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饮酒特多一例治验

    饮酒特多一例治验

    张××,男,50岁,本县某银行干部,2003年12月13日患者家属陪诊。

    诉:患者每天(24小时)饮酒两瓶(即2斤左右)3个月余。

    该患者患失眠6年余,服用安定类西药可入睡。至最近1年多来失眠加重,服安定类药亦乏效。一次偶然饮酒后竟能入睡了,于是从那时起每天晚上睡时必饮酒一茶杯(约3两)。后发展成睡时放一瓶酒在床头,醒时即饮,至天明饮完。这时家人并未在意,随后又发展至每日三餐之时也需饮酒一大茶杯(三茶杯大约300毫升)如此一昼夜饮酒两瓶(约1000毫升)。家人很是恐慌,屡次劝说无效,曾先后邀请数医诊治无效。家人很是烦恼,患者亦很痛苦。治于余处。

    刻下:患者烦躁不宁,时而呼喊。诊脉滑数、洪大,舌质老红、苔黑黄两边及根部尤甚。不欲食,大便发黑、粘滞。据上症辨为:浊热内盛,热扰心神。治宜:清里热、化湿浊、醒脑安神。

    处方如下:生石膏60克、知母30克、黄连6克、黄芩10克、葛根20克、龙骨、牡蛎各20克、远志15克、石菖蒲10克,三剂,水煎,分早晚2次温服,每日一剂。

    12月16日二诊,服药后,饮酒量有所减少,睡眠有所改善。大便亦稍通。察舌质暗红、苔仍黑黄,脉滑数、洪大亦稍减。方已对症,原方七剂,煎服法如前。

    12月23日三诊,又服七剂,晚上睡时已不饮酒且能安睡,白天也只是中午或晚上吃饭时少饮一些(约2两左右)即可。舌质淡红、苔已薄润,脉象平和。至此诸症渐平,患者及家属要求再服几剂药以巩固疗效。于是又处以原方5剂,嘱隔日一剂以巩固之,服后遂愈。两年多来多次随访,已很少饮酒,健康如常人。

    病方论:饮酒乃人类一大嗜好,饮酒如此之多者,余在生活中尚不多见。考酒的酿制过程其实即是湿热化生、生成的过程,故酒实即一种湿热之品。人若常饮、多饮必致体内湿热浊邪郁滞,日久则化热伤津、扰动心神等。此例患者既是。

    该患者平素并不太喜饮酒,因失眠,饮酒后可安睡而逐渐嗜酒成瘾,以致不能离须叟。致使体内湿浊壅积,日久化热,伤津液、扰心神。余据其脉证辨为浊热内盛。生石膏、知母乃白虎汤之主药有清热除烦生津之功,加黄芩、黄连清热燥湿、厚肠胃,远志、石菖蒲醒脑宁神、化湿浊,龙骨、牡蛎滋阴潜阳、安神志,加葛根以升清阳、解酒毒。诸方药配伍,使方证的对,共凑清热滋阴、化湿浊、醒脑安神、解酒毒之功。故患者服药后,诸症渐次缓解而痊愈。

更多中药材
  • 嗓子疼在生活中很常见,很多人嗓子一疼就以为是发炎了,其实原因有很多种,需要辩证对待。比如嗓子疼常见的表现一般是咽喉肿痛,有异物感,这种症状中医称之为风热喉痹,西医叫急性咽炎,主要是风热邪毒导致。还有一种除咽部疼痛以外,伴有扁桃体红肿,或者是......
  • 【外台秘要】中提到,凡人年30以上,若不灸三里,令人气上 眼暗,意思就是说,30岁以上的人,阳气逐渐衰弱,灸三里可以补气壮阳,不然会出现气短,两眼昏花等衰老现象。足三里的位置呢,在外膝眼下三寸,胫骨旁开一横指,是人体当中非常重要的养生保健血......
  • 中医看病说三个小指头,一个小枕头,再看一个小舌头,病就看出来了。这三个小指头说把脉,左手这三个指头是心、肝、肾、右手三个指头是肺、脾、命。一把脉基本上内脏的问题就出来了,因为我们看病是望、闻、问、切,这个切就是切脉,又叫把脉。电影里面说,弄......
  • 人生平均寿命75,25年都在床上,人群里边包括我们自己有多少人失眠呢?实际上这个数字挺很可很可怕的,几乎每三个成年人,两个人都失眠,所以睡眠是一个大问题,我们每天24小时睡觉是八个小时,就1/3在睡觉,所以睡眠太重要了,所以睡眠很重要,但是......
  • 中医认为,肥胖的原因是由湿、痰、水滞等形成的。因此,轻食以健脾胃、利湿、利水为最佳,茶的作用就在于此。它清热利水,化痰消食,温脾胃,乌龙茶。铁观音是一种很受欢迎的茶。大鱼大肉后,人们习惯于冲一杯香茶,因为喝一杯香茶会让胃更舒服,使用它来消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