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藏药名著《昌珠本草》

    《昌珠本草》又名《药物学广论》或《无垢晶串》,藏名《协称》或《资玫协称》,是著名藏药学家帝玛尔· 丹增彭者所著。

    《昌珠本草》分上、下两部。上部为歌诀之部,以偈颂体写成,对每种药的功效进行概括论述;下部为解释之部,以叙述文写成,分别对每种药物的来源,生境、性味、功效予以叙述。全书分上、下两部,即上部13章总论,下部13章是分论。根据药物来源,生境,质地,入药的不同,分为13类,即每章讲叙一类。分别是:珍宝类药166咪;宝石类药5940咪;土类药31咪;汁液类药150咪;树(茎、干、枝)类药182咪;湿生草类142咪;旱生草类药266啖 ;盐碱类药59咪;动物类药448咪;作物类药42咪;水类药121咪;七类药11咪;炮制加工类药82咪。以上共载药物2294咪,这是历代藏医药典籍收载药物数量最多的典著。这本书对药物的分类方法是比较科学的,至今在植物分类学、动物学、天然药物学的分类上仍有其重要的参考价值。

    《昌珠本草》总结了历代藏龙卧虎本草之精华。从现在了解最早的《月王药诊》开始,至《四部医典》、《甘露八部》、《药性广论》、《蓝琉璃》、《药物大全》等书中记载的药物均全部载入。

    作者对收入著作中药物都是经过考证,因此每种药物都记载别名和出处。且对药物性味功效具体化。在《月王药诊》、《四部医典》中虽然从理论上提出六味、八性、十七效,但没有在具体药物上予以体现。而《昌珠本草》中每种药物都讲叙了味、性、效及其用药的注意事项,这就给药物学增添了具体容,更为学习药物学的人指明了用药的道理所在。《昌珠本草》所载药物,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和高原特色,如绿绒蒿,獐芽菜、虎耳草、雪莲花等等。这些药物均系藏医所用。

    《昌珠本草》是一本可以和《本草纲目》相媲美的藏药学经典著作。

更多中药材
  • 罗汉果大家应该都熟悉,它具有清肺利咽,化痰止咳,润肠通便的功效,所以有些人咳嗽,咽痛或者便秘死都习惯用它来泡水喝。但我们要注意,罗汉果味甘性凉,对于脾胃虚寒者并不适合使用,大家一定要记住。......
  • 中医认为,肥胖都是由脾虚所导致的,脾胃虚弱会导致身体水湿运化和排泄能力下降,湿气重便由此而来。而湿气重的人大多偏好重口味,肥腻食物吃多了又反过来造成身体痰湿过重,从而发胖。不仅如此,湿气重还会加重身体运化不畅,体内废物损失无法排出,就容易出......
  • 每一种药物最好都要错开,不同的西药之间服用的话,有些像解抗的药物,我们就错开服用,错半小时。中药西药之间,我们服用的话,尽量错开个半小时会好一点,以避免发生不良的化学反应。......
  • 我们知道中医治病是用药物的偏性来纠正我们体内的这个营养的偏性,假如这个人是个寒凉的体质,我们用温热的药啊,这是正常对应的。假如寒凉的体质用这个寒凉的药,这个药对身体都是有毒副作用,这个是不能用的。还有下面一句话呢,就是能不能长期服用,如果这......
  • 每到冬季手上掉皮的,脱皮的,还有一些人是春季啊,夏季啊,每个季节都有不同的特点,这是有季节性的,这个手上掉皮西医讲的原因比较多,像手癣,维生素缺乏呀,还有什么汗疱疹病毒引起的,这些都会导致我们手脱皮啊。我们中医上讲,一般是心脾有热,我们在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