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中医院校应该设置精英班

    10位省人大代表“把脉”中医教学

    本报记者 魏皓奋

    早报讯中医理论异化、中医特色淡化、中医疗效不公认化、中医队伍后继乏人、中医医疗市场混乱等等,中医的发展已经到了危急时刻,今年两会期间,省中医学院内科主任陈意等10位省人大代表“把脉”中医,联名呼吁:救救中医,人类需要她!

    现状

    50岁以下纯中医几乎绝迹

    现在绝大多数中医师缺少纯正的中医文化基础,他们既对中医基本理论认识掌握不深,也较少用中医传统的整体观和辨证论治方法去诊治和处方用药,而是习惯于某病用某药,某方治某病。

    陈意代表引用了一位专家的感受:“掌握有纯中医技能的中医师们虽然还有,但是这些人的年纪也差不多都超过50岁了,50岁以下的会纯中医的数量不多。照此下去,再有10年,中医药学要翻身就难于上青天了。”

    中医市场不少“假和尚”充数

    在中医医疗市场,存在着“鱼龙混杂”的状况,只要有“一技之长”的,也自称是“郎中”、“大夫”。以此类推,点痣的、捏脚的、脚部按摩的、莫名其妙地扎几针的、专门拔火罐的,甚至饮水疗法、甩手疗法、退走疗法……都归为中医,甚至堂而皇之地挂起中医门诊部,表面上看现在中医兴旺人多,但基本上是“假和尚”在那里充数。

    中药材质量得不到保证

    中药材市场的情形也不容乐观,中药饮片的原料——中药材质量得不到保证:如生长年限和采集季节的差异、药材养殖种植中使用激素和化肥,使农药残留量与重金属超标及炮制不规范等等。

    影响中药饮片质量的还有人为因素。近年来,中药材伪、混现象有所泛滥,人为造假、掺假现象严重。加上饮片的包装、流通和储存等环节,均会影响到饮片的质量。

    建议

    重视中医传统文化的学习

    中医的发展需要政府的鼓励、扶持,一些民办中医机构从业行为很不规范,还有少数人打着“祖传秘方”、“纯中药”专治“疑难病”的幌子,欺骗坑害市民,严重扰乱了中医医疗秩序,降低了市民对中医的信任度,应予以严厉打击,净化医疗市场。

    “学校在临床教学时要加入师承机制,要按中医自身成才规律来培养中医。”陈意等代表认为,“现行的教育模式培养不出真正高级中医人才。”

    中医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但现在很多中医院学生接触不到中医临床,所有的知识都是从动物实验中得来;而中医教科书中,用西医理论诠释中医概念的现象也比比皆是。而按照这种西医思路培养出来的学生,毕业以后几乎不会按照中医的思路看病。

    而在中医教育体制上,代表建议在中医院校设置中医精英班,选择喜爱和愿意为中医献身的学生,加强中医教育,使其成为真正中医的接班人。在教学中,首先要正本清源,重视中医传统文化的学习。

更多中药材
  • 那么这种肠道的息肉尤其引起我们重视,之前跟大家科普过一句绕口令,说肠息肉一般呢,他不会转化为肠道的恶性肿瘤儿,但是肠道的恶性肿瘤儿多半是由肠息肉发展过来的,所以说我们在生活当中遇到这类问题,一定要引起重视。这是一位老年男性患者,他患有肠息肉......
  • 湿热久出不去,五个方法可以帮你把胃,肝,膀胱,大肠,关节的湿热赶去。这个脸上出油爱长痘,早晨起来口苦,一吃饭就肚子胀,胳膊腿上长湿疹,舌质发红,舌苔黄腻,这就是身体里边有了湿热。我们今天给大家分享五个方法,不管是湿热藏在哪里,都能把它赶出去......
  • 中医有一句话叫阴虚则痛,阴液在体内起到滋养润滑的作用,那阴液不足,压不住阳气,就会产生虚火,虚火灼烧,我们身体就会隐隐疼痛。还有渗出水和体内的阴液息息相关,所以就会出现以下六个部位的疼痛。第一个就是腰痛,腰为肾之府,肾阴不足,不能温煦腰部的......
  • 我们中医常讲辨证治疗,其实每一个人的体质不一样,导致失眠的问题可以说是五花八门啊。有人入睡困难,翻来覆去整晚睡不着,有人睡着了之后他容易醒过来,一晚上醒来七八次,烦的不得了,甚至还有的人睡着之后人没有睡,差不多旁边有人喝水,他都知道似睡非睡......
  • 第一个啊尿频尿急,夜尿频繁,小便灼热发黄,情绪激动,这个时候湿热下前潜尿液黄就是主要的标志,可以参考龙胆泻肝丸。第二个,便秘我们说到肠道津液不足,肝火烧灼,那这个时候会口干,口苦,口臭,舌苔黄腻。也可以参考龙胆泻肝丸。第三个,腹泻拉肚子,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