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家庭会影响孩子的自尊

    王晓和张颖是大学同学。王晓的父母都是大学教授,虽然家庭经济收入并不高,父母每月的收入加起来不到2000块钱,但是王晓从小就和父母生活在一起,在父母身边长大,并从父母那里感受到了家庭的爱和温暖。

    张颖的父母在高中毕业后都当了个体户,家庭经济条件很好,每月收入在万元以上,由于工作太忙,没时间管孩子,所以,张颖从小就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爸爸妈妈偶尔才去看她一次,高兴的时候给她买这买那,不高兴的时候常常对她严厉训斥,张颖从未感受到父母的爱和温暖。

    那么王晓和张颖两人的自尊会有什么不同呢?

    心理学家认为,家庭是孩子社会化的主要场所,也是社会化的最先执行者和基本执行者。孩子的社会知识、道德规范和社会行为首先是从家庭中获得的。同时,社会的价值观念和社会化的目标也是首先通过父母传递给孩子的。自尊既然是社会化的重要方面,当然也会首先受到家庭的影响,家庭中的各种因素(如家庭的结构、经济收入、教养方式等)和父母本身的特点(如父母的职业、受教育水平等)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孩子自尊的形成和发展。

    父母教养方式是家庭因素中对孩子自尊发展影响最大的因素,它不仅影响孩子自尊发展的水平,而且影响孩子自尊发展的速度和方向。心理学家们通过研究后发现,父母对孩子采取温暖与理解的教养方式会促进孩子自尊的发展,提高孩子的自尊水平;相反,如果父母对孩子采取:惩罚与严厉过分干涉拒绝与否认过度保护等教养方式则会阻碍孩子自尊的发展,降低孩子的自尊水平。

    父母的受教育水平是家庭因素中影响孩子自尊发展的第二大因素。心理学家通过研究发现,父母的受教育水平越高,孩子的自尊水平也越高。父母的受教育水平虽然不是影响孩子自尊发展的直接因素,但是它可以通过其他途径间接发挥作用。一方面,受教育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父母的理想、情绪、家庭关系、生活方式、教养方式等;另一方面,受教育水平决定着父母的职业地位,而职业地位又决定着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从而也决定着家庭的物质生活条件。这些精神的和物质的条件结合在一起,就会造成影响孩子自尊发展的条件积累。

    家庭的结构也是家庭因素中的重要方面,心理学中一般把家庭结构分为核心家庭和非核心家庭两种。前者是指由父母和孩子两代人组成的家庭,后者是指由父母、祖父母或外祖父母与孩子三代人甚至四代人组成的家庭,或者是孩子直接由其祖父母或外祖父母抚养的隔代家庭。心理学家通过研究后发现,核心家庭的孩子其自尊发展水平高于非核心家庭的孩子,这可能与两类家庭对孩子的教养态度和教养方式不同有关。非核心家庭比核心家庭在教育子女上有更多的弱点,一般来说,祖辈对孙辈多偏重抚养,而父母对子女则不仅注重抚养,还注重教育,核心家庭更多地使用正确的教育方式。

更多中药材
  • 王金亮 侯红霞 山西省平遥县中医院喻嘉言云:“脾胃者土也,土虽喜燥,然太燥则草木枯槁,土虽喜润,然太湿则草木湿烂,以补滋润之剂,使燥湿相宜,随证加减耳。”补脾胃者,当使燥湿相宜,医者选方用药,当以甘味为主。《内经》指出:“五味入胃,甘先入脾......
  • 马建国 山东曲阜第二人民医院蒋某,女,51岁。2010年12月3日初诊。述其2010年3月以来,在无明显诱因情况下,双手掌指、足底开始起粟粒至高梁粒大小水疱,密集或散在分布,不久即变成黄绿色脓疱,有痒热感,反复而发9个月。其间曾去几家医院检......
  • 王兵 中国中医科学院“风为百病之长”源自《黄帝内经》,《素问·风论》曰:“风者,百病之长也,至其变化乃生他病也。”王冰注曰:“长,先也,先百病而有也。”《素问·骨空论》亦曰:“风者,百病之始也。”外感六淫,风淫为始,风邪为外感疾病初起的主要......
  • 何钱 贵州省江口县人民医院五苓散出《伤寒论》,原书将泽泻、猪苓、茯苓、白术、桂枝捣为散,以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多饮暖水,汗出愈,如法将息。现代多做散剂吞服,每服3~6克,或作汤剂水煎服。小儿可根据体重、病情等控制剂量,但一般不宜过轻。贵......
  • 孙国印 孙君山 湖北省十堰市郑家沟社区卫生服务站李某某,男,36岁。2010年5月20日初诊。耳鸣,耳聋2周,伴头晕目糊,口苦咽干,五心烦热,易怒,舌苔黄腻,脉细数。此乃肝肾阴虚,肝胆火盛,热扰清窍所致,治疗宜清少阳郁热,滋阴镇下并用。处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