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孙中山死也不信中医

    1935年12月丁文江受铁道部长顾孟余委托,考察湖南煤矿,不幸煤气中毒。1936年1月5日在长沙湘雅医院逝世。终年49岁。当时,有丁文江“拒绝中医治疗”而死的说法。

    但现场的人士目睹了由于衡阳路局的医生在进行人工呼吸时太过粗鲁,造成丁文江肋骨骨折,加重了他的病情。因而胡适说:“衡阳医生的糊涂鲁莽,长沙的医生忽略,都是我们信仰新医学的人应该牢牢记着的教训。这个教训是我们信仰提倡新医学的人应该作更大的努力,不但要注意设备的最新最完善,特别要注意医学校的教育和训练,要更严格的训练医学生,更加深他们的科学态度与习惯,要加强他们的责任心与一丝一毫不可忽略苟且的科学精神。——仅仅信仰西医是不够的!”

    丁文江(1887-1936),字在君,笔名宗淹。泰兴人。幼年聪颖好学,过目成诵。15岁留学日本,1年后转赴英国。1911年毕业于苏格兰的格拉斯哥大学,获动物学和地质学双科毕业证书。5月归国。回乡途中,自费考察云贵等地地质地理概况,此为国人野外地质勘探之开端。1914年与 张君励开展“玄学与科学”“科学与人生观”的论战,批评张“提倡玄学,与科学为敌”是贻误青年。1934年3月与翁文灏、李四光、竺可桢、顾颉刚等人在南京成立中国地理学会。6月任中央研究院总干事。丁文江博学多才,能阅读英、法、日、俄书籍,操英、法、德三国语言,英语尤为流利。其著述十分丰富,主编的《中国古生物志》为世界著名科学刊物。单行本有《动物学》、《民国军事近记》、《徐霞客年谱》、《梁启超年谱长编》、《中国官办产业史略》、《外资矿业史资料》等。

    近代名人中有很多批判传统中医的精辟文字。至于说坚决不看中医的,绝非丁文江一人。例如郭沫若就说过,“中医和我没缘,我敢说我一直到死决不会麻烦中国郎中的。”傅斯年也说:“我是宁死不请教中医的,因为我觉得若不如此便对不住我所受的教育。”孙中山先生患肝癌,协和医院宣告束手无策时,仍然不愿服中药。鲁迅对此十分感动,写道:“那时新闻上有一条琐载,不下于他一生革命事业地感动过我,据说当西医已经束手的时候,有人主张服中国药了;但中山先生不赞成,以为中国的药品固然也有有效的,诊断的知识却缺如。不能诊断,如何用药?毋须服。人当濒危之际,大抵是什么也肯尝试的,而他对于自已的生命,也仍有这样分明的理智和坚定的意志。”清咸丰十年,曾国藩对其子纪泽患病身体虚弱十分焦虑,但叮嘱千万不要服乡医所开之方药。因为“凡目所见者,皆庸医也。余深恐其害人,故近三年来,决计不服医生所开之方药,亦不令尔服乡医所开之方药。”吴汝纶也“于中医之一笔抹杀”,临终前身患重病,仍然拒绝中医。1900年,严复曾写信告诫其甥女:“听中医之言,十有九误,切记切记。”

更多中药材
  • 我之前讲过,这类问题其实就是慢性的泌尿系统感染,它所伴有的典型的临床表现尿频、尿急、尿痛。每个这样的患者来找到我的时候,都是比较顽固型的,尿频、尿急、尿痛,而且时间都比较长,都得是一年往上的怎么治疗都是反反复复发作,只要一招点儿凉,一上火就......
  • 这位患者是手指,下肢以及眼睑的水肿,西医检查了一大圈儿,没有什么问题,排除了一些心源性的,肾源性的这些方面的水肿的一个诱发疾病,所以说最终给他定义为血管神经性水肿。我们来看一下他的临床表现,他容易出现的是双下肢,双手眼睑水肿,喝水喝多点儿,......
  • 第一点就是口腔舌体灼热疼痛,舌头啊就像被开水烫了一样,口腔黏膜也是这种感觉,早晨一起来,这个症状就开始了,一直到晚上,这一天没有好受的时候,逐渐的加重,到晚上睡觉了,我算解脱了,第二天早晨起来又是这样的一个临床表现。所以说大家来看一下,通常......
  • 她是一位49岁的女性患者,为什么强调年龄,因为这个女性患者来了就讲了,说我有这种子宫肌瘤,也有腺肌症,然后你说我都到这个年龄,马上绝经了,杨大夫你就帮我控制一下,把我这症状缓解缓解,如果绝经了,它不再长了,有就有,那我也不想挨刀动手术了。我......
  • 这个患者,说来也是一个巧合,我是给他家属看病,然后他陪着来的,他就跟我说了这个头痛的问题,他说我这个头痛,几乎疼了20多年了,每天都疼,也尝试了很多的治疗办法,那么这个中药能不能治,我就跟他讲,你可以跟我聊一聊,然后,尝试用中药去解决一下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