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按摩]按摩膀胱清湿热

    膀胱位于小腹中央,小儿的膀胱高出骨盆上方,贴腹前壁,成人在骨盆内,前贴耻骨联合,而女性则与阴道、子宫邻接。膀胱具有贮尿和排尿功能。

    按摩部位

    按摩部位主要在膀胱区进行,膀胱区位于小腹中央。

    按摩方法

    ⒈张掌,一手或两手掌重叠,按放在小腹中央,先顺针方向转动按摩20次,再逆时针方向按摩20次。

    ⒉用掌根从小腹中央向下推按至耻骨联合上缘,反复操作3分钟。

    按摩作用

    本法能直接作用于膀胱,有清湿热、利膀胱的作用,对膀胱病变所致的尿频、尿急、尿痛、小便不利、尿闭等有一定防治作用。

    注意事项

    ⒈推时掌根要用力,向下压力宜大。

    ⒉可配合点按背部膀胱俞穴,以增加效果。

    按摩胞宫调月经:

    胞宫即子宫,位于小腹部,在膀胱之后,是发生月经和孕育胎儿的器官。

    中医认为,胞宫与督脉、任脉、冲脉关系密切,三者均起于胞中,而督脉被称为是“阳脉之海”,任脉有“主胞胎”之说,冲脉能调节十二经脉气血,与妇女月经有密切关系。

    通过按摩子宫区域,对于子宫保健、妇女保健,乃至机体的健康,十分有益。

    按摩部位

    按摩部位主要在小腹中央的胞宫区进行。

    按摩方法

    张掌,一手或两手掌重叠,按放在小腹中央,先顺时针方向按摩30次,再逆时针方向按摩30次。

    按摩作用

    本法能直接作用于胞宫,具有调节月经作用,对胞宫病变所致的月经量过多或过少、行经期延长、闭经、痛经等,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注意事项

    ⒈妊娠期忌用本法。

    ⒉如月经量过多,应在经期暂时停用本法。

    按摩肺区调呼吸:

    肺位于胸腔两侧,左右各一,在所有脏器中,其位置最高,故称“华盖”。两肺之间为纵隔,其间有心脏及神经、淋巴、血管等。

    中医认为,肺主气,司呼吸,主宣发和肃降,通调水道。因肺叶娇嫩,易被邪侵,通过按摩,可使肺部的功能增强,有助于祛病健身。

    按摩部位

    按摩主要在胸胁部的肺区进行。

    按摩方法

    ⒈两手掌分别置于左右侧胸胁部,作自上而下的推摩活动,连做1分钟。

    ⒉五指并拢微屈,拍击胸胁部,自上而下,反复进行。可用两手同时拍击两侧胸胁部。也可以一手拍打一侧,两侧交替进行。

    按摩作用

    本法能直接作用于肺脏,加强肺的宣发肃降、通调水道、通利鼻窍、荣养皮毛功能,对呼吸系统疾病有良好的防治作用。

    注意事项

    ⒈拍打用力要从小到大,动作协调。

    ⒉配合点按背部肺俞穴,效果更好。

    按摩肝胆理气机:

    肝脏位于右季肋区,肝上界与膈同高,约平齐右侧第5肋间,可随呼吸上下移动。成人肝下缘不超过右侧肋弓,胆囊位于肝下面,分泌胆汁,影响到消化和情志活动。

    中医认为,肝主疏泄,主藏血,主筋爪。若肝失疏泄,气郁不畅,可以出现胸胁、两乳及少腹胀痛、不思饮食等;肝气上逆可引起头目胀痛、面红目赤、易怒等;肝气郁结可引起胁痛、口苦等;肝血不足则可见两目干涩昏花、肢体麻木、屈伸不利等。

    按摩部位

    按摩主要在右季肋部肝胆区进行。

    按摩方法

    ⒈用拇、食、中三指撮捏右季肋部皮肤,自上而下进行捻动,反复操作3分钟。

    ⒉张掌,一手掌或两手掌重叠,按放在右季肋部,自右向左横擦3分钟,使局部皮肤发热。

    按摩作用

    本法能直接作用于肝脏和胆囊,而加强肝胆的疏泄功能,使气机调畅,气血和调,经络通利,情志调畅。

    注意事项

    ⒈捻时要用手指腹部,对称用力,做搓转活动,边捻边移动位置。

    ⒉配合点按背部肝俞穴和胆俞穴,效果更好。

    按摩谷道通二便:

    谷道,又叫肛窍,是古人的说法,实际上指肛门。肛门为大便排泄的通道。

    中医认为,肠道糟粕的排泄,也要依靠肾脏气化的推动。若肾气充足,大便排泄畅利;若肾阴亏损,可致肠液枯涸而便秘;肾阳虚衰,则气化无权,而致便秘;或因封藏失司,而见久泄滑脱。长期便秘,可导致痔疮、肛裂,还可诱发脑血管意外、心肌梗死等。

    按摩部位

    主要按摩肛门。

    按摩方法

    一侧手指自然并拢,伸直,用掌面着力,紧贴肛门部进行自后向前直线往返摩擦,以擦热为度。两手交替进行,可反复数次。

    两手相叠,按揉腹部,边按揉边向下移动,连做3分钟。

    按摩作用

    本法有通调任督、疏通气血的作用,可用于防治肛门和循环系统疾病。

    注意事项

    ⒈在按摩前应清洗肛门,保持皮肤清洁卫生。

    ⒉按摩要有一定节律性,连续不断。

    按摩脾区助运化:

    脾主运化,与胃同为后天之本。机体生命活动的持续和气血津液的生化,都有赖于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所以又称脾胃是“气血生化之源”。脾胃的健运,能促进机体的气血充足,促进健康。

    金元时期名医李东垣说:“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在临床实际中,各种病症均可通过调理脾胃而收到祛病健身的效果。

    按摩部位

    按摩主要在脾胃区进行,脾胃区位于左肋弓至右肋弓下缘。

    按摩方法

    张掌,一手掌或两手掌重叠,按放在脾胃部位,先自右向左平推30次,再自左向右平推30次。

    按摩作用

    本法对脾胃的运动有双向调节作用,在其功能亢进时,按摩后能使其运动减弱;在功能减弱时,则能使其加强。此外,经常做脾胃区按摩,还有健美作用,这是因为脾主肌肉,全身的肌肉依靠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来营养,才能使肌肉丰满、发达、健壮。

    注意事项

    ⒈按摩时手掌要紧贴皮肤,向下的压力不可过大。

    ⒉配合点按背部脾俞穴,效果更好。

更多中药材
  • 大家好,在我临床看病,这个脾肾阳虚这个正行,我在临床上还是比较容易见到的,无论年轻的患者也好,还是年老的患者,有许多它就是有脾肾阳虚这个表现,关于这个脾肾阳虚,那是先补肾呢,还是先补脾,中医往往讲的是阳虚则寒,那么这一类患者,一般都有怕冷的......
  • 大家好,今天再跟大家讲一讲这个肾虚,说到肾虚,肯定会有人问,这个肾虚到底能不能自己恢复啊?针对这个问题,我来跟大家分析一下,建议大家点赞,收藏,转发给你身边有同样症状的人。那么我要跟大家说的是呢,肾虚是有可能自我恢复的。那么首先要看我们这个......
  • 今天我继续跟大家分享一个病例。男性患者, 29岁,偏瘦一点,它的主要症状呢,头脑就是不清亮,反映问题呢就比较迟钝,然后他有头晕,特别困倦,然后有失眠,还有耳鸣。手脚呢,特别怕凉,在心脏科也看过,说他的心率,只有40次到50次,但是心脏科建议......
  • 大家好,今天我继续跟大家聊一聊脾胃虚弱,脾胃虚弱在我们脾胃病科临床上是非常常见的一个类型啊,那么往往有这个脾胃虚弱夹杂着许多的原因啊,每个人情形都不一样,那么就是从脾胃虚弱来讲,在临床上我们常见的有哪些症型呢?今天我跟大家一起来总结一下吧。......
  • 大家好,今天来跟大家再说一说反酸烧心这类疾病吧,希望大家可以点赞,收藏,转发给你身边有同样症状的人。在临床中啊,这样的一个患者现在特别的多见,那么同时现在呢,这个春天,这个天气啊,也是胃病,脾胃病高发的一个季节,那么反酸的症状也越来越多,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