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改善脂肪肝

    【概述】

    脂肪肝是由于脂肪在肝细胞内过度沉移山倒海所引起的一种病症。一般分为酒精性脂肪肝和非酒精性脂肪肝二大类。前者与酗酒有关,西方国家常见,我国也有增长的趋势。本节重点讨论的是非酒精性脂肪肝(下简称脂肪肝),肥胖是引起本病症的主要原因之一。近些年来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使得脂肪肝的发病率迅速上升。据统计,我国目前人群中,脂肪肝的发病率已达到5-10%。值得注意的是,我国儿童随着肥胖症发病率的增高(如上海市由1992年的5.1%猛增至2001年的11.9%),肥胖儿童中的脂肪肝发病率也达43.1%,接近肥胖成人的发病率(50-60%)。一般而言,单纯的脂肪肝多没有明显的症状,也不会引起肝硬化,但如不加防治,可进一步引起脂肪性肝炎,导致脂肪性纤维化、脂肪性肝硬化,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它的防治已经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脂肪肝的防治,首先是改变饮食结构,包括少吃高脂肪类、高胆固醇类食物,尤其油炸油煎食品。应限止食盐的摄入,多进食高蛋白质食物如豆腐、瘦肉、鱼虾等,新鲜蔬菜,特别是大蒜、洋葱等,适量多饮水也有一定帮助。其次是减肥,保持标准体重。另外,每天进行适当的锻炼也十分必要。

    针灸防治脂肪肝,可分二个方面,一是直接通过减肥来改善肝脏脂肪浸润程度,其取穴及刺灸之法可参考减肥一节;一是直接治疗脂肪肝,这项工作的开展还是近10余年的事,但已积累了一些经验。方法上有针刺、耳针、穴位注射及穴位贴敷等都有一定作用。

    方法:

    - 体针 -

    取 穴:

    常用穴:分为二组。(1)肝俞、期门;(2)京门、章门 。

    备用穴:中封、太冲、蠡沟、足三里、三阴交、丰隆、阴陵泉。

    操 作:

    常用穴每次取一组,二组交替。备用穴每次取3-4个,可轮流取用。以28-30号1.5寸毫针刺入至得气后行中强度刺激,留针20-30分钟其间行针1次。隔日1次,3个月为1疗程。疗程间停针1周。一般须治疗2个疗程。

    效 果:

    疗效标准:临床治愈:临床症状均消失,大便成形,体重下降,B超示肝脏形态回声恢复正常,小血管显示尚清,血脂均恢复正常。显效:症状明显好转,肝区无隐痛感,脘腹偶有痞胀,B超示肝后缘回声衰减明显减轻,小血管显示尚清,血脂下降20%-30%。有效:症状好转,肝区痛胀减轻,乏力,B超示肝后缘回声衰减减轻,血脂未下降。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

    以上法共治60例,结果:临床治愈21例,显效13例,有效14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80.0%。

    注意事项:

    (1)应用本法应与改变饮食结构,适当节食相结合(下同)。

    (2)针刺背部穴、侧胸穴注意不可太深,以免引起气胸。

    (3)可配合服用中药降脂汤:生山楂、丹参、莱菔子各30g,首乌、草决明各20g,泽泻、郁金、半夏、木瓜各10g,陈皮6g,随症加减。日1剂水煎服,30剂为一疗程。

    (4)本法适用于中、轻度脂肪肝患者。

    - 穴位电刺激 -

    取 穴:

    常用穴:肝俞、中脘、章门。

    备用穴:足三里。

    操 作:

    应用运经推按仪进行穴位治疗。选穴:轻者选右肝俞(-)、中脘(+),加双足三里;重者选右章门(-)、中脘(+)、左中脘(+)、左章门(-)。(+)、(-)表示正、负极,约束和固定电极,用Ⅳ频率输出量刺激穴位(25%-35%)。亦可采用手柄电极在主要穴位点穴,每一穴位点10秒左右,强度以能耐受为度。上法每次均为30分钟。日1次。疗程为1个月。

    效 果:

    共治80例。以类似上述疗效标准评定:结果临床痊愈55例,有效14例,显效6例,有效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7.5%;

    注意事项:

    (1)本法集针灸、按摩、电疗、药疗于一体,具有活血理气、祛瘀化湿除痰作用,可用于不同程度的脂肪肝患者

    (2)本法要求有特定的仪器,不易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穴位注射 -

    取 穴:

    常用穴:三阴交、足三里。

    备用穴:内关、太冲。

    操 作:

    常用穴与备用穴交替选用,也可四穴均取,每次取一侧,二侧轮用。总之每次取四个穴位。药液用丹参注射液4ml,以5号齿科针头,垂直进针,上下提插,有针感后回抽无血,快速注入穴内,每穴注入1ml;隔日1次,15次为1疗程,疗程间隔4-5日。

    效 果:

    以上法共治50例,结果:痊愈25例,显效15例,有效7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4.0%。

    注意事项:

    (1)本法一般要求治疗4-5个疗程。适用于中、轻度脂肪肝患者。

    (2)内关及太冲穴在穴位注射时不可大幅度提插,注药时也应缓慢推入。如患者局部感应强烈,可注入0.5ml。

    - 耳针 -

    取 穴:

    常用穴;肝、脾、耳中、内分泌。

    备用穴;耳背肝、三焦。

    操 作:

    常用穴均取,备用穴酌加。每次取一侧耳穴,二侧交替使用。穴区作严格消毒,在探寻到敏感点后,以无菌的一次性28号0.5寸的毫针刺入,略作捻转以加强刺激量,留针30分钟。隔日1次,20次为一疗程。

    效 果:

    以本法治疗脂肪肝60例,结果,临床痊愈5例,显效23例,有效24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86.7%。

    注意事项:

    (1)本法适用于轻度脂肪肝患者治疗。

    (2)如用于预防,可用王不留行子或磁珠贴压,取穴同上,每周换贴二次。

    - 针灸 -

    取 穴:

    常用穴:分二组。(1)复溜、足三里、三阴交、内关;(2)关元、肾俞

    备用穴:合谷、太溪、太冲。

    操 作:

    常用穴第一组用针法,可酌加备用穴1-2个,以28号1.5寸毫针刺入,得气后施提插手法,留针30分钟。中间行针2次。取针后,取二段长约5cm 的艾段放于温灸合内施灸,或以艾条作回旋灸法,每穴施灸10-15分钟,至局部皮肤潮红。隔日1次,10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5天。

    效 果:

    共治46例,结果,临床痊愈27例,有效15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1.3%.。

    注意事项:

    (1)本法可用于轻中度患者,重度患者,也有一定作用。

    (2)针刺应用提插手法,一般为平补平泻,体质强者用泻法,体质弱者用补法。施灸时要求有较充足的时间,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更多中药材
  • 大家一看名字,麻黄根和麻黄根本就是一种东西嘛,名字相像的物种有许多,然而他们有时并不是同一种植物,就像麻黄根和麻黄两者的功效截然不同;我们来看一下麻黄根和麻黄的区别,麻黄,发汗散寒,宣肺平喘,能利水消肿;麻黄根,治阳虚自汗和阴虚盗汗;两者完......
  • 现在的女性朋友大多数都在遭受着痛经的困扰,有时候来月经之后,就会喝红糖水来缓解痛经的情况,红糖水还具有补血的作用;现在喝红糖水的方式是越来越多,比如使用生姜加红糖水具有暖胃驱寒的作用,生姜葱白红糖水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喝过,那么生姜葱白红糖水的......
  • 我们在做菜的时候都会放一些大葱,觉得这样炒出的菜味道更加鲜美,其实大葱除了可以作为配料以外,还有着很高的药用价值呢,很多人在感冒发烧的时候会喝一些葱白水,这是因为葱白具有发汗解表的功效;萝卜也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蔬菜,那么葱白萝卜水的功效与作......
  • 在北方很多家庭都喜欢吃饺子,尤其是过年的时候,几乎每家每户都会选择包饺子的方式来庆祝新年的到来,饺子的馅儿有很多种,但是无论是哪一种馅儿都离不开一种东西,那就是葱,葱能很好的提升馅儿的味道,而且还能够去腥味,那么到底葱白汤的做法及功效是什么......
  • 大家都听说过一句话,那就是民以食为天,无论是我们处在什么恶劣的生活条件之下,只要有食物和水我们都是能够顽强生活的,现在人们的生活是越来越好了,所以渐渐的对身体的健康和营养均衡开始重视了起来,大多数的朋友都喜欢吃蔬菜,比如紫苏,那么到底紫苏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