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施行“性操纵”的后果

    上海某精神病院前不久发生过这么一件事:一个星期之内,先后收进两个急性发病的精神病人。他们是一对夫妻。先来就诊的丈夫伍明,是一位40多岁的中学教师。因情绪忧郁、自杀未遂而被诊断为“急性心因性抑郁症”。几天后他的妻子宋桃又被人用救护车送进医院,她因怀疑有人破坏她的家庭幸福,气恼之下产生破坏行为,而后跳楼自杀。她被诊断为“反应性精神病”。

    经过调查了解,他俩几乎同时发病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夫妻之间性生活不和谐。说得“透明度”大一点,则是妻子对丈夫过分施行“性操纵”的结果。

    伍明原是个忠厚老实、性格内向的知识分子。十年前与前妻离婚,后来在学校中结识了比他年轻五六岁的女同事宋桃,并产生了爱情而第二次结婚。婚后夫妻感情尚好,并生下一女孩。但宋桃心胸狭隘,对伍明管得很严。所以在学校中,伍明是有名的“妻管严”。然而,他在事业上是生气勃勃的。两年前,他撰写的一本有关中学生品德教育的书被出版,受到社会好评;他因此也常被邀请到其他学校去做报告,介绍经验。这时外校一位已婚女教师仰慕他的学识才化,就经常上门拜访、请教。有时也约伍明看看电影或到咖啡馆喝咖啡。这就引起宋桃疑心。她借口“物价飞涨”、入不敷出,要伍明交出每月工资及所有稿费、讲课费等额外收入。并规定他随身只能带一元零用钱,她的实际用意是限制他与那位女教师的来往。为此,伍明十分苦恼。但是,使伍明更加恼火的是宋桃对他实行性生活控制。宋桃一不如意,就不让他同床,甚至连续一两个月采取隔离措施。这使伍明十分反感,情绪抑郁。然而,在此种情况下,有时当宋桃一时“心血来潮”要与他同房时,伍明又莫名其妙地阳痿不举。这一下宋桃又抓到话柄了,大骂伍明“有外遇”,“刚与别的女人干过”……于是暴发一场激烈的舌战。从此之后,宋桃与伍明分床就寝。

    俗话说,人的耐性是有限度的。伍明忍无可忍,在他的第二本书出版后,就隐瞒了一部分稿费,背着宋桃与那位女教师交往。据了解,他们二人并没有任何越轨行为。但是他承认,由于得不到妻子的爱,他在内心里暗暗喜欢上这位女教师。可是,他只是精神上爱她,并不敢越雷池半步。有一次,为了解闷,伍明就约那位女教师去咖啡馆说说话,就在这时,宋桃闯进了咖啡馆大吵大闹。这位女教师大方地对宋桃说:“我确实敬爱伍老师,也很同情他的痛苦。但是,即使他与你离了婚,我也不会嫁给他。我还爱自己的家呢!不过,伍明讨了你这么个泼妇,也实在不幸!”说完,她随即打电话给自己的丈夫。她丈夫来后,了解了情况,对着宋桃幽默地笑笑,便挽着女教师的手离去。宋桃因为受到奚落,便激怒地去找学校及教育局领导,告伍明的状,伍明受不了这委屈,当晚回到家,就服了大量安眠药。

    次日清晨,当宋桃发现伍明口吐白沫,立刻将他送到医院抢救。伍明醒后,仍不理睬坐在旁边的妻子,并仍有强烈的自杀念头。于是宋桃听从医生的建议,将伍明送到精神病医院。但第二天,宋桃到医院探望时,伍明仍然不睬她,反而向学校领导提出要与宋桃“离婚”,否则就要“出家为僧”。面对此情此景,宋桃如同受到当头一棒,心里想不开,第三天便精神错乱了。她怀疑有人害她,说是“坏女人、狐狸精要破坏她的家庭,她不想活了”。在把彩电、电冰箱等一阵打砸之后,就从二楼跳了下去,摔断了左腿,后被人送到医院抢救。

    就这样,几天之内,伍明、宋桃夫妻双双住进精神病院,只留下他们的小女儿在家中哭泣。这悲惨结局的原因是什么呢?精神科医生在调查了解了事件的始末后认为,悲剧的“罪魁祸首”是宋桃施行的“性操纵”手段。

    “性操纵”实际上是一种变形的用“性”来交换的“商品思想”。这不但会降低自己的人格价值,而且在丈夫心目中也会滋生或加重了对妻子的鄙视心理,结果只能助长了夫妻之间的“离心力”。总之,不论妻子或丈夫,都应当对本身的优点与缺点有自知之明。当配偶由于自身的某个缺陷而有某些补偿性表现时,只要没有越轨行为,就应当给他们一定的自由。越限制得紧,就越会造成相反的结果。要用信任的态度给配偶社交活动的自由。信任自己的爱人是很重要的,如果没有基本的信任,那么就谈不上有什么真正的爱情了。

更多中药材
  • 魏文浩 魏斋 河北省保定市清苑县中医医院倒换法,以金元刘河间(《宣明论方》卷十五)的倒换散为代表方。此方治癃闭不通,小腹急痛,无问久新。亦属关格之病。《诸病源候论·关格大小便不通候》指出:“关格者,大小便不通也。大便不通谓之内关,小便不通谓......
  • 郭俊田 河南省西华县人民医院失瘖有虚实之分。《景岳全书》曰:“喑哑之病当知虚实;实者其症在标,因窍闭而瘖也,虚者其症在本,因精气内夺而瘖也。”《张氏医通》曰:“失音大都不越于肺,然须以暴病得之,为邪郁气逆,久病得之为津枯血槁……”实证 实证......
  • 皋永利 山东中医药大学关于“辨证分型”,中医界又有争论,反对意见认为,“辨证分型”会固化辨证论治的灵活性,有违辨证论治的根本精神,不利于中医临床思维的发展。笔者以为这是对“辨证分型”的误识。“辨证分型”对中医贡献巨大,不容否定。是对疾病基本......
  • 笔者从事中医临床15年来,体会到要学好中医,须多读经典,兼阅中医各家学说,博众家之长,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学古人之法之方很有必要,但师古而不可泥古,古法古方亦可新用。笔者将名医吴又可的“三甲散”用来治疗肝硬化腹水多例,均取得较满意的......
  • 冯某,女,43岁,2010年10月13日初诊。患者主诉平素怕冷,遇寒则咳,咳则遗尿,已达五六年之久,秋冬季节加重。数年来,屡次求医,中、西药物服用颇多,然疗效欠佳,因友人介绍,故来就诊。刻诊见舌淡胖,苔白微腻,脉沉迟无力,右尺尤甚。脉症合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