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中医调理顽症

    口腔溃疡、消化道疾病、过敏性鼻炎,都有个共同特点———不是什么大病,却反复发作,不易根治,让患者吃尽了苦头。省第二人民医院中医内科王生健副主任医师说,这些常见病都与个人体质有关,可以试着用中医的办法来调理,或许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口腔溃疡———不能一味清热

    张先生患口腔溃疡已十多年了,曾看过很多医生,吃了许多药,但一两个星期就会反复发作一次,严重时痛得不能吃饭,只能喝点汤,让他非常痛苦。

    三个月前,张先生来到省二院中医内科王生健副主任医师门诊,经过问诊,王医师发现之前的医生都是用清热解毒和祛湿的办法,而实际上,张先生很容易疲劳,还比较怕冷,他属于“阴虚”的体质,反复口腔溃疡是由“虚火”引起的,应该用补的办法,而不是一味清热。于是,王医生开出一套包括补肾等功效“补”方,来调理张先生的体质。通过三个多月的调理,张先生的体质得到改善,口腔溃疡没再发作。

    王生健副主任医师说,口腔溃疡从西医的角度来讲是免疫功能失调、免疫力差,主要用一些消炎止痛的药,但往往效果并不显著。

    中医则一般认为是脾胃功能失调,导致虚火上升,引发溃疡。同时,中医还认为,口腔溃疡还有“实证”和“虚症”之分。实证多因上火、胃肠积热等引起;虚症则因阴虚火旺、脾肾阳虚等引起。通常年轻人或体质较强的人所患的口腔溃疡属于实证,而年老的人或体质较弱的人则属于虚症。

    所以,在治疗时,要辨证对待。比如,如果病人吃了很多清热祛湿的药,仍不见好,就可以考虑是“虚症”,用“补”的办法来调理体质。调理一段时间,多数都会好转,且可维持几个月不发作。

    王医师还提醒,在平时的生活中,口腔溃疡患者应注意自我保健。在饮食上应忌食酒类、辛辣、肥腻、油甘等刺激性食品,多吃蔬菜水果。在食用人们日常所讲的“发物”如鱼、虾等食品时应当适可而止。生活作息规律,保持大小便通畅等。

    过敏性鼻炎———调理体质加强免疫力

    受冷空气刺激,最近过敏性鼻炎病人也不少。王生健医师说,中医认为过敏性鼻炎流清鼻水、打喷嚏、怕风、怕冷,这都是阳气不足的表现。可根据病人的体质特征,或温补或凉补。患者体质改善后,能加强适应外界变化的能力,也就是免疫力提高了,过敏性鼻炎就会少发作。

    消化道疾病———入冬后多温补

    天气逐渐转凉,到医院看消化道疾病的病人也骤增。秋冬季节为何多发消化道疾病?王生健副主任医师介绍说,中医很重视“阳气”,认为阳气是一种动力,影响人的身体功能,阳气不足,邪气入侵,易犯各种疾病。消化器官对天气变化尤其敏感,所以天气转寒后消化道疾病多发。因此,在治疗上,中医也很注重补阳气的办法。

    有个典型的例子:一位司机长期拉肚子,而且一旦内急起来,常常找厕所都来不及,给工作带来极大的不便;这位司机还特别怕冷、怕风,腹部要用布层层包裹。王医师认为他是典型的“脾阳虚”体质,后来给他用附子、干姜等热补的药方。服药一个月后,那位司机的肠道就正常了。

    王医师还说,胃炎、胃溃疡患者除了要遵循西医的“制酸”的治疗方案,还可用些中药来调理体质。如可配合服用干姜、附子、沙仁等温补的药物。现在已入冬,可多食羊肉(体质特别寒的,还可食狗肉),加上当归、枸杞、陈皮等,进行温性食补。入冬老胃病会少发作。

更多中药材
  • 补气养血已经成为了大家都非常关心的话题,这是因为补气养血看起来这是一件非常小的事情,但是补气养血却对于女性的健康有着非常大的帮助,因此越来越多的人关注这个问题,在调理血气不足这个方面最有发言权的应该就是我们的中医了,因为中医对于这个问题已经......
  • 对于喜爱奇珍异宝的人士来说冬虫夏草这种药材宝贵无比,因为冬虫夏草能够帮助人们解决身体的疾病问题,而且效果是独一无二的,因此,人们在特殊情况下也会不惜一切来食用冬虫夏草,但是不少人都担心冬虫夏草的药性太强,会引起上火,那么,冬虫夏草吃了上火吗......
  • 很多的朋友平时由于工作繁忙,在喝中药的时候喜欢一次性煮出好多来,然后用专业的塑封袋进行包装以后储存,然后平时在喝的时候,取出一份进行加热,这样会节约很多的时间,但是中药材长时间的存放以后,它的药效可能会有所下降,并且还可能会出现有霉变的可能......
  • 铁苋菜,是乡下田间地头常出现的一种植物,很多农村人常把它当做下饭的菜吃,但是普通人却不知道铁苋菜也是一种很好的药物,铁苋菜:别名人苋、血见愁、海蚌含珠、撮斗装珍珠等,属大戟科铁苋菜属植物铁苋菜Acalypha australis L,以全草......
  • 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黄麻素,人们对它褒贬不一 ,很多人对它产生抗拒和厌恶,其实只是因为我们对它认识不够全面,麻黄素是麻黄(Ephedra)中所含的生物碱,在古代中国医学的《伤寒论》中巳作为生草药用于治疗,1887年由长井长义进行了结晶分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