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中药助你防秋燥

    中医认为,秋季与人体五脏中的“肺”相对应,所以秋季容易出现呼吸系统疾病;再加上空气干燥,人们容易出现咽干、咽痒、干咳少痰等症状。以下几种中成药可以帮你预防和治疗这些症状。

    秋梨膏

    由秋梨、浙贝母、麦冬等制成,有养阴生津、清热润燥、止咳化痰的功效。有干咳气短、痰少而稠、口咽干燥、声音嘶哑、午后潮热等症状的人适用此药。成人每次服15g,每日2次,温开水调服。7岁以上小儿每次服7.5g,3~7岁小儿每次服5g。

    橘红丸

    由橘红、栝楼皮、石膏等制成,有清肺热、润燥化痰的功效,适用于咳嗽不止、夜间加重、咳痰量多而且色黄质稠、喘息气急、口舌干燥等症状的人。成人每次服1丸,症状严重者加倍,每日2次;空腹温开水送服。

    蜜炼川贝枇杷膏

    由川贝母、枇杷叶、苦杏仁、桔梗、蜂蜜等组成,具有清热润肺、止咳平喘、理气化痰的功效,当出现痰多、胸闷、咽喉痛痒、声音沙哑等症状时,可以服用此药。成人一次口服15毫升,每日3次;小儿酌情减量。

    风寒咳嗽、湿痰咳嗽的患者忌服上述药物。在服用上述药物时应注意忌食辛辣燥热的食物,如辣椒、胡椒、羊肉、桂皮等。

    此外,中医素有“药食同补”的说法,在服用上述药物的同时,还可以辅之以一些润燥的食物,例如百合、白菊花等,其中百合熬粥、炒食均可,白菊花可以用开水泡茶饮。此外,梨肉有清热解毒、润肺生津、止咳化痰的功效,与荸荠、蜂蜜、甘蔗等榨汁同服,效果更佳。石榴甘酸,有生津液、止烦渴的作用,捣汁或煎汤饮均可。葡萄酸甜可口,能生津液、利小便。荸荠可治疗热病伤津、口燥咽干、肺热咳嗽、痰浓黄稠等症,与莲藕榨汁共饮,效果更好。

更多中药材
  • 第一种类型:心火偏亢,症状表现为心烦不寐、烦躁不宁、怔忡、口干舌燥、小便短赤、口舌生疮、舌尖红、苔薄黄、脉细数,我们调理的方法是:清心泻火,宁心安神。第二种类型:肝郁化火,症状表现为急躁易怒、不寐多梦甚至彻夜不寐、伴有头晕头胀、目赤耳鸣、口......
  • 减肥现在临床呢,我们中医减肥的方法很多。第一个是针灸减肥,就是我们针灸当中的针刺啊,穴位埋线,拔罐,以及我们穴位按摩,这些方法都可以达到减肥的目的。第二个方面,我们是药食同源的方法,我们中药中的代餐饮,药膳这些东西,从饮食和运动方面,以及心......
  • 俗话说这个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春天是万物生长的季节,人体也不例外,人体新陈代谢旺盛,血液循环加快,呼吸消耗能加强,尤其是处于生长期的儿童来讲,生长激素分泌增多,为正处于我们生长发育期的儿童也创造了黄金条件。因此家长应该抓住孩子生长的这个黄金......
  • 从我们的描述症状来看是月经量少,颜色发黑,并且这个时间比较长,我们中医辩证呢,就可以归为血虚加血淤还有气虚的症状,我们治疗就用针灸啊,用艾灸啊,然后吃点补气活血化瘀的这些中药进行调理。......
  • 特禀质就是过敏一族,容易过敏,特别是在春暖花开的时候。比如特禀质在面对灰尘啊,花粉啊,还有对我们这个家里养小宠物啊,吃的这个鱼虾螃蟹之类的过敏,这个类人特禀质比较多见,并且比较困扰生活,这个过敏体质与我们的生理缺陷和免疫力有很大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