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别把胆绞痛当成胃痉挛

    一位56岁女性患者,半年前曾在某家大医院,采用微创方法做过胆囊摘除手术,术后一切良好。但两个月后,又发作了两次,均表现上腹部剧烈绞痛,难以忍受,马上赶赴医院就医,可就在去医院的路上,绞痛突然消失了,两次都是这样。到医院后,医生诊断为“胃痉挛”。

    这位患者前来向我咨询,想弄清到底是胃的问题还是胆囊的问题。我告诉她:“您可能是胆绞痛,而不一定是胃痉挛。”当然,患者又做了一些检查,以帮助确诊。

    胃痉挛与胆绞痛都属于急性腹痛,但是发生在两个不同的器官,由不同的疾病所致。发生的原因有多种。这两个器官均属于中空器官平滑肌强烈收缩,发生痉挛,使腔内压增高而造成。通常人们习惯称前者疼痛为“胃痉挛”,后者疼痛为“胆绞痛”。“胃痉挛”多发生在急性炎症和穿孔。由细菌和细菌的毒素引起的胃炎,称“感染性胃炎”。由强酸、强碱等不同的化学物引起的胃炎,称“腐蚀性胃炎”。这两种情况,除中上腹疼痛外,常伴呕吐与腹泻。不经治疗,一般不能缓解,更不可能突然终止疼痛。而胃穿孔时,疼痛剧烈、呕吐、肠鸣音消失。虽穿孔当时一过性疼痛减轻,绝不会突然缓解,更何况数小时后,腹痛还会重新加剧,由于胃内容物流入腹腔,而并发腹膜炎,所以腹痛反而加重。

    胆绞痛多发生在胆结石,只有在胆结石并发胆绞痛时,才可以来去匆匆。因当结石在胆囊和胆管内漂浮不定时,常无特殊症状,有的病人结石达到2-3厘米时,都未发生过胆绞痛,但有的结石不大,却经常发生胆绞痛,之所以会这样,主要是结石因某种原因移动,引起了胆管或胆囊颈梗阻,疼痛便突然发作,且非常剧烈。当进高脂肪饮食后,胆囊就会收缩,并将胆囊内结石推移到胆囊颈部和胆管,而引起了结石嵌顿。这时胆汁的流通出现障碍,胆囊内压力就会升高。高压使胆囊膨胀或胆管扩张,胆囊肌肉又不断收缩,力图挤走卡住的结石,使胆囊、胆管压力更高,故患者就会感到剧烈疼痛,这种胆绞痛在夜间容易发生,因为人躺卧睡眠时,结石会借势滑入胆囊管内。

    上述患者虽然已做过胆囊摘除,但不等于胆囊摘取后100%解决问题,尚有20%的病人会发生各种各样的并发症,如:1.胆总管狭窄:易发生在胆囊切除处及“T”字管引流处。2.胆道感染:胆囊切除胆管还存在,难免发炎。3.胆道运动障碍:多由俄狄氏括约肌痉挛所致。4.胆道寄生虫。5.残留或再生结石:病人术后仅两个月即发作胆绞痛,可能性最大是残留结石。当然还需做B型超声波或CT检查帮助确诊。

    这个病人做了B超检查,发现胆管内还有一个小结石。这就找到原因了,胆囊结石可以引起胆绞痛,胆管结石同样可以引起胆绞痛,甚至比胆囊结石更严重,因胆管比胆囊腔直径更小。在此还要强调,胆绞痛可以并发“胆心综合征”,因此对胆绞痛的发生要提高警惕。

更多中药材
  • 大大家都知道我如果我们冬天怕冷是正常的,但是为什么有些人夏天也怕冷呢?今天就跟大家好好说一说,建议大家点赞收藏转发给你身边有同样症状的人。那么今天呢,就看了一个患者,就是特别怕冷怕风,然后夏天也要穿上棉服,那么现在又要到夏天了,其实有些人呢......
  • 这是一个女性患者,44岁,胃疼这个毛病很多年了,有时候隐隐作痛,有点还有呕吐,有时候反酸,饮食也下不去,觉得胸脘部就是比较胀闷,腹中有时候肚子咕噜咕噜响,她自己感觉就像打雷那么响,大便有稀溏的,每天呢有三四次,然后身体还是比较消瘦,气短愿意......
  • 关于中医药这个应用这块儿啊,我建议大家还是用中医辨证更精确一些,我不建议大家随便就去吃这个六味地黄丸。那么中医讲究这个辩证啊,虽然它是一种宏观医学,但是辨证施治这块儿,通过这个辩证呢,更精准一些,不光有利于用药的疗效,有利于就是辨清患者的体......
  • 今天讲这个患者是李女士,61岁,它的主要表现就是胃脘灼热胀痛有四年了,近一个礼拜是比较加重,她有这个胃脘部灼热胀痛,然后还有这个胸部一个痞满,觉得胸闷,类似于胸闷的感觉,还有点恶心有干呕,有反酸。那么胃镜检查呢,她就是一个慢性萎缩性胃炎,期......
  • 大便排出费劲,这一类患者呢,常常是四五天不排便一次,有时候就感觉这个大便呢,在肛门口就是排不出来,甚至严重的患者呢,排便一次以后,肛门部都有坠胀感,最严重的患者就是脱肛了啊,由于这个过度用力吧,就是出现直肠脱垂,脱出肛门之外,那么今天呢,就......