椹,甘寒益血而除热,为凉血补血益阴之药。”由此可见,对于肾阴亏虚、阴虚火旺型红斑性狼疮病人,最宜食用桑椹子。

    枸杞子

    性平,味甘,是中医最为常用的补益肾阴之药,民间百姓也喜用枸杞子泡茶当饮料服用。对于肾阴虚,表现为腰酸、耳鸣、脚后跟疼痛、烦热盗汗的红斑性狼疮患者,最为适宜。正如明代医家缪希雍所言:“枸杞子,润而滋补,兼能退热,而专于补肾、润肺、生津、益气,为肝肾真阴不足,劳乏内热补益之要药。”所以,红斑性狼疮后期多为肾阴虚而生内热,常食枸杞,或煮粥,或当茶,颇有益处。

    菊花脑

    性凉,味甘,有清热、凉血、解毒作用,适宜毒热偏重的红斑性狼疮者,发热、出疹、口苦、便秘、关节红肿疼痛时食用。或煎汤服,或炒食。

    芹菜

    无论旱芹,还是水芹,热重型红斑性狼疮者食之皆宜。《千金·食治》载:水芹“去伏热”。旱芹亦有清热作用,尤其是清肝热。《陕西草药》说它“祛风,除热,散疮肿。”虽然芹菜无益肾滋阴之功,但对阴虚内热者,亦可食用,起到“去伏热”而不伤阴的效果。

    马兰头

    为夏秋季野生佳蔬。性凉,味辛,有凉血、清热、利湿、解毒作用。《本草正义》云:“马兰,最解热毒,能专入血分,止血、凉血,尤其特长。内服外敷,其用甚广,亦清热解毒之要品也。”所以,热毒偏重的红斑性狼疮者,最宜食之。

    枸杞头

    为春夏季野生蔬菜。性凉,味甘苦,既能清内热,又能益肾亏。《药性论》说得好:枸杞叶“能补益精诸不足,若渴可煮作饮,代茶饮之,发热诸毒烦闷,可单煮汁解之,能消热面毒”。此外,历代医家还认为枸杞菜能“去上焦心肺客热”,能“消热毒,散疮肿”,“能降火及清头目”。凡红斑性狼疮之人,均宜食之。

    萝卜

    性凉,味甘,它不仅含有大量的维生素C,还含有多种微量元素和食物纤维及消化酶。俗话说:“萝卜上了街,药铺不用开。”这是因为萝卜有多方面的作用。据中医文献记载,萝卜有清热、降火、行气、消食、除胀、醒酒、解毒、止渴、利尿、止咳、定喘、止呕、开胃、止泻痢、通便秘、补血以及预防动脉硬化和防治癌症等作用。正因为如此,对于红斑性狼疮患者,食之最宜,无论生吃或熟食均可。

    芦根

    性寒,味甘,嚼食或榨汁饮,犹如甘蔗,有清热、生津、除烦、止渴的作用。由于它性大凉,《药性论》中说:“能解大热。”明·李时珍也说它“甘能益胃,寒能降火”。对于邪热偏旺的红斑性狼疮者,食之最宜。

    金银花

    性寒,味甘,是中医最为常用的清热解毒之药,民间也早已习惯用金银花泡茶当作夏季清火解暑的清凉饮料。毒热炽盛型红斑性狼疮病人,宜用金银花煎水代茶,频频饮用。

    冬瓜

    性凉,味甘淡,古代医家都认为冬瓜是一味清热解毒的食品。唐·孟诜说它“去头面热”。《日华子本草》说它“除烦,治胸膈热”。《本草再新》还说:冬瓜“清心火,泻脾火,解暑化热”。凡红斑性狼疮之人,皆宜食之。

    黄瓜

    性凉,味甘,能清热、解毒。元代医家吴瑞认为黄瓜“除胸中热,解烦渴。”《陆川本草》亦载:“治热病身热,口渴。”红斑狼疮之人,无论实火虚火,均宜食用,尤以生食凉拌最宜。

    丝瓜

    性凉,味甘。据《本草纲目》记载:“煮食除热利肠,……凉血解毒,通经络,行血脉。”《陆川本草》亦云:“丝瓜生津止渴,解暑除烦。治热病口渴,身热烦躁。”所以,丝瓜最适宜炎夏季节,供红斑性狼疮食用,无论虚实,皆宜服之。

    鸭肉

    性凉,味甘咸,它不仅仅营养丰富,还是一种滋阴补虚、养阴除热的清补食品。《别录》云:“白鸭肉补虚除热。”唐·孟诜说它:“消毒热”。《随息居饮食谱》亦载:白鸭“滋五脏之阴,清虚劳之热”。对于肾阴不足、阴虚火旺的红斑性狼疮病人,多吃鸭肉或多喝鸭汤,最为适宜。

    甲鱼

    是一种清补食品,有滋阴凉血的作用。清代食疗名医王孟英曾说:鳖能“滋肝肾之阴,清虚劳之热。”《日用本草》亦说它“补劳伤,大补阴之不足。”凡红斑性狼疮之人,均宜食之。尤其是肾虚之人,阴虚火旺者,食之更宜。

    海参

    是一种高蛋白清补食物。《药性考》中认为海参“性寒,降火滋肾,通肠润燥,除劳怯症。”对于红斑性狼疮腰酸耳鸣、烦热便秘者,最宜食之。

    龟肉

    适宜阴虚火旺的红斑狼疮者食用,它性平,味甘,能滋阴补血。《医林纂要》还说龟肉能“治骨蒸劳热,阴虚血热之症。”《日用本草》亦云:“大补阴虚。”食用龟肉,既可补虚,又能滋阴除热降火。

    水蛇肉

    据《广春堂》验方中介绍,水蛇肉也有治疗红斑性狼疮的作用。水蛇肉性寒,每次用水蛇1条,连皮清蒸,稍加调味,喝汤吃肉。最适宜热毒炽盛者食用。

    蚌肉

    性寒,味甘咸,有滋阴、清热的作用。《日华子本草》认为蚌肉“除烦解热毒”。《随息居饮食谱》亦称:蚌肉“清热滋阴,养肝凉血”。病久阴虚,内热偏重的红斑性狼疮者,宜用蚌肉煨汤服。

    薏仁米

    据《上海市中医医院经验方》中介绍,凡患有红斑性狼疮者,宜用薏仁米15~30克,煮极烂,放入白糖适量,每日服1碗,有改善患者的面部红斑作用。

    干贝

    又称江珧柱。性平,味甘咸,有滋阴补肾的作用,属于一种清补食品。《本草求原》也说它“滋真阴”,对于阴虚火旺的红斑性狼疮之人,食之颇宜。

    蛤蜊

    性寒,味咸,能滋阴、化痰、软坚。《本草会编》中也说:“蛤蜊其性滋润而助津液,故能润五脏。”同时它又是一种营养丰富的清补食物,属于高蛋白低脂肪食品,故红斑狼疮者宜食之。

    螺蛳

    性寒,味甘。《饮膳正要》说它“治肝气热”。《日用本草》认为它“解热毒”。《本草汇言》中也指出:“此物体性大寒,善解一切热瘴,因风因燥因火者,服用见效甚速。”红斑狼疮之人多属火热为患,螺蛳性寒解毒,故宜常食之。

    槐花

    又叫槐米。性凉,味微苦,有清热、凉血、止血的作用。《本草求原》中还说它为“凉血要药”。《医林纂要》又认为它能“泄肺逆,泻心火,清肝火,坚肾水”。这些作用对红斑性狼疮之人,最为有益,故宜常食之。

    此外,红斑性狼疮病人还宜选食青菜、荠菜、胡萝卜、山药、茼蒿、黄芽菜、蕹菜、苋菜、地瓜、瓠子、番茄、莼菜、菜瓜、藕、苤蓝、百合、芋头、马铃薯、黑木耳、银耳、赤小豆、慈姑、牛奶、茶叶、草莓、苹果、橘子、柿子、无花果、枇杷、香蕉、山楂、蚬肉、蛙肉、牡蛎肉、乌鱼、鲫鱼、鲢鱼、青鱼、西洋参、沙参、生地黄、冬虫夏草等。

更多中药材
  • 日常饮食要根据体质掌握好大方向,比如寒性体质要多吃温性和平性的食物,那么是不是虚寒体质都不能吃凉性的食材呢?不能这么绝对,可以适量吃一点应季的食材来调和气候对于身体的影响。比如夏天吃点空心菜,冬瓜,丝瓜清热解毒,可以加入生姜,蒜甚至胡椒粉来......
  • 有些朋友寒湿重,头面容易出油,小肚子大,平时还容易乏力,人昏昏沉沉的,精神不好,通常是因为脾胃的运化功能不好,吃进去的食物,水液不能转化成人体需要的精华和能量,而是变成了废物堆积到身体,不能很好的排出去,形成了痰湿淤阻的情况。我们可以用健脾......
  • 由于我们长期低头或者伏案工作,造成的这个颈部肌肉劳损就会引起颈肩酸痛的症状,在排除了其他疾病之后,确诊是颈部肌肉劳损而造成的颈肩酸痛,治疗起来也非常的简单,这个大家在自己家里就可以完成。首先准备个热水袋,热水袋也充满热水之后啊,裹上毛巾,我......
  • 前列腺钙化呢,是前列腺炎性分泌物以及上皮细胞等凝结聚集于线管,长期以后形成了一种微小的钙化病灶,通过B超检查能够发现,那么这种病很常见,它是一种良性的病变,很多时候并不伴有症状,所以说也不需要专门的治疗。生活当中尽量的去饮食清淡,减少食盐肉......
  • 因为便秘不仅仅有实秘,还有虚秘,特别是慢性顽固性的便秘,很多是气虚阴虚导致的,气虚会出现肠道动力缺乏,气机不畅,而无力将糟粕邪实排除,因为阴虚会出现津液不足,肠道失去濡润,所以说便秘反复难愈,那么气阴两虚是他的根本,泻下药只是暂时缓解了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