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怎样用“耳穴疗法”来减肥

    耳廓的神经、血管最为丰富,刺激耳甲廓、耳甲腔等处,有调整机体内分泌系统以及内脏功能的作用,尤其是刺激迷走神经可影响胰岛素值,进而掏食欲,达到减肥的目的。现介绍几种对肥胖症行之有效的耳穴疗法。

    (1)耳针法

    穴位:神门、胃、大肠、内分泌、肺、心、三焦等。

    方法:每次选l一2穴,用75%酒精常规消毒,中等刺激,并用小块胶布固定。疗程:5天治疗一次,每次留针5天,5次为1个疗程。据观察1015例单纯性肥胖症,疗效显著者264例(体重减少15千克以上),有效者370例(体重减少3千克以

    上)。日本庄内医院对73例肥胖症患者采用耳针治疗,有效率为83.5%。其中有的治疗后体重减轻10千克;某些并发症,如动脉硬化、高血压、糖尿病、关节炎等也随之而愈。方法是在耳部的饥点,口、食道、贲门、胃、肺等穴中选择2—3个针感强的穴位进行治疗,如两耳针感都强则同时取穴,其中饥点为必取之穴。针具采用图钉型皮内针。埋藏后以胶布固定,每周换1次,患者在饥饿时或想吃零食时给予刺激,以加强疗效。一般需要连续治疗10—20次。

    (2)开穴埋针法

    穴位:神门、胃、大肠、三焦、肺、内分泌。

    功效:行气利水,通腑去脂。

    用法;选定穴位进行局部常规消毒,以小号止血钳持掀针准确地置入穴位,然后以胶布固定,留针5天后取出,再埋1个穴位。以上穴位每次1穴,6个穴位轮流埋针,6次为1疗程。

    按:三焦为水气运行之通道,在耳廓上三焦穴处理针,通过针具的长期刺激作用,能行气利水,通腑去脂。肺能通调水道,协调气机,肺气利则水道通畅。大肠腑气亦通利,故能排除体内多余水分和痰浊。内分泌能调整人体气化功能,加速废物的排泄。本法选穴精当,配合应用能增强减肥之效果。

    (3)耳穴贴压法

    主穴:内分泌、神门。

    配穴:大肠、胃、肺、口、贲门。

    功效:调理阴阳,去脂减肥。

    用法:取0.6×0.8(平方厘米)的胶布,将光滑饱满之王不留行籽贴于胶布上,用血管钳送至耳穴,贴紧后加压力,让患者感到局部有酸、麻、胀、痛或发热感。每次只贴单侧耳穴,两耳交替应用,每次主穴必贴;配穴可取1—2穴,每周1次,10次为1疗程。

    按:肥胖症的病因较为复杂,除与饮食有关外,还与自身的阴阳失调有关。耳针刺激内分泌,可调整阴阳,增强气化功能,加决血液的运行,促进痰浊水湿的排除,达到去脂减肥的目的。刺激大肠、肺、贲门等穴又能通畅排便,促进代谢。针刺神门穴还可减弱胃肠蠕动,抑制过强的食欲,限制饮食的摄入。本法是通过调整阴阳气血,促进气化功能以达减肥之功效。同时由于耳穴贴压有整体调整作用,对伴有偏头痛、失眠和水肿的病人亦颇有效果。

    (4)耳穴压豆法

    穴位;内分泌、丘脑、卵巢、脑点、饥点、渴点、神门、脾、胃。

    功效:协调阴阳气血,抑制过强食欲,去脂减肥。

    用法:上述穴位均取双侧,根据病情选穴。若内分泌紊乱,取内分泌、丘脑、卵巢、脑点;食欲过盛取饥点、渴点、脾、胃;嗜睡则再加丘脑、神门。常用王不留行、白芥子、急性子、绿豆等贴压。将其置于小块正方形胶布上,准确地粘于选用的耳穴表皮,给予适度的按压刺激。每周1次,5次为1个疗程,1个疗程结束后休息l周再进行第二疗程。

    有人用王不留行压耳穴法治疗473例单纯性肥胖症,男性78例,女性395例。其中疗效显著者113例(体重下降6千克

    以上),有效者168例(体重下降3千克以上),总有效率为59.4%。方法:第一组以耳穴“脾”为主穴,以“神门”为配

    穴;第二组以“肺”为主穴,以“交感”为配穴;每次l组文替取之。王不留行以高压灭菌,俞穴以75%乙醇棉球消毒。

    据报道用王不留行压耳穴治疗单纯性肥胖症l01例,其有效率为57%,疗效显著者为30%,总有效率达87%。常用穴:脾、胃、肝、肺、肾、饥点、口、三焦、内分泌、大肠、小肠、肩、胸、腹、臀、腿等。辨证取穴:①胃热湿阻型:胃、脾、肺、饥点、口、大肠。②脾虚湿阻型:脾、肺、三焦、小肠、口。③气滞血癌型:肝、肾、肺、内分泌。④脾肾二虚型:肝、肾、脾、肺、小肠。⑤肾阴虚型:肾、肝、脾、内分泌。余下肩、胸、腹、臀、腿,根据肥胖体形不同相应选穴

更多中药材
  • 晒太阳晒背。背部呢有督脉,督脉是“阳脉之海”,总督一身之阳气,反应脑,髓,肾的功能。晒太阳可以振奋督脉经络,帮助我们温通气血,对身体养生很有帮助。......
  • 《医学新语》记载啊,中医治病八大原则,汗、吐、下、和、温、清、消、补。可见啊汗法非常重要,很多疾病都需要发汗,我们常见的风寒感冒就是往往汗出了热就退。汗法还有消肿透疹,去风湿等作用。值得注意的是啊发汗呢,以汗出邪去为目的,过汗则伤津耗气,所......
  • 《三因极》讲,人得病有一个常见的病因是七情致病,喜、怒、忧、思、悲、恐、惊,喜则气缓,思则气结,悲则气消,怒则气逆,恐则气下。情绪对人的健康影响是很大的,我们都有这样的体验,心情不好的时候啊,消化功能异常,要么呢喜欢暴饮暴食,要么呢不想吃饭......
  • 黄帝内经讲呢,“夏三月,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意思呢,就是说夏季啊,要保持我们心情愉快,切勿发怒,使精神之华英,适应夏气,否则呢,违逆了夏长之气,就会损伤我们心脏,到秋天呢,容易发生疾病。......
  • 教大家一个方法,用30到50克黄芪加适量的水,用黄芪煮出来的水再用来煮大米,黄芪是大补元气的中药,它能补气,所谓气呢,是一种能量,气不足的时候啊,就疲劳,耐力差,我们用这样的一个黄芪水煮粥煮饭,连着吃一周,一般气虚的人就会感觉有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