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夜盲症宜食物品

    夜盲者宜吃食物品有。

    番薯

    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其含胡萝卜素的量在块根类食物中名列前茅,除低于胡萝卜外,比马铃薯、芋头、山药高50~100倍。大量的胡萝卜素能够在体内转化为维生素A,维生素A具有维持眼睛在暗处的视觉能力,所以,夜盲症患者宜常吃些番薯。

    羊肝

    有益血、补肝、明目的功效,中医认为它有治疗肝虚目暗,昏花雀目的效果,古方中多用之。如《梅师集验方》载:“治目暗,黄昏不见物:青羊肝,切,淡醋食之,煮亦佳。”《经验广集》中的“羊肝散”,“治小儿雀目,至晚忽不见物:羊肝一具,不见水,以皮硝揉去血,竹刀剖开,入谷精草一撮,沙锅蒸熟,任食。”据检测,在每100克新鲜羊肝中,含有维生素A29900国际单位。所以,《现代实用中药》认为:“羊肝适用于小儿衰弱及维生素A缺乏之眼病疳眼、夜盲等。”

    猪肝

    能补肝、养血、明目,夜盲者宜常食猪肝。《仁斋直指方》中有“雀盲散”一方,“治遇夜目不能视:雄猪肝一叶(竹刀披开),蚌粉(如无,以夜明砂代)三钱(为末),蚌粉纳肝中,麻线扎,米泔煮七分熟,又别蘸蚌粉细嚼,以汁送下。”据分析,在100克猪肝中,含维生素A量为8700国际单位,所以,夜盲症患者适宜常饮食猪肝汤。

    鸡肝

    含维生素A极为丰富,据中央卫生研究院1957年测定,每100克鸡肝中,维生素A的含量高达50900国际单位。中医认为,鸡肝能补肝肾,治肝虚夜盲。《良朋汇集》中有“鸡肝散”一方,用来治疗小儿“至晚不能视物”,主要成分就是鸡肝。我国民间常用鸡肝一具,用冬桑叶30克,晚蚕沙15克,一同煎水服。也有每天用新鲜鸡肝1~2个,在沸水中烫20分钟后,以酱油调食,连吃5天为l疗程。

    牛肝

    有养血、补肝、明目的作用。《本草经疏》中记载:“牛肝补肝,治雀盲。”据分析,每100克牛肝中含有维生素A18300国际单位,所以,《现代实用中药》认为,牛肝“适用于小儿疳眼、夜盲”。

    胡萝卜

    含有极为丰富的胡萝卜素。虽然各种蔬菜中都含有胡萝卜素,一方面它们的含量远比胡萝卜为低,另一方面,其他蔬菜中所含的胡萝卜素较易损失,不太容易被人体全部吸收,而胡萝卜中所含的胡萝卜素,在高温下也能保持不变,易被人体吸收利用。由于胡萝卜素摄入人体后,会转化为维生素A,每1个胡萝卜素分子可以转化为2个维生素A分子,所以,对于维生素A缺乏所引起的夜盲症患者,最宜常吃胡萝卜。

    荠菜

    性平,味甘,能健脾、止血、明目,可用来治疗夜盲症。荠菜是一种含蛋白质很高的野生蔬菜,每100克新鲜荠菜中,可含蛋白质5.3克。不仅如此,它所含维生素也很多,有资料说明,它的胡萝卜素的含量与胡萝卜相当,所以,夜盲者宜常吃荠菜,颇为有益。民间有用荠菜50克,水煎服,有用荠菜与羊肝一同煮汤食,也有用荠菜30克,洗净后切碎,同粳米50克,加水如常法煮粥食用。

    菠菜

    含多种维生素,特别是维生素A、维生素C的含量比一般蔬菜为高。据报道,500克菠菜中所含胡萝卜素(即维生素A原)为13.30毫克,经成人及小儿食用试验,发现菠菜内胡萝卜素的利用率比胡萝卜、油菜内所含的胡萝卜素利用率高。有的医家认为菠菜对预防夜盲症亦有疗效。民间习惯用菠菜250克,猪肝125克,炒熟食用,这对夜盲症患者颇宜。

    枸杞头

    为季节性野生佳蔬。性凉,味甘苦,有补虚益精、清肝明目的功效,夜盲患者适宜服用,民间常食之。《陆川本草》有“治疗视力减退及夜盲”的记载,就是用枸杞头同猪肝等煎服。

    海带

    据现代研究发现,海带含丰富的维生素A原,能促进眼视紫质的合成,对夜盲症有防治功效。可将海带洗净,用开水烫一下即捞出,以白糖腌3日后,每日食30克。

    地耳

    又称地仙菜,一般在夏秋季雨后采收,洗净晒干。地耳性寒,味甘淡,有清热明目的作用。《陕西中草药》中记载:“地耳清热收敛,益气明目,治汤火伤,夜盲症。”并说:“治夜盲:地耳二两,当菜常食。”《食物中药与便方》中亦有介绍:“夜盲:本品阴干,每日3~6克,水煎服。”

    枸杞子

    是中医最常用的补肝肾之物。《本草经疏》中记载:“枸杞子为肝肾真阴不足,劳乏内热补益之要药。老人阴虚者十之七八,故服食家为益精明目之上品。”中国药科大学叶橘泉教授介绍一法:“治夜盲,视力衰退:枸杞子6克,白菊花6克,泡水代茶。”

    红薯藤

    即山芋藤。也适宜夜盲症患者服食。民间习惯用红薯嫩叶50~100克,羊肝120克,一同煮食,颇有裨益。

    兔肝

    能补肝明目,故夜盲症患者宜食之。《圣济总录》中载有兔肝丸,“治肝虚目暗”。民间有用鲜兔肝二、三具,开水烫至半熟,空腹食用,对夜盲症效果很好。

    水獭肝

    性平,味甘咸,能养阴明日。《陆川本草》中即云:“獭肝治目不明。”民间有一经验,对夜盲雀目者,以獭肝、苍术等份为末,每服3~5克,1日2~3次,温水送服。凡患有夜盲症者,常食颇宜。

    鳗鲡肝

    俗称白鳝肝。性平,味甘,既能补虚羸,又含丰富的维生素A,患有夜盲症者宜常食之。《食物中药与便方》中曾介绍:“夜盲症:生鳗鱼肝脏,草决明子细末适量,捣和为丸,如小豆大,每服3克,1日2次,食后服。”

    韭菜花

    据现代营养分析,韭菜花富含蛋白质、脂肪、糖类及维生素A原、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等,适宜夜盲症及干眼病人经常食用。这是因为韭菜花中所含大量的维生素A原,可维持视紫质的正常效能,故宜常食之。

    马齿苋

    中医认为,马齿苋能明目。《开宝本草》又说它“主目盲白翳”。据现代研究,马齿苋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样物质,故能维持上皮组织如角膜及结合膜的正常机能,参与视紫质的合成,增强视网膜感光性能。所以,夜盲症患者常吃多吃些马齿苋,尤为适宜。

    决明子

    有清肝、明目的作用,为中医眼疾要药。如《本经》中早就指出:“决明子治青盲,久服益精光。”古代治疗夜盲雀目的方药中也经常用到决明子。因此,夜盲之人宜常食之。

    此外,夜盲症病人还宜食用红枣、芝麻、无花果、桑椹、胡桃、香榧子、金针菜、马兰头、菊花脑、苋菜、鸭肝、鳗鲡、何首乌、西红柿、黄豆、山药、黑木耳、蘑菇、甲鱼等。

更多中药材
  • 逍遥丸它的功效是疏肝解郁,养血健脾,它所治疗的病症是肝郁血虚脾弱之症,那说到这儿了,我们之前也讲过逍遥丸,我们逍遥丸的时候告诉大家了,这个方子所治疗的病症是情志不遂,肝气郁滞,因为肝是藏血之脏,出现了肝血亏虚,那么肝气郁滞日久,肝和脾的功能......
  • 那么我再仔细问问,患者提到了她神疲乏力,食欲不振,同时还有心慌气短,那么这个女性患者的面色是一个萎黄的,唇色是一个色淡的,脉象沉细弱,舌淡苔白。从这样的这种描述来看,患者是以失眠为主诉来就诊的,我们肯定要从心来入手了,但是我们还要看看原因所......
  • 大家好,今天跟大家分享一个病例,患者男,41岁,自述大便长期不成形,不敢吃油腻的东西,一吃油腻的东西就拉肚子,那么有时候大便还有不消化的食物,自己说这种情况已经有三年多了,期间也服用过一些药物,总是时好时坏,最近一段时间呢,患者因为工作忙,......
  • 其实也就是我们说到了男子到了五八四十岁的时候,就开始出现了肾气不足的表现,那么这种表现会在哪里呢?一个就是我们说的掉头发,那么再一个就是牙齿松动,那么这都是可以提示肾气不足,肾精亏虚了。所以很多40岁以上的男性朋友都非常注重养生,如果你也到......
  • 其实刚才我们说的这种情况的患者有很多,在中医临床上也很常见,今天跟大家分享一个病例患者,男,32岁,自述脖子疼,肩膀疼,后背也疼,总是感觉有些怕冷,肌肉的僵紧不适,尤其是在身体活动的时候,比如说扭头,转动身体,打喷嚏,弯腰,甚至咳嗽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