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食物“发性”5法避免

    避免食物“发性”5法

    食疗营养师运用每一种食物特有的性味,通过辨证施膳,来达到治病、防病、调养的目的。如果忽略了食物的这些特性,就能诱发疾病,引动宿疾;如果在生病服药、或病后调养期间,进食了与药相反或与病性相因的食物,就能削弱药力,加重病情。这就是食物的“发性”。避免食物“发性”的基本方法有以下五点:

    掌握食物的性能

    食物和药物同源异流,从本质上说,食物也有药物的基本特征,即四气、五味、升降浮沉等,只是它的性能没有药物明显和剧烈,一般情况没有赋予它治病的功能。如果使用食物来调理或治疗疾病时,不能准确掌握食物的性能,就会使食物的“食性”变成“发性”,出现以热散热、以寒驱寒的医误。如当服用解表、透疹药时,又食发冷之性食物,就会因其收敛升气,影响解表透疹药物的功效。所以,要最大限度的发挥食物的食性,避免食物的发性,掌握食物的性能是对食疗工作者最基本的要求。

    必须辨证遣食

    辨证遣食是建立在对食物性能和对疾病病性准确掌握的基础上的。一般来说,凡患热性疾病时,应禁用或少食辛辣厚味等发热之性食物;凡肝阳上亢、虚火上升之证,应禁用或少用腥臭膻味等发风之性食物;凡脾肾虚弱、湿浊壅盛之证,应禁用或少用甘甜柔腻等发湿之性食物;凡患寒性疾病时应禁用或少用生冷冰沁等发冷之物;凡患气郁化火、血络损伤之疾病时,应禁用或少用炽烈窜动等发血之性食物;凡气机阻塞、积滞壅隔,应禁用或少用壅实厚重等发滞之性食物。

    根据中药“相畏”原理减轻或消除“发性”

    所谓“相畏”就是指用某类食物的性能来减轻或中和另一类种食物的性能,从而使得各扬其长。比如用糯米、饴糖、蜂糖等食物来滋养人体,如果不计后果,一味无原则使用,往往能启动其“发湿之性”,给身体造成损害。所以用滋润之品时,往往应佐用一些行气导滞之品,如扁豆、薏苡仁、橘皮、茴香等,以克服滋润之品阻遏脾胃气机而酿生湿浊痰饮的“发湿性”。

    通过对食物的加工来减轻食物的“发性”

    对食物使用前的加工,往往可以减轻或消除食物的发性,这与中药经过炮制后可以减轻或消除毒副作用理出一辄。比如黑豆、黄豆、青豆等有很好的补肾益脾、延年益寿的作用,但是用整豆则很难消化,容易诱发气机阻滞、腹满胀气等“发性”的产生,影响了补益食性的正常发挥。如果将其用水泡、磨浆、加热、发酵、催芽等方法加工后,其食性明显提高,而“发性”得到有效遏制。如豆浆中的蛋白质消化率由整豆的65%提高到85%,豆腐则提高到96%左右。再如蒸蛋、蛋花、荷包蛋、煎炒蛋、水煮整蛋的消化吸收率依次降低,而其发性依次增加,这些都是不同的加工制作方法对食物“食性”和“发性”所产生的不同影响。

    根据五脏生理功能的喜恶特点避免食物“发性”

    中医从数千年的医疗实践中发现,人体脏腑组织对食性是各有所喜,各有所恶,如“心喜苦”,“肾喜咸”……“肝病禁辛”,“心病禁咸”,“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在临床上,根据脏腑组织对这些食性的亲疏特点,有针对性地选择食物来治疗或调理疾病,就会大大减少食物的“发性”。

    发物能诱发或加重某些疾病,但另一方面由于发物具有的催发或诱发作用,食疗上还用于治疗某些疾病,如麻疹初期,疹透不畅,使用蘑菇、竹笋等发物,可起到助其透发、缩短病程的作用。又如多食海腥发物以催发牛痘等,都是利用了发物具有的透发作用。

    食物“发性”是食疗学的一个特殊概念,正常情况下,每一种食物都有其特有的性味,而食疗营养师正是运用这些性味,通过辨证施膳,来达到治病、防病、调养的目的。如果忽略了食物的这些特性,就能诱发疾病,引动宿疾;如果在生病服药、或病后调养期间,进食了与药相反或与病性相因的食物,就能削弱药力,加重病情。这就是食物的“发性”,这种具有发性的食物,又叫“发物”。这里的“发”有“与身为害”意思。

更多中药材
  • 银耳在很多消费者的眼中觉得是一种食材而已,但其实银耳还有很高的药用价值。那么,银耳的医用价值有什么?银耳味甘、淡、性平、无毒,既有补脾开胃的功效,又有益气清肠、滋阴润肺的作用。既能增强人体免疫力,又可增强肿瘤患者对放、化疗的耐受力。银耳富有......
  • 艾条是我们中医临床上比较常用的一种中药材,这种药材在具体的使用过程当中,以熏艾和艾灸两种方式为主。艾条的作用主要是温筋通络,对于一些风湿关节性疾病有很好的治疗效果,艾条的功效根据其质量会有所差异,越是放置时间长的艾条渗透能力越强,其治病效果......
  • 肉桂是在我国的南方地区十分常见的一种植物的干燥之后的树皮,它的气味是浓烈的香气,所以它可以作为调料出现在食物当中,除此之外,它还有非常高的药用价值,是一种重要的药材,中医上面说,肉桂可以补温肾阳,还可以填精补血,同时对于一些人体内因为阴盛阳......
  • 很多人对你艾灸的具体功效已经非常的熟悉,甚至以为艾灸不会导致任何副作用。这种想法不正确,艾灸也是有副作用的,比如说可导致皮肤起泡,甚至导致皮肤化脓。如果是起的小泡泡,大多数人是可以接受的,如果是起泡非常的普遍,非常的严重,则需要重视起来了。......
  • 韩信草,是一种非常好的植物,同时也是一种非常有用的药材。韩信草的模样也是极好的,不是像其他的中药材那样模样一般,很难辨别出来。很多的中医都非常喜欢用韩信草来调配一些药物,让人们的身体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说了这么多,大家有的还不知道韩信草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