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酒为什么能增强中药的疗效

    早在春秋战果时期,人们就认识到用酒来炮制药物可以增加药物的疗效,即使是现在,中药房里的许多中药还需经过酒的炮制。《中国药典》收载的常用酒制中药近50多种,名方中酒制中药入药也不少。因酒具有温通血脉、行药势之功效,在服用部分中药或中成药时,如果能用酒浸泡后饮用或用温酒送服,将会更好地发挥药物防治疾病的作用,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酒为什么会增加中药的疗效呢?中医理论认为,用酒送服或用酒浸泡中药可借助酒的辛热之性,缓和药物的寒性以调整中药的性味,并且酒具有升提之性,可以引药上行,使药力迅速到达全身经脉,以增强活血通络、祛风散寒的作用,所以自古以来就有“酒为百药之长”的说法。如丹参虽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但它性味苦寒,而中医认为血“遇寒则凝、遇温则行”,如果丹参用温酒送服或经酒浸泡后服用,可借助于酒的辛热之性,增强丹参祛瘀止痛、活血通经的作用。又如川芎、当归、威灵仙、牛膝等活血通络、祛风湿止痛的药物,用温酒送服或经酒浸泡后饮用可借助酒的辛散走窜之功而更便于药物直达病所,更好、更快地发挥疗效。此外,酒还能够增强中药温补肝肾、活血通络的作用。如中医常用的地黄、山茱萸、女贞子等补益药,经酒浸泡后可缓和其酸涩性,使其味转厚,增强补肝肾的作用;当归、乌梢蛇等经酒浸泡后不仅能增强其活血行气、祛风止痛之功,还能矫正乌梢蛇的腥味,便于服用和保存。

    现代医学研究认为,中药的多种有效成分,如生物碱及其盐类、甙类、鞣质、有机酸、挥发油等皆易溶于酒中,如果中药用酒送服或经酒浸泡后有效成分更容易溶出,可提高疗效。

    那么,日常人们服用的中药或中成药哪些可以用酒浸泡后饮用或用温酒送服呢?1.具有活血行气、化瘀通脉作用的药物,如用来治疗跌打损伤的自然铜、云南白药、七厘散等;用来治疗痛经、月经不调的香附丸、痛经丸、定坤丹等;用来治疗手足麻木、中风偏瘫的丹参、鸡血藤、桃仁、红花、川芎、当归、穿山甲、大活络丸、人参再造丸等。2.具有祛除风湿、解除痹痛作用的药物,如用来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独活、威灵仙、木瓜、白花蛇、乌梢蛇、追风丸、祛风舒筋丸、独活寄生丸、强筋壮骨丸等。3.具有补益肝肾作用的药物,如枸杞子、女贞子、鹿茸、地黄、山茱萸、菟丝子等。

    最后需要提醒大家的是,酒与中药同服尽管可增强部分药物的药效,但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因为这不仅与所服中药的性味、功效有关,还与所治疗疾病的性质有关,例如,脑出血等一些具有出血倾向的疾病则不宜用酒送服活血化瘀的药物。

    此外,具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不宜用酒送服中药:对酒精过敏者;妊娠和哺乳期的妇女;有肝脏疾患,特别是肝功能不全者;血压偏高者;有严重的消化系统疾病者。此外,平素不习惯饮白酒的朋友,不妨选择用黄酒来送服药物,同样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更多中药材
  • 习武之人都知道,人的穴位也是需要经常按摩的,经常按摩穴位,对身体健康有一定的帮助,尤其是三九天,天寒地冻,人很少活动,经络不通,血液循环也比较差,人的免疫力比较低。因此,营养养生专家建议,“三九”天穴位按摩巧养生。那么,需要按摩哪些穴位呢?......
  • 捏脊治病其实主要针对的是小儿,小儿不好带,总是爱哭闹,吃饭不香,其实都是身体抵抗力不好,免疫力地下引起的,而通过捏脊的方式,则能改变这些现状,让小儿变得越来越强壮,但是也有很多家长不了解捏脊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方法,到底应该怎样捏脊,捏脊治病......
  • 在我国,艾叶是一种历史悠久,使用非常广泛的中草药材。在民间,人们用艾叶来治疗疾病,填饱肚子。还有的地方用艾叶皮驱邪辟毒。而在现代社会,艾叶仍然发挥着它的功效,用艾叶泡脚对身体非常有好处,用艾叶泡脚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呢?艾叶的主要药理成分为挥......
  • 菱角是一年生草本水生植物菱的果实,菱角皮脆肉美,蒸煮后剥壳食用,亦可熬粥食。菱角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及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具有利尿通乳,止渴,解酒毒的功效。1、补脾益气菱角生食有清暑解热作用,熟食则有益气健脾功效。2、抗癌菱角还......
  • 过敏性鼻炎是一种常见的疾病,每年总人口的10%到30%的人患病,患者主要为20岁到40岁年龄组。打喷嚏、流涕、鼻堵、这是都是过敏性鼻炎的常见症状,过敏性鼻炎会对我们的健康造成不小的伤害,对患者的生活也造成很大的困扰。那么过敏性鼻炎是怎样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