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少吃主食会损害到孩子健康

    “不吃或少吃主食”一直都是减肥人士高喊的口号,虽然不断有专家强调,不吃主食并不能减肥,反而可能影响健康。

    严重的是,最新的一些调查显示,越来越多的小朋友也加入了“少吃主食”的阵营中。其恶劣后果就是,有八成的孩子营养失衡,其中六成以上是因为主食的摄入量不够造成的。

    调查顾问

    胡小琪: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研究员、学生营养室副主任

    傅善来:上海市预防医学会养生保健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调查结果:

    孩子营养不良多半因主食不够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研究员胡小琪指出,2002年比1992年,谷类食物在人们的膳食比例中有所减少,城市儿童少年主食摄取量明显低于农村孩子。

    上海市儿童保健所最新的调查表明,84名2~6岁营养不良小儿中,粮食摄入量低于需要量的占66%,严重不足的患儿粮食摄入量只占膳良总热量的40.48%。换句话说,些营养不良患儿中,主要原因不是膳食中少鱼、少肉,而是主食没吃够。

    另一份资料是上海市疾控中心的调查报告,有24.08%~30.23%的上海市大中小学生处于营养不良状态。在上海市进行的一项调查中,1305名小学生和1277名中学生中,分别约有10%的小学生和中学生,早餐不吃主食,只吃牛奶、鸡蛋。中餐、晚餐粮食摄入量也不足。

    上海市预防医学会养生保健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傅善来说:“同样是营养不良,以前的年代是因为‘吃不饱饭’,而现在是‘不吃饱饭’,许多家长还是太缺乏科学的营养知识。”

    原因分析:

    孩子为什么“不吃饱饭”

    原因一:零食随时吃

    零食是造成孩子吃饭困难的第一大“罪魁”,调查显示:我国儿童零食消费率为35.1%,以晚上在家消费为主。零食吃饱了,连正经饭都不吃,更何况主食。

    专家支招:对待孩子吃零食的问题,应该像大禹治水一样,不能靠堵,而要科学疏导。近日出台的《中国儿童青少年零食消费指南》就是要让孩子科学地吃零食。不让零食影响食欲,最重要的是吃的时间和数量要控制,饭前1小时不要吃,让孩子保持饥饿感,才会好好吃饭(相关报道详见本报第462期《别害怕孩子吃零食》)。

    原因二:主食太单一

    无论是大学的食堂,还是中小学生的营养餐,在回收桶里最多的一定是米饭、馒头等主食。武科大中南分校商学院一项调查显示,食堂泔水桶内的剩弃物60%为米饭,全校1.6万名学生每年倒掉51.84万元。

    家长张先生说,孩子在学校吃了5年的午饭,几乎天天都是大米饭,主食太单一了。

    专家支招:主食内容的一成不变的确容易让孩子厌倦。除了学生营养餐的主食要常换常新外,家长也要学习让主食多样化,除了要让米、面交替上桌之外,有时候花一点小心思,就能让主食变得有趣,比如蒸米饭时加入一点玉米粒或葡萄干、红枣、豆等;蒸馒头时可以给孩子蒸小兔子、小松鼠或小毛毛虫,这样孩子一看就喜欢,能不爱吃吗?

    原因三:强调多吃菜

    调查中,几乎所有家长都有这样的想法,只要鸡、鸭、鱼、肉等高营养的菜肴孩子吃够了,营养就够了,主食少吃点没关系。忽视了孩子应以碳水化合物为主食。

    专家支招:很多家长都认为只有鸡鸭鱼肉有营养,只要孩子这顿饭把高蛋白的东西吃了,就很高兴,觉得这顿饭吃好了。可是往往很多孩子是摄入的热量不够,必要的碳水化合物,即粮食、米面吃得太少,因为孩子的基础代谢、运动和生长发育都需要能量的供应,碳水化合物是能量的主要来源。脂肪、蛋白质也可以在体内转化为糖来供能,这个过程很费事,如果只吃鸡鸭鱼肉,不吃主食、不吃饭,那么这些肉中的蛋白质就被转化成热能消耗掉了,长不到身上,而且很多代谢产物增加了肝肾的负担。时间长了,就会影响孩子的消化功能,造成脾胃不和,消化不良,反而抑制了食欲。

    原因四:妈妈要减肥

    在记者调查中,有一部分家长自己减肥不吃主食,孩子也受其影响。对于孩子肥胖,60%的家长也存在误区,认为给孩子减肥也要少吃主食。

    专家支招: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一般情况下,孩子是没有“减肥”一说的,只有控制体重。除非是肥胖症,才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减肥。家长减肥不吃主食本身也是极其错误的,不吃主食不仅不会瘦,还会引起很多健康问题。如果家长一定要控制饮食,那也不能耽误孩子,要注意给孩子设计营养餐,主食是一定要吃够的。

    孩子控制体重与大人的方法是不同的,大人主要是控制热量摄取,而孩子是通过运动增加消耗来避免脂肪堆积,达到控制体重的目的。

    专家建议:

    孩子一天要吃够多少饭?

    孩子一天究竟应该吃多少主食才算吃够呢?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研究员胡小琪指出,谷类食物是膳食宝塔的最基层,也应该是一天中摄取比例最大的一类。根据孩子进入青春期的早晚不同,不同阶段孩子吃主食的量是不同的。一般来说,小学生一天6两~8两,中学生8两~1斤。

    这是个大致的参考范围,家长可根据自己孩子的具体情况来定,只要在这个参考值上下稍做浮动,都是合理的。

    专家总结强调,饭不够,孩子血糖水平低,大脑的工作效率自然高不了。孩子肚子虽然不饿,可是学习紧张,大脑却缺少能量,难免头晕、反应迟钝、记忆力下降,影响到学习质量。

更多中药材
  • 首先呢,一个就是唇舌无力,可能临床上很多人都不会注意,怎么知道这个舌头和嘴唇儿没有力量呢?其实在这点上,中医我们常说的懒言少语,不愿多说话,这也是唇舌无力的一个表现。还有一点呢就是。舌头有齿痕,包括嘴唇的干裂,嘴唇的颜色的改变,这些都可以说......
  • 这个患者是一个王女士, 28岁,她的主诉便秘症状有十余年,这个患者是大便呢,平常是三五天一次,最近这患者发现呢,就是她有便意,但到厕所的时候就没有力气排出,爱出汗,气短,大便其实不是很干硬,成条形的,有时候会有黏滞不爽,有胃胀,有腹胀的一些......
  • 这个是临床上消化系统一个比较常见的疾病,很多原因都可以造成糜烂性胃炎,比如说我们的常见的是胆汁反流啊,对我们的胃黏膜造成损害,可以造成这个糜烂性胃炎,具体来说,在胃镜下为什么称为?糜烂为什么有时候称为浅表,简单跟大家说一下,就是浅表吧,他这......
  • 这个患者是一个严女士, 43岁,主诉啊就是这个口臭伴胃脘疼痛有三个月,这个患者三个月前,就自己感觉这个口臭是不可接受的,常常这个贪食辛辣食物,所以说口臭又会加重。伴有这个胃脘的有一个隐痛,还有胀闷不适,平时脾气比较大,容易急躁易怒,还有感觉......
  • 在临床上经常见到这一类患者,就是感觉嗓子里有东西,咳嗽咳不出来,一般呢都当咽炎治了好多年。比方说临床见到一些患者是老师用嗓子讲话比较多,呃,讲得多的时候会感觉声音嘶哑,然后嗓子也比较累啊,气力也不足。到耳鼻喉科去看,那么这个咽部啊,有这个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